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泡腳要注意哪些問題
冬季天氣寒冷,很多人都喜歡每天晚上用泡腳來暖和自己的身體。的確,泡完腳後你會覺得身體有股暖流從腳底充滿全身,很舒服。泡腳既可以解乏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強身體代謝功能,可謂好處多多。但是不正確的泡腳也會帶來相反的後果,所以冬季泡腳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第一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泡腳時水的溫度。
泡腳的水溫要保持在40-45°為宜,並盡可能一直保持這樣的水溫,可以不斷的加入熱水達到足夠的水溫。因為太高太熱的水溫會刺激到血管,影響肝髒負擔,還有一點就是水溫過熱會讓雙腳更容易干燥;
第二點:泡腳的時間要掌握好,控制在15分鐘左右最好。
長時間的讓雙腳泡在熱水中會讓全身的血液循環加速,人會感覺很熱,出汗。體質虛弱的人會有頭暈的狀況;
第三點:女孩子特別注意,例假出血嚴重的那幾天也最好不要長時間用過熱的水泡腳。更不可做足部按摩等足底保健,因為腳底穴道多,刺激到相關的穴道就不好了。
第四點:因為水溫的高度,泡腳的時間長了以後就很容易出汗,這時候不要急於脫衣,否則很容易受涼感冒。
第五點:泡腳就要足夠的讓雙腳可以浸入水中,而不是只限於腳面泡在水中就行了,最好選用專門的泡腳桶,可以讓整個小腿都泡在溫熱適度的熱水中,這樣,可以讓泡腳帶來的好處發揮到最大。
冬季多多泡腳,有助於環節疲勞,提高睡眠質量,增強體質,增加你的泡腳頻率吧!記住,要采用正確的泡腳方法哦!
參考文獻: http://shouzuhuli.abang.com/od/guanyuzuyu/a/paojiao.--b2.htm 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患者都不適宜用過熱的水燙腳。 糖尿病人泡腳易燙傷。患上糖尿病易出現神經病變,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而且這種神經病變非常隱蔽,往往已經出現病變了,患者自己卻還不知道。神經病變後患者試不出水溫,極易被燙傷。而且水溫高,也易引發足部感染,加速糖尿病足病情的惡化。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洗腳時先由家人試好水溫,再把腳放進水裡,溫度以37℃為宜。 心腦血管患者不適宜 高水溫使神經受到刺激,毛細血管擴張。高溫加速了血液流量,短時間內增加了心髒、血管的負擔,有加重病情的危險,因此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適宜用過熱的水燙腳。 凍腳不能燙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習慣性凍腳,有人想用熱水暖暖腳,這樣不可取。腳被凍了,說明受到極冷風寒的侵襲,溫度低過身體正常耐受程度,皮膚、肌肉處於僵硬狀態。此時如突然用熱水燙腳,會使溫度從冷到驟熱,皮膚、肌肉經受不起幾十攝氏度巨大的溫差,從而加重了凍腳的病情,嚴重的甚至會使肌肉與骨剝離。因此,凍腳時應用手適度揉搓,使腳發熱,而不是簡單用熱水加溫。 第一,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在泡腳過程中,由於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心率也比平時快,時間太長的話,容易增加心髒負擔。另外,由於更多的血液會湧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
第二,飯後半小時不宜泡腳。吃完飯後,人體內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飯過1小時後再洗腳。 第三,中藥泡腳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許多患有足跟痛、失眠、痛經、高血壓病的患者,常用中藥泡腳來輔助治療,但不要用銅盆等金屬盆,因為此類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