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讓冷空氣侵襲自己的褲子? 找找皮膚干燥的原因
正常的健康皮膚有一薄層的天然脂質或脂肪物質,這些物質有保濕效果,讓皮膚保持柔軟有彈性。
什麼導致皮膚干燥或者硬化?通常有些是環境因素,有些是自己造成的,結果都是造成表面天然脂質流失而使皮膚缺少保護。比較少見的是一些內部原因,如健康原因或者遺傳傾向致使皮膚變干。
皮膚干燥常見的原因包括使用了粗糙的肥皂、穿了毛糙的衣服、用錯潤膚劑和淋浴過久過熱;服用的藥物,甚至一些內科疾病(例如糖尿病、牛皮癬、甲狀腺機能減退和營養不良)也可能引起嚴重的皮膚干燥。
身體各部位的皮膚都可能出現干燥發癢,最常見的是手臂、手、小腿和腹部;皮膚干燥通常是感覺大於視覺。
如果不接受治療,皮膚干燥有時會導致皮膚出現炎症(腫脹以及感染)。好消息是,正如許多導致皮膚干燥是外在的原因,大多數治療皮膚干燥的方法也是通過外在手段就能解決。只要小心護理,通常能消除問題。
干燥元凶之一:潤膚劑沒用對
平時嘗試多用點潤膚劑,也是對抗干燥皮膚的好辦法,但是怎麼用才能讓效果發揮最充分呢?
最大的錯誤就是在皮膚干燥的時候塗潤膚劑,這樣的話,潤膚的效果最差。你必須在皮膚還潮濕時就用潤膚劑,這樣,才可以把水分留在皮膚上。而且,你的皮膚不應該是用水直接打濕,請用一條濕毛巾輕拍皮膚並覆蓋一會兒,讓它浸潤幾分鐘,然後擦掉皮膚上過多的水分。
要使用正確類型的潤膚劑。建議干燥皮膚的人用沒有香精的中性潤膚劑。潤膚劑也必須夠濃,以對干燥的皮膚有好的護理。怎麼才能知道潤膚劑濃不濃呢?可做一個簡單的測試:將一些乳液倒在你的手掌上,然後用手指去彈,如果液體會反彈出來或滴下,這種潤膚劑對皮膚來說就不夠濃。
干燥元凶之二:空氣干燥
空氣干燥是導致皮膚干燥最常見的原因,特別在冬天。冬天出現的皮膚干燥現象有一專有名詞:冬季搔癢症。
冬天,在室內,空調或者電熱爐強化了干熱現象。為了對抗干熱,可以塗潤膚劑,把暖氣關小一點也會有所幫助。在臥室最好能用加濕器。當你冬天出外,應戴上帽子、圍巾和手套。有的專家甚至建議在冬天時穿高統襪,因為冷空氣會鑽到褲子底下,把腿上的皮膚吹干。
story2洗澡需要一個小時
天天洗澡時間之長是被朋友們公認的。賓館裡,人家10分鐘一刻鐘就能洗好淋浴,她可非一個小時不行。一開始,別人還以為她的長頭發洗起來費時間,後來發現,天天不洗頭的時候,洗澡也需要一個小時。她給出的理由是,冬天身上常常覺得癢,肯定是有髒東西,所以要好好洗洗干淨。
干燥元凶之三:淋浴過久過熱
皮膚暴露在水中太久,特別是熱水裡,會洗掉保護皮膚的天然油脂。如果你洗澡或淋浴之後感到皮膚緊繃,就是皮膚干燥。
那該做什麼呢?首先,最好選擇淋浴,但是這還不夠,如果你習慣在清晨長時間淋浴中讓自己清醒,皮膚科專家有個“殘酷”的建議:你只須淋浴幾分鐘且不用熱水。
不過這個實在太“殘酷”了一些。一般人能做到的就是用微溫而不太熱的水。而且,當你在塗抹肥皂時離開水,以減少你的皮膚被連續沖擊。洗完之後,用毛巾將身體輕輕拍干。而不是一直擦它,然後立即用潤膚劑。
干燥元凶之四:肥皂
造成人們皮膚干燥的一個最大問題是肥皂;肥皂會迅速除去皮膚上的保護油脂,最好不要經常使用它。
淋浴時,有人會像在擦鞋一樣用力刷洗自己的皮膚,除非是在幫小孩洗澡或者剛去過很髒的地方,否則,身體需要肥皂或清潔劑的部分只有臉、手、腳、腹股溝和腋下,其他部分只須用水沖一下就可。
醫生總是告訴我們要常洗手,但是過度的洗手,會導致皮膚干燥而龜裂和出血,也有可能造成感染。
超市裡那些會產生許多泡泡、讓自己感覺迅速清潔的肥皂,也容易讓皮膚變干燥。最好用中性無香精的肥皂。另外還要避免粗糙、而且未被證明有醫療價值的抗菌肥皂。
也絕不要用粗糙的物品來清潔皮膚。有人喜歡用那些有驚人摩擦效果的海綿或刷子,但用力摩擦皮膚可不是個好主意。
干燥元凶之五:發癢的衣物
如果你試穿一件毛衣時會覺得癢,那它就不可能幫你減少搔癢,甚至會使你覺得更癢。
干燥皮膚對接觸的刺激物特別敏感,所以要選擇你第一次穿就覺得舒適的衣物,如果你有能力負擔,不妨選擇羊絨,不過,全棉衣物也已經足夠了。此外,衣服也不要太緊,否則造成摩擦也會導致皮膚刺激干燥發炎。
干燥元凶之六:藥物
某些藥物有使皮膚干燥的副作用:
高血壓藥物,如利尿劑。
抗過敏藥物,如抗組胺。
治療青春痘和其他皮膚問題的藥物。
如果你在使用某類藥物後,出現皮膚干燥的問題,請馬上告訴醫生。
干燥元凶之七:內科疾病
通常是外在因素導致皮膚干燥,但是,有時候,皮膚干燥也會是一些內在因素的征兆,不論是自然的生理改變或者疾病。
舉例來說,通常人隨年齡增長會發生皮膚干燥,特別是女性,這是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導致的。64歲以上的人75%以上有皮膚干燥問題。
還有不少疾病也會導致皮膚干燥,比較常見的有:
皮膚疾病。例如濕疹和牛皮癬,這些疾病通常需要先行治療。
糖尿病。血糖值的波動會導致脫水,而使得皮膚干燥。保持皮膚健康對這類患者來說更為重要。
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激素水平低會導致皮膚產生的油脂減少,皮膚就會變干、變粗,光塗潤膚劑不一定會有用。
營養不良。飲食不正常也會導致皮膚的干燥。
科學洗浴保持皮膚滋潤冬季洗浴有四忌:忌太勤、忌水過燙、忌揉搓過重、忌肥皂鹼性太強,否則,極易破壞皮膚表層原本不多的皮脂,讓皮膚更為干燥,因而也更易發癢、皲裂。洗澡次數以每周1—2次為宜。洗浴後可擦些甘草油、止癢霜、潤膚膏等,以保持皮膚濕潤,防止皮膚表層干燥、脫落。
保溫防寒冬季氣溫低下,皮膚裸露部位極易凍傷,如手部、頭部、頸部等。其它如腳部也易受凍,因而應注意這些部位的防寒保溫,可圍圍巾,戴手套、耳套,穿棉鞋等保暖,還可隨時摩擦雙手和耳朵,適時墊腳、鍛煉。忌穿潮濕的衣服、鞋襪,同時,手臉洗後要揩干後才可外出。
避免使用劣質化妝品劣質化妝品因質地不純或含鉛重,對皮膚有毒害作用。還有的化妝品含有某些易致過敏的香料,有的人使用後會過敏,甚而使色素增加。這些,都易對皮膚造成傷害。冬季,在皮脂少的情形下,傷害更甚。
穿著宜柔和冬寒穿衣較多,如不注意穿著,更易感覺皮膚瘙癢。這是由於身體與衣服、衣服與衣服間不斷發生摩擦產生靜電,靜電刺激皮膚所致。因而,冬季應盡可能地選用純棉、真絲之類不易產生靜電的衣物做內衣、內褲、襯衫等。同時還要注意衣服搭配,穿了滌綸襯衫就不要再穿腈綸毛衣,裡面穿了合成纖維的衣服,外面就不宜再穿絕緣性的滌綸外衣,以防止產生靜電為宜。
進行皮膚鍛煉加強皮膚的鍛煉,增強皮膚的適應能力,以適應寒冷的環境。可進行冷水浴、空氣浴、日光浴、按摩等,或者堅持洗冷水臉,冷水擦身。
注重食物保健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皮膚會變得干燥,有鱗屑出現,甚至使皮膚出現棘狀丘疹,因而冬季宜多吃些富含維a的食物,如豬肝、禽蛋、魚肝油等。還可常吃芝麻(麻油)、黃豆、花生等食物,它們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等。人體缺乏亞油酸,皮膚會變得干燥,鱗屑增厚。同時,有的食物,會使原本患有某種皮膚病的人病情加重,如化膿性皮膚病人宜少吃甜食、酒類等,辣椒、蔥、蒜、酒、濃茶可使患瘙癢性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的人癢的症狀加劇,海帶、面食可使患疱疹性皮炎病的人發生碘過敏。 穿靴子把褲子捅進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