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含鋁是由於制作過程中使用含鋁添加劑所致,如明礬等,其作用是使食品膨松酥脆,國家標准中允許以下食品制作過程中加入含鋁添加劑:油炸食品、豆制品、水產品、威化餅干、膨化產品、蝦片。但在具體操作中,有的食品企業片面追求口感,超標添加食品添加劑,加上食品監管工作中的漏洞,導致鋁超標食品危害人們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表明,人體每公斤體重每天允許攝入的鋁不能超過1毫克。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調查顯示,我國居民百姓平均每天鋁的攝入量為34毫克,這對於成人來說比較安全,但已超過了兒童的承受能力。專家介紹,同樣面對鋁超標的膨化食品,兒童要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傷害。但是,少年兒童恰恰是膨化食品最忠實的消費群體。危險:鋁超標是健康殺手據了解,鋁是一種低毒金屬元素,它並非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不會導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含有的鋁超過國家標准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人體攝入鋁後僅有10%-15%能排洩到體外,大部分會在體內蓄積,與多種蛋白質、酶等人體重要成分結合,影響體內多種生化反應,長期攝入會損傷大腦,導致癡呆,還可能出現貧血、骨質疏松等疾病,尤其對身體抵抗力較弱的老人、兒童和孕婦產生危害,可導致兒童發育遲緩、老年人出現癡呆,孕婦攝入則會影響胎兒發育。食用鋁超標的膨化食品,鋁會在人體內不斷的累積,引起神經系統的病變,干擾人的思維、意識和記憶功能,嚴重者可能癡呆。人體中鋁元素含量太高時,會影響對磷的吸收。在腸道內形成的不溶性磷酸鋁隨糞便排出體外,而缺磷又影響鈣的吸收(沒有足夠的磷酸鈣生成),造成沉積在骨質中的鈣流失,抑制骨生成,發生骨軟化症。攝入過高的鋁,還可能導致骨質疏松,容易發生骨折。當心:油條、薯條等都含有鋁食用含鋁添加劑的食品,是人們攝入鋁的主要來源之一。油條是許多人常吃的一種食品,它在制作過程中,常加入明礬和蘇打,使其含鋁量較高。粉絲、涼粉、油餅、薯條、用含鋁的發酵粉非自然發酵法制作的饅頭、面包都含鋁。目前,我國生產並廣泛應用的含鋁食品添加劑主要有鉀明礬、铵明礬和復合含鋁添加劑。盡管國家標准沒有對食品添加劑中鋁含量作出規定,但規定了食品中鋁的含量不得超過100毫克/千克。一些含有氫氧化鋁的藥品,在治療人們疾病的同時,也使鋁元素悄悄進入人體。鋁鍋、鋁壺、鋁盆等鋁或鋁合金制品,也都是鋁元素進入人體的來源。尤其是在炒菜時加上點醋來調味,就更加速了鋁的溶解。提醒:讓孩子少喝易拉罐飲料專家提醒,不要讓孩子喝過多的易拉罐飲料,罐裝飲料鋁的含量比瓶裝飲料要高3到5倍,因此家長不要讓孩子喝過多的易拉罐裝飲料。同時,由於多數孩子喜歡以膨化食品作零食,家長對此也應予以重視。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中鋁的含量比較高,可以引導孩子少吃這些食品。此外,膨化食品和油炸小食品普遍具有高油脂、高熱量、高鹽、高糖、高味精等特點,其營養成分並不全面,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是其主要成分。高脂、高熱量食品,將促使體液酸性化,也易帶來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富貴病。而且它們均屬於低粗纖維食品,長期大量食用此類食品,若粗纖維攝入不足、運動量也不是很大的話,易造成人體脂肪積累。對於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來說,如果長期大劑量食用鋁含量超標的食品,甚至會對智力發育等產生影響。兒童正處於身體發育期,如果在飯前大量進食此類食品,易造成飽脹感,影響孩子正常進餐,從而帶來營養不良的後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用鋁鍋烹饪食物,或者用鋁制的容器盛放醋、果汁酸性物質。於琳相關鏈接:選購膨化食品及油炸小食品須知:選擇具有“qs”標志的產品;選擇品牌知名度高的產品;盡量購買近期生產的產品;不要購買包裝漏氣的產品。我國四成日常食品鋁含量超標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監測顯示:我國居民日常膳食中四成食品鋁含量超過國家標准2到9倍。膨化食品的膨松香脆是大多數人喜歡它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孩子們更是它忠實的消費者。但是最近我國一家權威研究機構的實驗結果令人震驚,部分膨化食品裡面金屬鋁含量超標。這些鋁是怎麼進入到食品中的?生產企業為什麼要在產品中使用鋁膨松劑?【敲響警鐘】四成食品鋁含量超標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監測顯示:我國居民日常膳食鋁含量高。專家選取了我國黑龍江、江西、福建等12個省市自治區,采集各種主、副食的烹調方法和食譜,進行了科學細致的檢測,結果發現四成食品鋁含量超過國家標准2到9倍。據了解,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表明,人體每公斤體重每天允許攝入的鋁不能超過1毫克。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這項調查顯示,我國居民百姓平均每天鋁的攝入量為34毫克,這對於成人來說比較安全,但已超過了兒童的承受能力。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最近組織了一次膨化食品專項教學實驗,沒想到這次常規的教學研究實驗,卻發現了一個以前從未遇到過的問題:為數不少的膨化食品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鋁。這次實驗隨機選擇了20種膨化食品,都是在市場上銷量比較好的產品,產品范圍覆蓋了福建、上海、天津等膨化食品的主要產區。實驗人員把實驗中得出的膨化食品鋁殘留量的結果和相關的國家標准進行了比對,發現在這20個被測樣品中,竟然有7個樣品的鋁殘留量超過了國家標准的規定。超標的產品包括了蝦條、芝士條、龍卷果和豌豆脆等市場上主流的膨化食品。根據江蘇省衛生部門的檢測結果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實驗結果,兩次鋁超標的名單中都出現了產自上海的真優味系列膨化食品,產品鋁含量最高的超過國家標准近9倍。隨後,有關部門又對“真優味”系列膨化食品監督抽查,結果被抽的4個批次產品的鋁殘留量均超標3.5倍至4.5倍。經有關部門調查發現,該公司生產膨化食品用的膨松劑含大量的鋁。面對自己生產的膨化食品鋁超標,上海華元公司決定,除了按照質監部門的要求對涉案產品進行了召回之外,還把市場上本廠生產的膨化食品都進行了召回。另外,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的對膨化食品、油炸小食品產品質量的抽查結果顯示,北京、天津、上海、廣東、福建等8個省、直轄市29家企業生產的39種產品,合格34種,產品抽樣合格率87.2%。北京祥益齋食品廠7月20日生產的200克盒裝“祥益齋”奶油麻花、蘇州市虎丘區陸士友炒貨廠7月18日生產的100克袋裝花生仁,成為曝光產品。抽查結果表明:不合格產品的主要質量問題在於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過氧化值超標。【緝拿元凶】發酵粉鋁含量為2.68%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膨化食品的鋁超標呢?檢測結果表明,膨化食品中面粉、澱粉等主要原料幾乎都不含鋁。但是在華元公司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中,有一種名叫ff1發酵粉的膨松劑中鋁的含量已經達到了2.68%。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段文峰告訴記者,對於食品添加劑中鋁的含量國家沒有相關的標准要求,但是在食品中的殘留量國家有標准要求,比如膨化食品中,國家標准規定鋁的殘留量必須小於等於100毫克每千克,也就是萬分之一的殘留量,2.68%相當於超標268倍。據介紹,發酵粉是一種復合添加劑,主要用作面制品和膨化食品的生產。但是,國家標准中對於食品添加劑中鋁的含量是沒有相關規定的,因此對於這種發酵粉合格與否的判斷就沒有了依據。【利益驅動】用無鋁膨松劑會加成本根據質監部門的統計,全國共有膨化食品的生產企業近千家,每年生產的膨化食品30多萬噸,而在中國農大的實驗之後,江蘇等地也對膨化食品中的鋁進行了檢測,同樣發現有四成左右的食品存在鋁超標的現象。專家指出含鋁膨松劑是造成這些膨化食品鋁超標的根源,目前無鋁膨松劑早已研究成功,但是無鋁膨松劑的成本要比含鋁膨松劑高出三到四倍,不少生產企業都表示,如果使用無鋁的膨松劑,膨化食品的成本會大幅上升。因此,國內多數膨化食品企業都選擇使用含鋁膨松劑。華元公司的生產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使用無鋁膨松劑生產一噸膨化食品成本會增加4000塊錢左右,而按照華元公司的產量,每年就會增加成本300多萬元。“因此,國內多數膨化食品企業都選擇使用含鋁膨松劑。”“有些原、輔料包括添加物都要去做檢驗,一般的企業要做到確實困難很大,對整個成本都是很大的負擔。”上海華元食品公司負責人說。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膨化食品的鋁超標對於監管部門而言也是一個最近才發現的新問題。監管部門表示,正是因為鋁對人體的危害是累積性的,急性中毒的事件很少發生,所以在以往的各種監督抽查中,包括上海在內的膨化食品主要產區都沒有組織過關於膨化食品中鋁含量的檢查。 一般金屬元素在人體中含量都比較低,過多的話都會中毒,形成很多奇奇怪怪的異變。。。 鋁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醫學界認為人體內鋁總含量約100毫克.人體內微量鋁的存在能阻擋腸道內磷的過量吸收,可降低血磷含量,阻止繼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的血磷增高、軟組織鈣化及腎結石形成.但是,過量鋁的攝入對身體的健康會帶來危害.。
破壞某些酶的活性,引起消化功能紊亂;破壞正常鈣磷比例,影響骨骼和牙齒的發育,並能使骨骼脫鈣、軟化、疏松。在正常人的大腦中,鋁的含量僅為2-3毫克,若鋁的攝入量過多,在人體的大腦、肝、脾、腎、甲狀腺等組織器官的蓄積,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引起行為異常、智能障礙、運動震顫,反正遲鈍,並可能加快人體衰老和誘發老年癡呆症。 可影響記憶力甚至致老年癡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