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旅館要裝哪些消防設施 最起碼要有安全通道,滅火器應該在明顯的地方 最起碼得有個滅火器吧~ 滅火器,消防水管等等 可以使用消防逃生面具、高樓逃生緩降器、逃生軟梯等救生器材 廣州市友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可網上訂購,全國送貨。
www.youanfire.com
020-36850808 您好
家庭旅館消防安全問題及防火對策</p>摘要】<br>【關鍵詞】<br>本文在分析家庭旅館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消防技術規范<br>和家庭旅館的特殊性,闡述了如何做好家庭旅館的消防安全工作。<br>家庭旅館消防對策<br>一、引言<br>二、家旅館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br>家庭旅館是指以合法擁有的空置住宅為基本接待<br>單位,以接待住宿為目的,以個體經營管理服務為主<br>要形式的小型住宿接待設施。家庭旅館按設置方式可<br>以分為單體式和附設式。單體式家庭旅館指一幢住宅<br>整體用於家庭旅館及其輔助用房的建築物;附設式泛<br>指附設在公共建築或居住建築局部樓層的家庭旅館。<br>家庭旅館作為商住旅館或規模賓館的一種補充形式,以<br>它獨有的經濟實惠、簡潔方便而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又<br>可以給個體經營者帶來豐厚的收入,受到社會的關<br>注。由於長期沒有明確的行政主管部門,家庭旅館的<br>管理一直處於真空,從而帶來了諸多的消防安全問<br>題,導致火災多發。2002年4月3日,海口市南海小區<br>某家庭旅館因用火不慎發生火災,死亡3人,傷2人,<br>直接損失15.5萬元。2003年11月11日,鄭州市白龍路某<br>家庭旅館發生火災,死亡1人,重傷1人,輕傷3人,直<br>接損失11.8萬元。2005年6月21日21時多,海口市美蘭<br>區美捨上村一幢住滿農民工的家庭旅館式的五層樓發<br>生了一起火災。火災殃及左鄰右捨,二、三樓靠近火<br>源點的共八個房間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損失。大火雖然<br>被趕來的消防隊員撲滅,但是四女二男在大火中喪<br>生,其中兩個是小孩,其狀慘不忍睹!<br>筆者所在的遼寧省本溪市共有219個家庭旅館,其<br>中客房數在20間以上的有7個,客房數在10-19間的有<br>98家,客房數在19間以下的有114家。筆者通過近幾年對<br>這些家庭旅館的消防檢查,發現了諸多消防安全問<br>題,在這裡,和大家探討。<br>家庭旅館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br>個方面:<br>(1)安全出口數量不足。《建築設計防火規范》<br>(gbj50016-2006)(2001年版)(以下簡稱《建<br>規》)第5.3.1條的規定,“公共建築內的每個防火分<br>區、一個防火分區的每個樓層,其安全出口的數量應<br>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於2個。”《高層民用建築設計<br>防火規范》(gb50045-95)(2001年版)(以下簡稱<br>《高規》)第6.1.1條的規定,“高層建築每個防火分<br>區的安全出口不應少於兩個”。由於使用性質的改<br>變,原來單一的住宅樓(或商住樓)突然變為綜合樓<br>(由二種及二種以上用途的樓層組成的公共建築),<br>就使得大部分只設有一個安全出口的住宅建築在安全<br>出口數量上很難滿足公共建築(一般不應少於兩個安<br>全出口)的要求。<br>(2)樓梯間形式不符合要求。《建規》第5.3.5條<br>的規定,“旅館建築及超過五層的公共建築應采用室<br>內封閉樓梯間或室外疏散樓梯。”《高規》)第<br>6.2.2條的規定,“除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築高<br>度不超過32m的二類建築應設封閉樓梯間。”由於住宅-52-<br>建築在原始設計時相當一部分采用的是敞開樓梯間,<br>但因為家庭旅館的存在,使得整個建築物的使用性質<br>改變(變為公共建築),進而造成原來的敞開樓梯間<br>不能再適應建築物的使用要求。<br>(3)缺乏必要的消防設施。《高規》)第7.6.2條<br>的規定,“建築高度不超過100m的一類高層建築及其<br>群房,除游泳池、溜冰場、建築面積小於5平方米的衛<br>生間、普通住宅、設集中空調的住宅的戶內用房和不<br>宜用水撲救的部位外,均應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br>《高規》)第7.6.3.1條的規定,“二類高層公共建築的<br>公共活動用房應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可見原來按規<br>定可以不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住宅改成家庭旅館<br>後,就應該增設自動消防設施。<br>(4)附設在住宅樓內的家庭旅館與住宅部分之間<br>的防火分隔以及安全出口的設置很難達到《建築設計<br>防火規范》的要求。《建規》第5.3.5條的規定,住宅<br>與其他功能空間處於同一建築內時,應符合下列規<br>定:1、住宅部分與非住宅部分之間應采用不開設門窗<br>洞的耐火極限不低於1.5h的不燃燒體樓板和不低於<br>2.0h的不燃燒體隔牆與住宅部分完全分隔,且居住部分<br>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應獨立設置。”可見,對於附<br>設在住宅樓內的家庭旅館來說,其幾乎不可能達到上<br>述要求。<br>(5)對於設在一些老城區、郊區和鄉鎮上的家庭<br>旅館,其所在建築周圍的消防車道、防火間距、室外<br>消防給水都不能滿足要求。筆者所在的本溪市的219個<br>家庭旅館中,建築周圍的消防車道不符合要求的有97<br>個,建築防火間距不符合要求的有47個,室外消防給<br>水不符合要求的有137個。對於這些設有家庭旅館的建<br>築來說,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很容易因為撲救困難造成<br>嚴重後果,並有可能因為防火間距不足而使火災蔓延<br>到其他建築。<br>(6)旅館經營人員和住宿人員消防安全素質不<br>高,更增加了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在家庭旅館中,相<br>當一部分旅館的管理者和從業人員基本都為家庭成<br>員,這些人沒有經過系統的消防培訓,防火和逃生自<br>救知識缺乏,一旦發生火災容易造成人員傷亡。再就<br>是旅館的住宿人員流動性大,少數素質低的人會因為<br>旅館管理的不嚴格而隨意亂扔煙頭,這又加大了火災<br>發生的可能性。<br>(7)對家庭旅館的消防監督,執法上具有不利因<br>素。家庭旅館在裝修時,大部分都不到消防部門辦理<br>消防設計審核手續,一些旅店業主在裝修時有意無意<br>地使用了大量的可燃裝修材料,進而形成了先天性的<br>火災隱患。同時,由於這些家庭旅館都設在住宅樓<br>內,有些甚至旅館的招牌都不掛,具有一定的隱蔽<br>性,消防監督部門一般很難發現並實施有效的監督。<br>(1)限制家庭旅館的建設規模<br>對於單體式家庭旅館,可將其建築層數限定在5層<br>以下、建築面積限定在1500平方米以下。對於附設在<br>住宅樓內的家庭旅館,家庭旅館不應設在10層以上,<br>建築面積不應超過500平方米。<br>(2)與住宅部分實行嚴格的防火分隔<br>附設在住宅樓內的家庭旅館,應采用不開設門窗<br>洞口的耐火極限不低於1.50h的不燃燒體樓板和不低於<br>2.00h的不燃燒體隔牆與住宅部分完全分隔,當必須在<br>隔牆開設門時,應設置甲級的防火門,且應有自行關<br>閉的功能。<br>(3)不應破壞整幢建築的防火分隔<br>附設在住宅樓內的家庭旅館,不應跨單元設置,<br>不應在樓板上開設洞口,敷設管道等。<br>(1)合理確定安全出口的數量<br>對於單體式家庭旅館,應嚴格按照《建規》和<br>《高規》關於安全出口數量的有關規定執行。對於附<br>設在住宅樓內的家庭旅館,原則上其安全出口不應少<br>於2個,但其所在的建築樓層在3層以下,每層建築面<br>積不大於300平方米時,可設一個。<br>(2)合理確定樓梯間的形式<br>單體式家庭旅館的疏散樓梯應采用室內封閉樓梯<br>間或室外疏散樓梯。當室內封閉樓梯間設置確有困難<br>時,可設置敞開樓梯間,但每層開向公共疏散走道或<br>樓梯間的門窗應設置不低於乙級的防火門窗,且能自<br>行關閉。附設在住宅樓內的家庭旅館所在的建築,當<br>建築內家庭旅館的總建築面積超過整幢建築建築面積<br>的50%時,宜采用封閉樓梯間。<br>三、防火對策<br>1、建築防火方面<br>2、安全疏散方面<br>(下轉第47頁)工現場的檢查,督促施工安裝單位配齊施工技術人<br>員,明確責任,嚴格施工記錄,做到及時發現和解決<br>問題。二是要積極主動配合建設主管部門加強對消防<br>設施施工安裝隊伍的管理,加強對施工安裝人員的消<br>防技術培訓,使其熟悉消防技術規范,按照規范施<br>工;並要定期通報施工安裝中存在的問題,加大對違<br>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推動消防設施施工安裝質量的提<br>高。<br>3、公安消防機構應配齊配足建築設計防火審核<br>人員,力爭做到對大型工程、重點工程分工審核、分<br>專業審核和技術總復核。對疑難復雜工程要組織專家<br>會審,通過會審達到既能嚴格把關,又能一起學習、<br>交流建築防火審核經驗的目的,從而提高全體建築防<br>火審核人員的業務水平。<br>4、大力加強消防設施檢驗中介機構的發展和各項<br>消防產品的檢驗。對於建築物中的消防設施在工程竣<br>工後的驗收中,驗收人員只能通過眼睛來看,無法來<br>做深層次檢測檢驗。這就需要加強消防設施檢驗中介<br>機構的建設發展,竣工驗收時可以利用該中介機構強<br>有力的技術手段和檢驗設備對建築物進行全方位的科<br>學檢測,並出具相應的檢驗報告,促使建築物內各項<br>消防系統能真正的發揮[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