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裡有玫瑰花果脯 玫瑰花:玫瑰花有疏肝理氣,寧心安神的功效,沏茶時放幾瓣玫瑰花不但有順氣功效,還很賞心悅目。 玫瑰花 玫瑰花系薔薇科落葉灌木植物,花紫紅色,氣味芳香。在中藥中,別名有徘徊花、筆頭花、刺玫花、赤薔薇花。其性溫,味甘,微苦;入肝脾二經。 功效:理氣解郁,和血散瘀。主治肝胃氣痛,新久風痺,吐血咯血,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痢疾,乳癰,腫回毒等病症。《食物本草》謂其“主利肺脾、益肝膽,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本品既能活血散滯,又能解毒消腫,因而能消除因內分泌功能紊亂而引起的面部暗瘡等症。本品長期服用,美容效果甚佳,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消除色素沉著,令人喚發青春活力。 由於玫瑰具有耐寒、耐溫的屬性,且花蕾香嫩、潤澤,早在隋唐時期,就倍受宮廷貴人的青睐。楊貴妃一直能保持肌膚柔嫩光澤的最大秘訣,據說就在她沐浴的華清池內,長年浸泡著鮮嫩的玫瑰花蕾。玫瑰花瓣既可沐浴也可護膚養顏,是一種天然美容護膚佳品。 民間有用玫瑰花蕾加紅糖熬膏的秘方,服用後可以起到補血養氣,滋養容顏的作用。其做法是將100克玫瑰花蕾加清水500克左右,煎煮20分鐘後,濾去花渣,再熬成濃汁,加入500—1000克紅糖,熬成膏狀即可。如服用時間長,可放進冰箱,每天服用1—2茶匙。長期使用,效果更佳。 玫瑰花蕾的采摘在每年的5—6月期間,當玫瑰花即將開時,可分批摘取它的鮮嫩花蕾,經嚴格的消毒、滅菌、風干,這樣幾乎完全保留了玫瑰花的色、香、味。將加工過的花蕾3—5克,用沸水沖泡5分鐘,可加糖或蜂蜜,或摻入自己喜歡的任何一種茶葉中一起沖泡,芳香怡人,有理氣和血、舒肝解郁、降脂減肥、潤膚養顏等作用。特別對婦女經痛、月經不調有神奇的功效。 玫瑰的適應性很強,花除可提取玫瑰油外,干、花蕾、根均可入藥,果實富含維生素可作天然飲料及食品。用科學方法加工而成的玫瑰花,具有顏色鮮艷、味香等特點,可制成玫瑰酒、玫瑰露、玫瑰醬,具有清熱消火、美容養顏的奇特功效,實為待客饋贈之佳品。 每100克玫瑰花含揮發油(玫瑰油)約3克,還含有槲皮甙、苦味質、脂肪、鞣質、維生素等。1.活血祛瘀,調經止痛玫瑰花辛香味濃,能幫助體內正氣的運行,推動血液循環,故有祛瘀調經的作用,常用於月經不調,損傷瘀痛等。2.疏肝利膽,解郁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玫瑰花所含的揮發油有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幫助脾胃的消化,可用於肝胃不和,胸悶脅脹作痛,胃脘疼痛,暧氣則舒,納呆不思食等病症。 [茶療作用]玫瑰花水煎劑能夠促進膽汁的分泌,並解毒作用。 [功效主治]理氣解郁,和血散瘀。治肝胃氣痛,吐血咯血,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痢疾,乳癰,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3--6克/次,泡茶,或煎湯。 [效驗便方] 咳嗽,咯血:玫瑰花12克,冬蟲夏草10克,三七粉3g(沖),水煎服。功能散瘀和血,止咳潤肺。肺病咳嗽咯血:鮮玫瑰花適量,搗汁,炖冰糖20克,溫服。功能理氣和血。 消化不良:玫瑰花、扁豆花各8克,研細末;粳米50克煮粥,食粥時調入藥末和白糖20克。功能開胃消食。 肝胃氣痛:玫瑰花陰干,5克/次,沖茶飲。功能理氣止痛。 胃寒冷痛:桂花子5克,研末,加玫瑰花1克,用沸水沖泡,代茶飲。功能理氣散寒,溫胃止痛。 肝胃不和疼痛:玫瑰花6克,佛手10克,沸水沖泡,代茶飲。功能理氣解郁,和胃止痛。 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玫瑰花6克,茉莉花3克,金銀花9克,陳皮3克,甘草3克,綠茶9克,混勻,分3~5次,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0—20分鐘。代茶頻飲。功能消炎抗菌,收斂固腸,理氣止痛,消化內積,活血止血,強心利尿,清熱解毒。 急慢性腸炎,下痢,洩瀉:玫瑰花6克,金銀花10克,甘草6克,黃連6克,加水煎湯,去渣取汁。代茶飲,1次服完。功效清熱解毒,行氣止痛,固腸止洩。噤口痢:玫瑰花適量陰干,5克/次,煎汁代茶飲。功能散瘀,止痢疾。 風濕疼痛:玫瑰花15克,紅花10克,當歸10克,浸入白酒250毫升中7日後,隨意飲用。功能活血通絡。 肝風頭痛:玫瑰花4~5朵,合蠶豆花9—12克,沸水沖泡。1劑/日,代茶飲。功能理氣止痛。 高血壓,目赤,頭暈目眩:玫瑰花3克,玫瑰茄3克,菊花5克,甜葉菊5克。沸水沖泡15分鐘,代茶飲。功能疏風清熱,解毒明目肥胖症:玫瑰花5克,茉莉花5克,玳玳花5克,川芎5克,荷葉5克,沸水沖泡15分鐘,每晚代茶飲。功能化痰除濕,減肥降脂。 乳癰:玫瑰花7朵,母丁香7粒,用無灰酒煎服。功能散瘀消癰。 乳癖(乳房結塊):玫瑰花30克,加水煎汁,取汁入糯米500克浸泡,蒸成千飯,候冷,加入酒曲適量,拌勻,發酵成為酒釀,分10次食。功能散結消腫。 月經過多:玫瑰花6克,益母草30克,紅砂糖15克,水煎,分3次服。功能調血和中。 [文獻選錄]《食物本草》:“主利肺脾,益肝膽,辟邪惡之氣,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藥性考》:“行血破積,損傷瘀痛,浸酒飲。”《本草綱目拾遺》:“和血,行血,理氣。治風痺。”《本草再新》:“舒肝膽之郁氣,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積寒,兼能破血。”隨息居飲食譜》:“調中活血,舒郁結,辟穢,和肝。釀酒可消乳癖。”《泉州本草》:“治肺病咳嗽痰血、吐血、咯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