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用筷子做什麼好正文

用筷子做什麼好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鄭玄注釋:「挾,猶箸也,今人謂箸為挾提。」漢代著名史學家太史公司馬遷著《史記》時,稱商纣時期的筷子為「箸」,古寫為「木箸」。兩漢又出現了「筋」字。隋唐時李白《行路難》詩曰:「停杯投筋不能食」;杜甫《麗人行》詩雲:「犀箸厭飲久來下,鍪刀镂切空紛綸。」從兩位大詩人的詩句中,我們知道,唐代「筋」與「箸」通用。不過自唐代起,宋、元、明、清皆統一稱「箸」。
但箸的名稱,並非保持到底,明代發生了變化。明陸容《菽園雜記》雲:吳俗舟人諱說,「住」與「箸」諧音,故改「箸為快兒」。因為吳中船民和漁民特別忌諱「箸」,他們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沒生意,他們更怕船「蛀」,木船「蛀」了漏水如何捕魚。在這種迷信諧音的思想指導下,故見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圖吉利。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語》中說得更明白:「世有諱惡字而呼為美字者,如立箸諱滯,呼為快子。今因流傳已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為快子者,忘其始也。」;雖然明代已有人稱「箸」為「快」,但清康熙並不承認民間將快加了竹字頭的「筷」字。這可以從《康熙字典》中僅收錄「箸」而不收「筷」得到證明。但皇帝也難以抵擋民間怕犯忌,喜口彩的潮流。在《紅樓夢》四十回,在賈母宴請劉姥姥一段中曹雪芹三處稱「箸」,兩次呼「筋」,而四次直接寫明「筷子」。
當今社會,筷子的稱呼己習以為常,但專家學者在書法、詩詞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稱筷子為箸或筋,並沒有如《推蓬寤語》所言「忘其始也」。
[編輯本段]歷代筷箸
要論述筷箸,最好不要憑空而論,參照實物而論也許不會給人泛泛而談之感。因為先秦之箸,多為竹木制品,不像青銅器埋入地下數千年依然形器完整,即使銹跡斑斑,或有些殘缺,也可修復。而筷箸因身材細小,又是竹木材質,入土多易腐爛,根本無跡可尋。但是近五十年來,由於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從古墓中也發掘了一些古箸。
據《文物》1980年8期記載:「安徽貴池裡山徽家沖窖藏出土,青銅箸一雙。由於歲月的腐蝕兩支銅箸長短不齊,但相差無幾,平均為20公分,經考證為春秋晚期之物。」
最著名的為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1973年出土的三干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雙竹箸,長17公分,直徑0.3公分。筆者1989年曾去長沙拜訪湖南博物館高館長,當他知道我是一名熱心的筷箸收藏研究者,即在我的請求下,提供了一張發掘一號漢墓現場的黑白照片(那時尚無彩照)。照片中為一漆案,案上放有漆盤、耳杯、酒卮等,而竹箸即斜放在耳杯上。這雙二干一百多年前的西漢圓箸實物,現藏於湖南博物館,可謂彌足珍貴。
湖北雲夢大墳頭,也出土了西漢竹箸16支。甘肅酒泉夏河青又出土了東漢銅箸一雙,西漢出土筷箸較多,長沙仰天湖,湖北江陵鳳凰山等地也有銅箸竹箸出土。而四川出土的東漢畫像磚《宴飲圖》中也出現了箸,三位席地而坐的飲宴者,左邊一位手中托碗,碗中插有箸,而在另二位面前的低案上也放有箸兩雙,由此可知漢代使用箸者已較為普通。漢代箸之形狀大多為首粗下足略細的圓形。而春秋時代的箸,多為上下一般粗細的圓柱體。相傳西漢有位巨無霸,是位武將,他卻以重約數斤的鐵箸進食,以顯示其臂腕有超人之力。
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一雙銀箸,迄今為止是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銀箸。
古名醫陳藏器說:「銅器上汗有毒,令人發惡瘡內疽」。事實證明,銅氧化就會產生銅腥氣,鐵氧化銹跡斑斑,都難以進餐,故鐵箸銅箸漸漸為銀箸所替代。
在考古中,根據現在的資料,很少發現有三國、晉代和南北朝的筷箸出土,這並不是說,這三四百年箸在這些朝代中有所減少,因為考古有很大的偶然性,再說這與當年的戰亂和陪葬習俗也有很大關系。但從唐代出土大量的銀箸來看,筷箸在魏晉南北朝的階段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魏晉以前出土的多為竹木箸、牙骨箸和銅箸,而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的一雙銀箸。長29公分,兩頭細、中間粗,這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我國最早銀箸。
在我國歷史上,從隋到唐的三百多年間,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人民的生活也比前朝有較大的提高,特別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冶煉水平有了更一步發展,所以金箸銀箸也就在餐桌上不斷出現。
《開元天寶遺事》雲:「宋璟為宰相,朝野人心歸美焉,時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內臣賜璟。」當年黃金餐具器皿為皇宮所壟斷,北魏時,曾規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不許私養廠「金銀工巧之人」,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所以當宋璟聽說皇上賜他金箸,這位宰相十分惶恐,愣在恫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見狀說:「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當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樣耿直剛正時,這才受寵若驚地接過金箸。但是這位「守法持正」的老臣,並不敢以金箸進餐,僅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
但是以唐代出土的銀箸來看,銀箸卻為達宮貴族及士大夫階層所寵愛,現將唐代出土銀箸列表於下:
綜觀以上唐代出土銀箸,不但數量多,箸也長,最長者竟有33.1公分,可春秋兩漢間出土的各種筷箸中,多在17一18公分之間,最長5l公分,乃木質,銀為貴重金屬,其價格僅次於金,當年鑄造如此長的大量銀箸,亦反應出唐代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
唐代當年常舉行盛大飲宴,讓我們來欣賞敦煌473窟的壁畫《宴飲圖》。涼亭中長桌兩邊男左女右坐著四男五女,僅從女方一面來看,人人面前皆放有箸和匙。還有一幅西安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畫《野宴圖》,赴宴者人更多,坐立者十九人還有侍女兩名,餐桌上放滿了耳杯盤盞之類,同樣也可明顯的看到一雙雙橫放的筷箸。
李白詩雲:「金樽清酒斗十干,玉盤珍餞直萬錢。」唐朝盛世飲宴之風風靡長安,美
 

上一页  [1] [2] 

怎樣減肥瘦身不反彈?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