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介紹下蜜蜂是什麼正文

介紹下蜜蜂是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介紹下蜜蜂是什麼
 
"蜜蜂的特性有很多,包括:蜜蜂的發育特性,蜜蜂的生活特性,蜜蜂的信息交換特性,蜜蜂的生理特性,蜜蜂的授粉特性,蜜蜂的生物學特性等。
蜜蜂的發育特性:

http://zjxt.hzagro.com/fc_mifeng/infoshow.asp?xmid=scdoc200491915252721192&atitle=%c3%db%b7%e4%b5%c4%b7%a2%d3%fd%cc%d8%d0%d4

蜜蜂的生活特性:

http://www.58857.com/servic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

蜜蜂的信息交換特性:

http://www.sctown.com/compagrsys/bee/tc/c002.htm

蜜蜂的生理特性:

http://jx.hljagri.gov.cn/3/8/shownews.asp?newsid=75

蜜蜂的授粉特性:

http://www.china-bees.cn/fxkt/mfsfx/mfsfx2-5.htm

蜜蜂的生物學特性:

http://lpfy.zynw.com/model/qyweb1/lanmu2.php?lmid=41&wzid=980

蜜蜂英文名:beehoneybee
昆蟲綱膜翅目蜜蜂總科的通稱。有產蜜價值並廣泛飼養的主要是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以意大利蜂為代表)和東方蜜蜂(apiscerana)(以中華蜜蜂為代表)。有前胸背板不達翅基片,體被分枝或羽狀毛,後足常特化為采集花粉的構造的蜂類。成蟲體被絨毛,足或腹部具有長毛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是昆蟲中獨有的特征。全變態。全世界已知約1.5萬種,中國已知約1000種。有不少種類的產物或行為與醫學(如蜂蜜、王漿)、農業(如作物傳粉)、工業(如蜂蠟、蜂膠)有密切關系,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
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昆蟲,約有20,000種,包括眾人熟悉的蜜蜂(蜜蜂屬〔apis〕)和熊蜂(熊蜂屬〔bombus〕及擬熊蜂屬〔psithyrus〕),以及上千種類似黃蜂和蒼蠅的蜜蜂。成蜂體長約2公釐~4公分(約0.08~1.6吋)。
蜜蜂與某些種的黃蜂近緣,兩者在生物學上主要的差別在蜜蜂(除了寄生的蜜蜂外)以一種花粉與花蜜的混合物餵養幼蜂,而黃蜂則以動物性食物或以昆蟲和蜘蛛來餵養幼蜂。除了對食物偏好的差異外,還有一些結構之差異,最基本的不同是黃蜂覆蓋著無分支的毛發,而蜜蜂至少有一些分支或羽毛狀的毛發,花粉通常黏附其上。

蜜蜂完全以花為食,包括花粉及花蜜,後者有時調制儲存成蜂蜜。毫無
疑問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時亦同時對它授粉,當蜜蜂在花間采花粉時,會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這些掉落的花粉關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異花傳粉。蜜蜂身為傳粉者的實際價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蠟的價值更大。
雄蜂通常壽命不長,不采花粉,亦不負責喂養幼蜂。工蜂負責所有築巢及貯存食物的工作,而且通常有特殊的結構組織以便於攜帶花粉。大部分蜜蜂采多種花的花粉,不過,有些蜂只采某些科的花的花粉,有的只采某種顏色花的花粉,還有一些蜂只采一些有親緣關系的花之花粉。蜜蜂的口部是花粉采集和攜帶的器具,似乎能適應各種不同種類的花。
蜜蜂總科(apoidea)的大部分蜜蜂是獨棲或非社會性的,如它們不住在一起,每一雌蜂造自己的巢(通常在地底洞穴)及貯存糧食,這種蜜蜂沒有階級之分。一些獨棲的蜜蜂在巢口築煙囪或角塔,也有一些在樹上或細枝、竹子裡築巢。大部分獨棲成蜂的壽命均不長。有些種的成蜂一年裡飛行的時間只有數周,而其余的時間則是以卵、幼體、蛹及幼蜂的形態留在巢室中。
獨棲蜂供應幼體在封室時需要完全發育的所有食物。群居蜂如熊蜂與蜜蜂,則是采漸進式的餵養幼體。關於社會性昆蟲的生活環,參閱熊蜂(bumblebee)、蜜蜂(honeybee)各條。
蜜蜂總科共有8個科︰1.分舌蜂科(colletidae),是較原始的類群,黃蜂狀,有5或6個亞科,約45屬3,000種;2.地花蜂科(andrenidae),體型中等且獨棲的地花蜂,包括一些寄生種;3.集蜂科(halictidae,地花蜂或打洞蜂),某些種會被汗液吸引,故又稱汗蜂,最著名的汗蜂是dialictuszephyrus;4.oxaeidae科,一種體型大、飛行速度快的蜜蜂,構造類似地花蜂科的蜜蜂;5.准蜜蜂科(melittidae),介於低等與高等間的一種過渡蜂;6.切葉蜂科(megachilidae,切葉蜂、泥匠蜂),以其精巧的築巢結構而著名;7.anthophoridae科(包括木匠蜂和布谷蜂),有3個亞科的大科,曾一度被認為是蜜蜂科的一個亞科;8.蜜蜂科(apidae),包括熊蜂、挖地蜂或地花蜂。
所謂的「殺人蜂」是介於非洲蜜蜂和歐洲蜜蜂亞種之間的一個雜交種。此種非洲化的蜜蜂亞種於1957年在巴西培育一種適應熱帶氣候且多產的雜交蜂時,意外逃出北飛,一年能飛約320~480公裡(200~300哩),1980年代飛至墨西哥,1990年飛抵德克薩斯州。如今廣布美國西南大部分地區,包括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內華達州南部,以及亞利桑那州全境。此外,在佛羅裡達州已發現一群數量逐漸增多的非洲化蜜蜂。鹹信它們造成數百人死亡。這種非洲化蜜蜂的體型較歐洲種小,對植物的傳粉作用也不大。雖然毒性不強,但對棲地受到威脅反應快,采群攻,窮追不捨的時間較長,距離更遠,需時甚久才能平息。
【生活習性】
蜂在巢室內產卵,幼蟲在巢室中生活,營社會性生活的幼蟲由工蜂喂食,營獨棲性生活的幼蟲取食雌蜂貯存於巢室內的蜂糧,待蜂糧吃盡,幼蟲成熟化蛹,羽化時破繭而出。家養蜜蜂一年繁育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繁育1~3代不等。以老熟幼蟲、蛹或成蟲越冬。一般雄性出現比雌性早,壽命短,不承擔築巢、貯存蜂糧和撫育後代的任務。雌蜂營巢、采集花粉和花蜜,並貯存於巢室內,壽命比雄性長。
蜜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為食。食性可分為3類:①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從一定顏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種類)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②寡食性,即自近緣科、屬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③單食性,即僅自某一種植物或近緣種上采食,如矢車菊花地蜂。蜜蜂各種類采訪的花朵與口器的長短有密切關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較短的種類采訪薔薇科、十字花科、傘形科、毛茛科開放的花朵;而切葉蜂科、條蜂科和蜜蜂科的種類由於口器較長,則采訪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生活方式分為3種:
社會性。雌雄和職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態、生理和勞動分工方面均有區別。雌性個體較大,專營產卵生殖;雄性較雌性小,專司交配,交配後即死亡;工蜂個體較小,是生殖器發育不全的雌蜂,專司築巢、采集食料、哺育幼蟲、清理巢室和調節巢濕等。意蜂和中蜂都是社會性種類。此外還有熊蜂屬、熱帶無刺蜂屬、麥蜂屬等。
獨棲性。蜜蜂類絕大多數為獨棲性,即工蜂獨自築巢和采粉貯糧,它們沒有""等級""的分化。每一個巢室是開放的,內壁塗以蠟等防潮物質,室中儲存足夠的蜂糧。雌蜂在蜂糧上產卵,並封閉巢室。幼蟲在巢內取食蜂糧。屬於此類的大多是野生種類,例如分舌蜂科、地蜂科、隧蜂科、准蜂科、切葉蜂和條蜂科。
寄生性。雌蜂不築巢,在寄主的巢內產卵。幼齡幼蟲一般具有大的頭和上颚,用以破壞寄主的卵或幼齡幼蟲。
蜜蜂的築巢本能復雜,築巢地點、時間和巢的結構多樣。築巢時間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據築巢的地點和巢的質地,可分為以下幾類:①營社會性生活的種類以自身分泌的蠟作脾,如蜜蜂屬、無刺蜂屬、麥蜂屬等。巢室為六角形。②在土中築巢的種類最多,巢室內部塗以蠟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內的濕度。③利用植物組織築巢的更為多樣,例如切葉蜂屬可把植物葉片卷成筒狀成為巢室,置放於自然空洞中;黃斑蜂屬利用植物茸毛在莖上作成疣狀的巢;蘆蜂屬和葉舌蜂屬在枯死的植物莖干內築巢;熊蜂屬的一些種類在樹林的枯枝落葉下營巢;木蜂屬在木材中鑽孔為巢,等等。④其他如石蜂屬利用唾液將小砂石粘連成巢,壁蜂屬在蛞蝓殼內築巢等等。
蜂巢一般是零星分散的,但也有同一種蜜蜂多年集中於一個地點築巢,從而形成巢群。例如,毛足蜂屬的巢口數可達幾十個甚至達幾百個。

【地理分布】
蜜蜂類的地理分布取決於蜜源植物的分布。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熱帶、亞熱帶種類較多。不同亞科或屬的分布有一定局限性,例如蜜蜂科的熊蜂以北溫帶為主,可延伸到北極地區,而在熱帶地區則無分布記錄。短舌蜂科分布於澳大利亞;蜜蜂科木蜂族的突眼木蜂亞屬只分布於中亞;蜜蜂科的無刺蜂屬則分布於熱帶。不同景觀均有蜜蜂分布,大多數棲居在草原、森林、河谷、山地和荒漠。各景觀帶均有代表屬或種,例如地熊蜂為森林草原種,擬地蜂屬為典型的草原屬,准蜂屬以草原種居多。

【分類與進化】
根據化石資料,蜜蜂在第三紀晚始新世地層中已大量發現。它的出現與白垩紀晚期顯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關。
在分類上,蜜蜂總科與泥蜂總科接近,其祖先可能起源於泥蜂總科的一支。但因食性不同,形態特征也趨向分化。蜜蜂的進化特點是:嚼吸式口器,采粉器官形成,體毛分枝;成、幼期均吃花蜜和花粉;群體和社會性生活方式出現;多態型和總科內寄生性的出現等。
在昆蟲綱中,蜜蜂屬於高級進化的類群。社會性生活方式的出現,“語言”信息的傳遞,通過“舞蹈”動作辨認蜂巢的方法,以及巢的不同結構等。

【經濟意義】
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類群之一,通常廣泛指的是生產用蜂種:西方蜜蜂和中華蜜蜂。它為農作物、果樹、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藥植物傳粉,產量可增加幾倍至20倍。蜂蜜是人們常用的滋補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稱;蜂花粉被人們譽為“微型營養庫”,蜂王漿更是高級營養品,不但可增強體質,延長壽命,還可治療神經衰弱、貧血、胃潰瘍等慢性病;蜂毒對風濕、神經炎等均有療效;蜂蠟和蜂膠都是輕工業的原料。
在蜜蜂社會裡,它們仍然過著一種母系氏族生活。蜜蜂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變態過程。在它們這個群體大家族的成員中,有一個蜂王(蜂後),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負責產卵繁殖後代,同時“統治”這個大家族。蜂王雖然經過交配,但不是所產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據群體大家族的需要,產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蜂蜜21天後發育成雌蜂(沒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產下未受精卵,24天後發育成雄蜂。當這個群體大家族成員繁衍太多而造成擁擠時,就要分群。分群的過程是這樣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王台,蜂王在王台內產下受精卵;小幼蟲孵出後,工蜂給以特殊待遇,用它們體內制造的高營養的蜂王漿飼喂,16天後這個小幼蟲發育為成蟲時,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老蜂王即率領一部分工蜂飛去另成立新群。中華蜜蜂apisceranafabr.和意大利蜜蜂a.melliferal.都是普遍飼養的益蟲,在飼養過程中,新蜂王出世後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則會有一個蜂王帶領一批工蜂離開蜂巢飛走而損失蜂群的生產力。
蜜蜂的飛翔時速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內,有效活動范圍在離巢2.5千米以內。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為食,采集花蜜是一項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采訪1100-1446朵花才能獲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間1只蜜蜂平均日采集10次,每次載蜜量平均為其體重的一半,一生只能為人類提供0.6克蜂蜜。花蜜被蜜蜂吸進蜜囊的同時即混入了上颚腺的分泌物——轉化酶,蔗糖的轉化就從此開始,經反復釀制蜜汁並不停的扇風來蒸發水份,加速轉化和濃縮直至蜂蜜完全成熟為止。根據種類的不同,工蜂的數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圍內,它們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還會將

[1] [2] [3] 下一页

如何制作熱冰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