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成瘾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危害,其實就是一種心理依賴,有時候也是一種寄托,戒的方法無非是找新的依賴或寄托去替代,靠毅力去克制,如果是您的話,也沒什麼,只要不影響正常健康的生活就可以了,沒必要對自己造成心理負擔,再說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對自己也是一種折磨. 網瘾的危害有哪些? 1、誘發說謊隱瞞上網的情況和程度等行為、偷錢或盜用別人賬號上網等。 2、造成青少年視力下降、生物鐘紊亂、神經衰弱等生理特征。不能維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網時出現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惡心厭食、體重下降。 3、會出現品行障礙,誘發孩子逃學、不與人交往、暴躁,產生攻擊性等反常行為。一些人甚至會滑向犯罪的深淵。 4、過去引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中,主要是學業壓力、人際關系、感情問題等,沉迷網絡是近年來出現的新現象,並且迅速上升為主因之一。一些學生終日沉迷網絡聊天、網絡游戲,不但耽誤學業,考試掛紅燈、留級甚至退學。以致於荒廢了他們的學業。 5、導致青少年出現情緒障礙和社會適應困難。在心理方面,會出現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記憶力減退,對其他活動缺乏興趣,為人冷漠,缺乏時間感,情緒低落。 6、網瘾綜合症患者由於上網時間過長,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會引起腎上腺素水平異常增高,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血壓升高,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此外,還會誘發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症、緊張性頭痛等病症。 7、網絡作為人類智慧的產物,雖不是洪水猛獸,但卻是一把“雙刃劍”。當代青少年在充分享受著網絡時代的快捷與方便的同時,其身心也正承受著網絡負面效應的煎熬。 8、一些青少年網民過分迷戀與網上的“人——機”式交往,會忽視真實存在的人際關系,產生現實人際交往萎縮和角色錯位的現象;爆炸般的網絡信息的擠壓揉搓,會加大青少年網民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引發“信息污染綜合症”等心理障礙;網絡世界的虛擬性也會使青少年網民產生一種“特別自由”的感覺和“為所欲為”的沖動,做一些平時不能做,也明顯是不道德的行為;長時間的上網會使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產生對網絡的過分依賴心理,成為“電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上網成瘾症”等心理疾病。英國諾丁漢大學心理學專家麥克•格裡弗斯博士認為,“過分迷戀上網有損身心健康,嚴重的會導致心理變態,危害程度不亞於酗酒和吸毒。”“患者的行為與吸毒成瘾類似,一接觸因特網就興奮異常,沒機會接觸就寂寞難耐。”可見,網瘾問題的心理危害不容小視。 9、網絡欺騙、賭博、色情、人身攻擊、反動言論、犯罪行為以及各種網絡垃圾等都可能使青少年受到傷害。正如一位網絡罪犯在法庭上所說:“對沒有成年人監護的青少年來說,國際互連網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 10、人的心理狀況是在環境與人的相互影響中形成的。由於人腦細胞使用能力特別強,人對自己所在環境很快會形成一種心理狀態,孩子長時間和電腦在一起,他的思維將與電腦的符號式機械思維趨同,常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受到抑制和削弱,弱化了人與人溝通相處的能力和現實生活的反應能力和應對能力,不利於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況且,網絡游戲良莠不齊,暴力和色情游戲充斥著網絡,長時間陷入暴力和色情游戲中,對道德觀的形成有極其不良的影響,長時間處於這樣的畫面和情景中,很可能會認為現實生活也就是如此,也有可能潛意識地去模仿。 11、很多上網成瘾的孩子與他人甚至是父母的溝通較差,情緒不穩定、易怒、多變,沒有自控能力、自己做的承諾不能兌現。
其實,作為家長只要有正確的認識,再加上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幫助,還是可以使孩子擺脫網絡游戲的。
首先,家長一定要冷靜,多和孩子交流。父母對於互聯網要有一定的認識,不要一味依靠家長的權威壓制。正是因為網游新奇、刺激、富於創新和變化的特點滿足了孩子們的心理特征,而且很多孩子都是在不知不覺中迷上的。所以家長要理解孩子,切不可把責任全部推在孩子身上,更不可對孩子打罵、體罰。耐心地和孩子好好談談,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傾聽孩子的心聲,這樣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其次,要正確引導,合理安排孩子上網。家長要多引導孩子上網,使孩子學會利用網絡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教給孩子怎麼去查詢資料以及怎樣去下載學習軟件;比如和孩子一起制訂一個上網計劃,規定每次時間不超過二個小時。
第三,家長對孩子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孩子離開網絡游戲要有一個過程。因此,家長要有耐心,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和時間。比如當孩子開始利用網絡查關於自己學習的資料,下載學習軟件等這時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從而使孩子增強決心和信心。這樣才能幫孩子一步步離開網絡游戲。
第四,父母和孩子一塊給孩子做一個人生規劃。發掘孩子的優點去轉換孩子的興趣點。一定相信孩子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孩子迷戀網絡是有其原因的:1、網絡游戲新奇、刺激、富於創新和變化。2、孩子們迷戀網絡游戲,是因為他們厭倦了學習生活,學習中沒有了樂趣,他們自然要想法找樂趣,於是找到了網絡游戲。3、學校學習的時間太緊張,學校裡邊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少。4、課外活動時間也少,場地匮乏。學生放學後,如果不是呆在家裡學習,就沒有去處了,沒有娛樂的場所。
綜合以上幾點,學生能不迷戀網絡及網絡游戲嗎?
其實學生上網不是壞事,游戲很開發智商的,可怕的是長時間的上網。如果你的孩子迷戀網絡,那麼先找一下自身的原因,溝通是否到位。在這裡,我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湖南有一個農村婦女,小學文化,在村子裡開了一間小雜貨店。她的兒子上初一時學習在班裡還是前幾名,可能到初二,由於迷戀網絡游戲,成績一落千丈,曾經十幾天不回家,在網吧裡打游戲,出來後瘦了將近二十斤。他的媽媽看到這種情形後,下決心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幫忙孩子戒掉網瘾,決定關掉小雜貨店,花錢去縣城學習電腦,別人三天能學會的東西,她要花半個月,她還把學電腦的心得用歪歪扭扭的字記錄下來,記了整整一大本,用了半年的時間才會上網,學會了上qq,然後在網上和她兒子聊天,聊著聊著,她兒子覺得她是一個神童,怎麼他心理想什麼她都知道呢?就提出來要和她見面,媽媽開始不見,吊吊他的味口,聊了一段時間後,這個兒子再次提出要見面時,媽媽覺得時候已到,就答應了,沒想到,一見面,他兒子傻眼了:怎麼這個網友是自己的媽媽呢?他媽媽沒文化,什麼時候學會了上網呢?這時,媽媽告訴兒子:媽媽是為了救你才去縣城學電腦的,又把學電腦的心得過筆記給他兒子看。這個兒子看完媽媽的筆記後,痛哭流涕,跪在地上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今後我再也不去打網絡游戲了,一定好好學習。
就這樣,這個兒子從此就把網瘾戒掉了。我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要告訴你,關鍵還是要家長用心去幫助孩子。
很多呀!影響視力,精力,生活!和現實中周圍的人關系也會變得更淡.可以專注於其它事情,更有意義的..祝你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