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而易排出。 不過,這些作用只是熟透的香蕉才具有的,生香蕉可能會起相反作用。除了那些青綠色的香蕉不熟外,有的香蕉外表很黃,但吃起來卻肉質發硬,甚至有些發澀。這樣的香蕉也沒有熟透,它含有較多的鞣酸,鞣酸相當於灌腸造影中使用的鋇劑,比較難溶,且對於消化道有收斂作用,會抑制胃腸液分泌並抑制其蠕動,如攝入過多就會引起便秘或加重便秘病情。所以,如果香蕉沒有熟透,是不能用於潤腸通便的。 [編輯本段]【食用禁忌】 1.不宜空腹吃 香蕉中有較多的鎂元素,鎂是影響心髒功能的敏感元素,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空腹吃香蕉會使人體中的鎂驟然升高而破壞人體血液中的鎂鈣平衡,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不利於身體健康。 2.香蕉,畏寒體弱和胃虛的人不宜多吃,因為香蕉在胃腸中消化得很慢,對膽囊不好。 香蕉後熟過程果肉的主要變化是澱粉轉化成糖。果皮的顏色與澱粉的糖化率密切相關。根據福絲史(1980)分析,澱粉從20%~23%降至果實完全成熟時的1%~2%,而可溶性糖則從1%增至20%。其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比例為20:15:65,其他糖的含量極低。 含糖量的多少,是衡量鮮食蕉果實品質的重要指標。aa、aab組中的某些栽培品種,含糖量要比aaa組的鮮食蕉高2%~4%的絕對量,是美味的鮮食蕉。我國的大蕉含糖量比香蕉低。 香蕉果實的纖維含量很低(根據我國的分析,其含量為0.4%~0.9%),故既適合於嬰兒,又適合於老人食用。 成熟的香蕉果肉含有0.5%~0.7%的果膠。香蕉果實的有機酸主要是蘋果酸,其次是草酸和檸檬酸。果實後熟過程中蘋果酸含量增加,而草酸被代謝而減少。我國香芽蕉果實含酸量為0.2%~0.3%,大蕉的含酸量較高。 香蕉的香味物質主要是酯類化合物,也有醇類和酰類化合物。品種不同,香味濃度也不同,香芽蕉有較濃的香味。 香蕉果實富含無機鹽和一些維生素。香蕉除含有上述豐富的營養物質外,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香蕉果實是低脂肪、低膽固醇和低鹽的食物。鈉的含量很少,而鉀的含量是400毫克/100克果肉。由於低脂肪、高能量,所以被推薦給過度肥胖的和年老的病人。香蕉對胃潰瘍的人也有利。有人說香蕉能治療幼兒腹瀉和結腸炎等。 我國中醫也有利用香蕉醫病的。香蕉性冷,具滑大腸、通大便的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生食(芭蕉)可以止渴潤肺,通血脈,填骨髓,合金瘡,解酒毒。根主治癰腫結熱,搗爛敷腫;搗汁服,治產後血脹悶、風蟲牙痛、天行狂熱。葉主治腫毒初發。 香蕉除直接食用外,也可制成各種香蕉制品,如香蕉炸片、香蕉粉(用熟香蕉磨成粉)、香蕉面(生香蕉制品)、香蕉汁、香蕉醬及糖水香蕉罐頭等。但用於加工的香蕉數量不多,僅占5%以下。 香蕉的假莖纖維可用做造紙及其他紡織材料,球莖幼嫩的吸芽及花蕾可用作飼料。在湖南,有些農戶在房前屋後種有許多ab型野生蕉,供冬春季喂豬用。香蕉葉片可包裹食物。 香蕉樹體汁液含有單寧物質,沾在衣服上得立即用清水洗淨,否則會出現褐斑污漬,一般的漂白劑很難洗去,深圳某化工廠生產的"除漬靈"洗滌劑可洗脫其污漬。 [編輯本段]【相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尤其適合口干煩躁、咽干喉痛者,大便干燥、痔瘡、大便帶血者,上消化道潰瘍者,飲酒過量而宿醉未解者,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 2.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者不宜多食、生食,急慢性腎炎及腎功能不全者忌食。 沒熟透的香蕉會加重便秘 一般人都有這樣的常識,香蕉是潤腸的,大便不好的時候吃香蕉就能潤腸通便。其實並非所有的香蕉都具有潤腸作用,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上述功能,如果多吃了生的香蕉不僅不能通便,反而會加重便秘。因為,沒有熟透的香蕉含較多鞣酸,對消化道有收斂作用,會抑制胃腸液分泌並抑制胃腸蠕動。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衛飛博士表示,香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很大一部分不會被消化和吸收,但能令糞便的容積量增大,並促進腸蠕動。同時,香蕉的含糖量超過15%,且含在大量水溶性的植物纖維,能引起高滲性的胃腸液分泌,從而將水分吸附到固體部分,使糞便變軟而易排出。 不過,這些作用只是熟透的香蕉才具有的,生香蕉可能會起相反作用。除了那些青綠色的香蕉不熟外,有的香蕉外表很黃,但吃起來卻肉質發硬,甚至有些發澀。這樣的香蕉也沒有熟透,它含有較多的鞣酸,鞣酸相當於灌腸造影中使用的鋇劑,比較難溶,且對於消化道有收斂作用,會抑制胃腸液分泌並抑制其蠕動,如攝入過多就會引起便秘或加重便秘病情。所以,如果香蕉沒有熟透,是不能用於潤腸通便的。
還有好多……在 http://baike.baidu.com/view/3907.html?wtp=tt 上
參考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907.html?wtp=tt
名字 英文名:banana; 拉丁學名:musaparadisiaca 馬來語:pisang 別名:甘蕉、芎蕉 科屬 域:真核域eukarya 界:植物界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單子葉植物綱liliopsida 目:姜目zingiberales 科:芭蕉科musaceae 屬:芭蕉屬musa
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屬(musa)植物,又指其果實,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熱帶地區廣泛栽培食用。香蕉味香、富於營養,終年可收獲,在溫帶地區也很受重視。植株為大型草本,從根狀莖發出,由葉鞘下部形成高3~6公尺(10~20呎)的假桿;葉長圓形至橢圓形,有的長達3~3.5公尺(10~11.5呎),寬65公分(26吋),10~20枚簇生莖頂。穗狀花序大,由假桿頂端抽出,花多數,淡黃色;果序彎垂,結果10~20串,約50~150個。植株結果後枯死,由根狀莖長出的吸根繼續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
[編輯本段]原料介紹 香蕉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實。原產亞洲東南部,我國台灣、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等也均有栽培,以台灣、廣東最多。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經處理脫澀後,洗淨鮮用。我國栽培的有甘蕉,粉蕉兩個品種。甘蕉果形短而稍圓,粉蕉果形小而微彎。其果肉香甜,除供生食外,還可制作多種加工品。 香蕉是人們喜愛的水果之一,歐洲人因它能解除憂郁而稱它為“快樂水果”,而且香蕉還是女孩子們鐘愛的減肥佳果。香蕉又被稱為“智慧之果”,傳說是因為佛祖釋迦牟尼吃了香蕉而獲得智慧。香蕉營養高、熱量低,含有稱為“智慧之鹽”的磷,又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鉀、維生素a和c,同時膳食纖維也多,是相當好的營養食品。 [編輯本段]營養分析 1.香蕉含有大量糖類物質及其他營養成分,可充饑、補充營養及能量; 2.香蕉性寒能清腸熱,味甘能潤腸通便,可治療熱病煩渴等症; 3.香蕉能緩和胃酸的刺激,保護胃黏膜; 4.香蕉中含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物質,可以抑制血壓的升高; 5.香蕉果肉甲醇提取物對細菌、真菌有抑制作用,可消炎解毒; 6.香蕉中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等可以防癌抗癌。 7.小孩便秘時吃香蕉也有通腸胃的好處。 [編輯本段]相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尤其適合口干煩躁、咽干喉痛者,大便干燥、痔瘡、大便帶血者,上消化道潰瘍者,飲酒過量而宿醉未解者,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 2.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者不宜多食、生食,急慢性腎炎及腎功能不全者忌食。 沒熟透的香蕉會加重便秘 一般人都有這樣的常識,香蕉是潤腸的,大便不好的時候吃香蕉就能潤腸通便。其實並非所有的香蕉都具有潤腸作用,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上述功能,如果多吃了生的香蕉不僅不能通便,反而會加重便秘。因為,沒有熟透的香蕉含較多鞣酸,對消化道有收斂作用,會抑制胃腸液分泌並抑制胃腸蠕動。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衛飛博士表示,香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很大一部分不會被消化和吸收,但能令糞便的容積量增大,並促進腸蠕動。同時,香蕉的含糖量超過15%,且含在大量水溶性的植物纖維,能引起高滲性的胃腸液分泌,從而將水分吸附到固體部分,使糞便變軟而易排出。 不過,這些作用只是熟透的香蕉才具有的,生香蕉可能會起相反作用。除了那些青綠色的香蕉不熟外,有的香蕉外表很黃,但吃起來卻肉質發硬,甚至有些發澀。這樣的香蕉也沒有熟透,它含有較多的鞣酸,鞣酸相當於灌腸造影中使用的鋇劑,比較難溶,且對於消化道有收斂作用,會抑制胃腸液分泌並抑制其蠕動,如攝入過多就會引起便秘或加重便秘病情。所以,如果香蕉沒有熟透,是不能用於潤腸通便的。 [編輯本段]吃香蕉的“兩大禁忌” 香蕉不僅美味,而且有很多藥用價值,因此很多人為了追求健康而大量吃香蕉,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事,任何美味都要適量,並且采用正確的食用方法,否則容易適得其反,不僅起不到補益健康的作用,甚至可能帶來不良影響。 過量吃香蕉可引起微量元素比例失調 香蕉是香糯可口的水果,因而有些人(患有急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者)一次大量食用香蕉。殊不知,這樣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香蕉中含有較多的鎂、鉀等元素,這些礦物質元素雖然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但若在短時間內一下子攝入過多,就會引起血液中鎂、鉀含量急劇增加,造成體內鉀、鈉、鈣、鎂等元素的比例失調,對健康產生危害。此外,多吃香蕉還會因胃酸分泌大大減少而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和情緒波動過大。因此,香蕉不宜過量食用。 此外,香蕉糖分高,一條香蕉約含120卡路裡熱量(相等於半碗白飯),患糖尿病者也必須多注意吸取的分量不能多。 [編輯本段]備注 1.優質香蕉果皮呈鮮黃或青黃色,梳柄完整,無缺只和脫落現象,一般每千克在25個以下;單只香蕉體彎曲,果實豐滿、肥壯、色澤新鮮、光亮、果面光滑,無病斑、無蟲疤、無霉菌、無創傷,果實易剝離,果肉稍硬; 2.香蕉在冰箱中存放容易變黑,應該把香蕉放進塑料袋裡,再放一個蘋果,然後盡量排出袋子裡的空氣,扎緊袋口,再放在家裡不靠近暖氣的地方,這樣香蕉至少可以保存一個星期左右; 3.香蕉容易因碰撞擠壓受凍而發黑,在室溫下很容易滋生細菌,最好丟棄; 4.老人吃香蕉時,不要狼吞虎咽,以免被噎著。 5.香蕉“巴拿馬病”又稱為“蕉癌”,是對這種植物疾病的形容,指染上這種真菌的香蕉植株很難以存活。“巴拿馬病”是一種由植物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又稱鐮刀菌枯萎病,俗稱香蕉黃葉病。這種病普通香蕉(musasapientum)的葉及果原真菌通過感染香蕉根部,擴展到球莖和加莖,並在維管束組織中阻礙香蕉的水分和養分傳導,最終導致病變。“巴拿馬病”的外部症狀表現為黃葉,最後整株枯死。通常,患病的香蕉植株在結果前就已經死亡,即使能結果,其果實也很小,根本不能成為商品果。“巴拿馬病”的病原生物根本不會擴展到香蕉的果皮,更不會到達果肉。迄今為止,沒有科學研究結果顯示,香蕉“巴拿馬病”的病原生物能跨越植物界侵染危害動物。 6.香蕉在儲存和運輸的過程中,香蕉表皮的細胞被破壞,裡面的氧化酶素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了一種黑色的物質,香蕉皮就變黑了。是香蕉變成熟的一個過程,果肉甜度變高,並不影響本身營養。 作用 香蕉營養豐富,鮮果肉質軟滑、香甜可口,是廣受歡迎的熱帶水果。鮮果可作糧食、蔬菜外,還可加工澱粉、罐頭、果醬、果泥、蕉干、炸蕉片、釀酒等;蕉稈可制紙、繩,莖、葉、果皮作牲畜飼料及肥料,乳汁可作染色劑。 特性與特征 多年生常綠大型草本單子葉植物,無主根。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