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最近一些研究結果證明,做夢並不妨礙睡眠。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睡眠是一種具有固定節奏的運動,有熟睡和淺睡兩種情況組成。人類的夢經常在淺睡時發生,大約每隔一個半小時,就會由熟睡轉為淺睡一次,此時就有可能做一次夢。從人們做夢的內容來看,3/4左右屬於不愉快性質,這其中有4/5與日常生活有關聯。人在睡眠時眼球仍在活動,這就可能是在做夢。而眼球轉動對大腦的發育非常重要,所以做夢對大腦的發育和成熟是有益的。嬰兒和兒童在睡眠中,眼珠轉動的次數最多,而老年人、智能有缺陷的人,睡眠時眼珠轉動的時間最短。很少做夢的人,容易激怒,煩躁不安,情緒變化不定,對緊張狀態的耐受力較差。據此,研究者認為,做夢是睡眠中一個有價值的部分,對人體健康並無妨礙,而且具有重要性。 做夢對身體健康有三大好處: 第一,解除疲勞,休整身體。 第二,整理信息,帶來頓悟。 第三,調節心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