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再次懷孕後,產奶量會急劇下降,直到停止產奶。當然,即使沒有再次懷孕,也會逐漸停止產奶。所以,不論散戶飼養還是牛場經營,都需根據每頭牛的產奶周期,合理得選擇懷孕周期,達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教材上關於10個月的泌乳期的說法,是從產犢到自然停奶的周期,但在實際生產中,往往在產奶4~6個月達到“泌乳高峰期”就令其再次懷孕,10個月後可得小牛犢一頭,而此時產奶量就加速下降了。 所以,接近實際的計算,奶牛泌乳期產奶量=正常日泌乳量x6個月。 因此,計入牛群中犢牛、青年牛、干奶期牛後,達到地區正常日產量的牛約為總數的一半,所以,地區日產奶量=地區奶牛存欄總數x地區平均日產量/2。 以上計算公式尤其適合散戶飼養,大型牛場往往經常為效益最大化調劑牛群構成(出售一部分青年牛給散戶),所以可按:牛場日產奶量=牛場養殖總數x平均日產奶量/1.5~1.8計算。 以胎數計,奶牛一般到第三胎達到泌乳高峰,一般到第五、六胎開始下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