很有氣概,就是鬼神難擋,有這樣的氣魄,只可惜這種氣魄用在了邪惡的方面。在這裡,並不是說王熙鳳不迷信,王熙鳳也像一般的婦女一樣,她也供瘟神,給女兒起名求福祉,並不說明她不迷信,是說明她不虔誠,沒有顧忌,毫無顧忌,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可以不計後果,所以在這個地方點明了,她是“弄權”,如果說,“協理寧國府”時是“用權”,那麼,這裡就是“弄權”。“鐵檻寺”這一段說她玩弄權術,她府內府外,勾結官府,倚仗權勢,在府裡欺瞞長上,假借賈琏名義,神不知鬼不覺做成這樣一種骯髒交易,賈琏並不知道。如果說“協理寧國府”的時候是“用權”,權在威隨,威重令行,那麼在這裡就是“弄權”,就是玩弄權術於股掌之上,假權營私。所以這個是不一樣的,小說裡頭還點明自此王熙鳳膽識愈壯,更加恣意作為起來。可見“弄權”一節正是讓人們領教王熙鳳手段的一個“案例”。她這個辣手到了趕盡殺絕,不留後路的地步。所謂“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王熙鳳和其他的婦女,和王夫人比起來,她沒有什麼“婦人之仁”,沒有什麼“恻隱之心”,她作了事以後,從來不後悔,而且她要斬草除根,如果我們沒有忘記的話,賈雨村對於知道自己底細的門子,最後是把他遠遠的充發了;那麼王熙鳳對那個落有把柄的張華父子,最後一定要想辦法把他治死。從這種地方,我們可以充分領教王熙鳳手段之辣,這一點在別的人身上是感受不到的。“辣手”常常是形之於外的,機心則深藏於內,當然這兩者是有聯系的,盡管“機心”深藏於內,但同樣有跡可循。人們常常說王熙鳳少說“有一萬個心眼子”,是形容她的心計之多,機變之速。可以從王熙鳳的日常的表現來看。王熙鳳日常的處人當中常常也有利害的權衡、得失的算計。有一次,為了大觀園詩社的費用,王熙鳳李纨姐妹在那裡說笑,因為這個詩社要有點花銷,王熙鳳就笑李纨:“虧你還是大嫂子呢!”她就算“你一月十兩銀子的月錢,比我們多兩倍。又有個小子,足足又添了十兩,---年中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兒,……通共算起來,一年也有四五百銀子。”“這會子你怕花錢,調唆她們來鬧我--”,就說了一大堆的話,李纨就回她“你們聽聽,我說了一句,她就說了這麼一車的話--”,“天下人都被你算計去了!”李纨的這句話雖然也是帶些玩笑的性質,其實對王熙鳳是一個恰如其分的評語,她說“天下人都被你算計去了”。王熙鳳的克扣月錢放債生息,不單是把下人的錢拿來克扣,她連老太太和太太的都敢挪用,都先克扣住不發,而且即便是“十兩八兩零碎”她也要把它攢到一起放出去。所以李纨說她“專會打算盤分斤撥兩”,一點沒有冤枉她。王夫人屋裡的金钏投井以後,丫鬟名額出缺,王熙鳳作為管家,這個名額遲遲不補,為什麼?她說等著人送禮送夠了,因為很多人看上這個缺,覺得這是一個“巧宗兒”,大家都要來謀這個差事,王熙鳳就拖著,等大家送禮送足了才補。諸如此類的事很多,“大鬧寧國府”的時候還不忘記向尤氏要五百兩銀子,其實她打點只用了三百兩,要了五百兩,她又賺了二百兩。王熙鳳的算計之精、聚斂之酷,是出了名的,連她自己也都知道,她跟平兒說:“我的名聲不好,再放一年(放是放高利貸),都要生吃了我呢。”可見王熙鳳的放債、王熙鳳的聚斂,那是出了名的。這是她的算計,她的心機用在這方面,其實王熙鳳的機心固然是用於聚錢斂財,但是更體現在處理人際關系上,她在處理人際關系上,她的心機深細、謀略周密,有更加精彩的表演.
鳳姐出場 (見《紅樓夢》第三回)黛玉剛進賈府,正和賈母等談論著自己的體弱多病和吃藥等事,“一語未了,只聽後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來者是誰,作者沒有馬上交代;但這一聲正好象戲曲舞台上角色還未出場,先從後台送出一聲響亮的“馬門腔”,他先聲奪人,一下子就把來著的三魂六魄給拘定了。真所謂“未寫其形,先使聞聲”,作者在沒有正面描寫人物之前,就先已通過人物的笑語聲,傳出了人物內在之神。 隨著後台這一聲,一個濃妝的少婦出場了。作者接著用重筆濃彩描繪了其外形特征:“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帶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绾著朝陽五鳳掛珠钗;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璎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官絛,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褃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绉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這裡,前十數句關於鳳姐衣著和外貌的描寫,是細膩的工畫筆,是實寫,而最後兩句則是充滿了空靈之氣的寫意畫,是虛寫;虛實結合,一個有生命的貴族少婦形象合眼如見。 但作者到此還沒交代這位少婦是誰。接下去我們先聽到賈母的介紹:“他是我們這裡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這一介紹雖然體現了這位濃妝少婦的性格特征和賈母對她的寵愛,但依然使黛玉不得要領。最後眾姐妹告訴黛玉“這是琏嫂子”,黛玉這才想起昔日聽母親說過的情況,因而王熙鳳這個名字才最終交代了出來。 鳳姐一出場,滿屋內便只有她一個人說話聲。她先是贊美林黛玉“標致”,順手就恭維了賈母;接著又為黛玉幼年喪母傷心拭淚,以此來討取賈母的歡心;等到賈母責備她不該說這些傷心話來招她時,她又“忙轉悲為喜”,自責“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然後又以當家少奶奶的身份,一面安頓黛玉,一面吩咐婆子們……至此,讀者先聞其聲,再見其形,再知其名,再睹其種種表演。出現在讀者面前的王熙鳳,自然就不再是個抽象的名字,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了。鳳姐的出場前後做如許皴染,後文焉得不活跳紙上!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