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圈由來 原料:
面粉60克(半杯) 雞蛋一個 水或啤酒120ml(半杯)
泡打粉一茶勺(5cc) 胡椒粉1/4茶勺(1.2cc) 鹽1/4茶勺(1.2cc)
1)洋蔥去皮,洗淨,橫切成片,用手剝開即可成圈。
2)面粉過篩,然後將其他原料加入,並調和均勻。放入洋蔥圈,使每個圈圈都包裹上面糊哦!!
3)加熱油鍋,待油6成熱的時候,將洋蔥圈下鍋,中火炸至金黃,控油後即可。
小貼士:
用啤酒調和面糊,口感和味道比用清水要好哦~~
炸洋蔥圈
材料: 洋蔥1顆,油炸粉1碗,油2大碗
作法:
1.洋蔥去老膜頭尾、洗淨,橫面切約1公分厚圈,每圈約兩層即可。
2.取1/2碗油炸粉,兌1/2碗清水調勻。油鍋加熱加油,油沸後,洋蔥圈先沾勻干的油炸粉,再沾調水的油炸粉,下鍋炸至金黃即可撈起瀝油。
酥炸洋蔥圈 材料: 面粉11/3杯、牛奶11/2杯、蛋1只、植物油1湯匙、鹽1/4茶匙、炸油適量、黃洋蔥或白洋蔥隨意 制法: 1、混合面粉、牛奶、蛋、植物油和鹽,用打蛋器攪拌至均勻幼滑。 2、將洋蔥切成圓片,並分成一個一個的洋蔥圈。 3、將切好的洋蔥圈浸入脆漿中,均勻地沾上脆漿,撈起並濾掉多余的脆漿。 4、燒熱約一吋深的油,將沾上脆漿的洋蔥圈放入熱油中,炸2至3分鐘至金黃色。撈出並吸去多余油份,灑上鹽和黑胡椒粉,即成。 小貼士: 用黃洋蔥比較好,因為味道較甜。而小型的洋蔥切出來的洋蔥圈比較大小適中 炸洋蔥圈時要用叉子略為攪動翻面,而且不要一次放太多洋蔥圈,因為洋蔥圈會擠在一起而受熱不勻,令炸出來的洋蔥圈顏色不平均。
洋蔥圈 材料: 洋蔥1個 腌料: 低筋面粉2大匙、蛋1個、水1大匙、面包粉1杯、低筋面粉1/2杯、蕃茄醬3大匙 作法: (1)將洋蔥洗淨瀝乾,橫放在砧板上(頭在前,蒂在後),切成約0.5公分厚的圓片,再用手剝開成一圈圈的洋蔥圈,做的時候用同樣大小的來做,比較美觀。 (2)將低筋面粉2大匙、蛋1個、水1大匙攪拌均勻,再把面包粉與低筋面粉分別准備好,盛入2個平盤中備用。 (3)先將洋蔥圈沾上面粉,並輕輕拍掉多余的部分,再沾上面糊,最後再沾上面包粉,並輕輕壓緊固定,依序將全部的洋蔥圈做好。 (4)將油鍋預熱約130℃~150℃,再放入洋蔥圈,炸的時候要用夾子翻面,等到炸至洋蔥圈浮起,外表呈現酥脆金黃,即可撈起。將油瀝乾後盛入盤中,吃的時候沾上蕃茄醬即可。 回答者:尐嘴亂親の-魔法師五級 原料:
面粉60克(半杯) 雞蛋一個 水或啤酒120ml(半杯)
泡打粉一茶勺(5cc) 胡椒粉1/4茶勺(1.2cc) 鹽1/4茶勺(1.2cc)
1)洋蔥去皮,洗淨,橫切成片,用手剝開即可成圈。
2)面粉過篩,然後將其他原料加入,並調和均勻。放入洋蔥圈,使每個圈圈都包裹上面糊哦!!
3)加熱油鍋,待油6成熱的時候,將洋蔥圈下鍋,中火炸至金黃,控油後即可。
小貼士:
用啤酒調和面糊,口感和味道比用清水要好哦~~
炸洋蔥圈
材料: 洋蔥1顆,油炸粉1碗,油2大碗
作法:
1.洋蔥去老膜頭尾、洗淨,橫面切約1公分厚圈,每圈約兩層即可。
2.取1/2碗油炸粉,兌1/2碗清水調勻。油鍋加熱加油,油沸後,洋蔥圈先沾勻干的油炸粉,再沾調水的油炸粉,下鍋炸至金黃即可撈起瀝油。
酥炸洋蔥圈 材料: 面粉11/3杯、牛奶11/2杯、蛋1只、植物油1湯匙、鹽1/4茶匙、炸油適量、黃洋蔥或白洋蔥隨意 制法: 1、混合面粉、牛奶、蛋、植物油和鹽,用打蛋器攪拌至均勻幼滑。 2、將洋蔥切成圓片,並分成一個一個的洋蔥圈。 3、將切好的洋蔥圈浸入脆漿中,均勻地沾上脆漿,撈起並濾掉多余的脆漿。 4、燒熱約一吋深的油,將沾上脆漿的洋蔥圈放入熱油中,炸2至3分鐘至金黃色。撈出並吸去多余油份,灑上鹽和黑胡椒粉,即成。 小貼士: 用黃洋蔥比較好,因為味道較甜。而小型的洋蔥切出來的洋蔥圈比較大小適中 炸洋蔥圈時要用叉子略為攪動翻面,而且不要一次放太多洋蔥圈,因為洋蔥圈會擠在一起而受熱不勻,令炸出來的洋蔥圈顏色不平均。
洋蔥圈 材料: 洋蔥1個 腌料: 低筋面粉2大匙、蛋1個、水1大匙、面包粉1杯、低筋面粉1/2杯、蕃茄醬3大匙 作法: (1)將洋蔥洗淨瀝乾,橫放在砧板上(頭在前,蒂在後),切成約0.5公分厚的圓片,再用手剝開成一圈圈的洋蔥圈,做的時候用同樣大小的來做,比較美觀。 (2)將低筋面粉2大匙、蛋1個、水1大匙攪拌均勻,再把面包粉與低筋面粉分別准備好,盛入2個平盤中備用。 (3)先將洋蔥圈沾上面粉,並輕輕拍掉多余的部分,再沾上面糊,最後再沾上面包粉,並輕輕壓緊固定,依序將全部的洋蔥圈做好。 (4)將油鍋預熱約130℃~150℃,再放入洋蔥圈,炸的時候要用夾子翻面,等到炸至洋蔥圈浮起,外表呈現酥脆金黃,即可撈起。將油瀝乾後盛入盤中,吃的時候沾上蕃茄醬即可。 回答者:尐嘴亂親の-魔法師五級 洋蔥的悠久歷史 我們很難確切地說出洋蔥起源於何時,目前公認的說法是認為它起源於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古印度以及古中國這5個古老的國家。由於洋蔥在全球種植得非常廣泛,因此,如今我們也很難確定它的起源。有很多人認為洋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伯利亞的西南部和意大利的西西裡島,也有少數人認為它起源於中亞,比如現在的伊朗和巴基斯坦地區。 雖然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洋蔥可能起源於歐亞大陸,但它也可能在每一塊大陸野地上生長。關於洋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我們知道洋蔥是為數不多的幾種能經過漫漫長冬而不腐壞的食物之一。我們的祖先一定是認識到這種蔬菜較易儲存,才將其作為食物開始種植。 洋蔥在埃及 洋蔥作為全世界普遍使用的烹饪調料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古埃及人每年都要消耗大量洋蔥,好幾個法老的陵墓裡都有洋蔥和大蒜的雕刻品,這是他們來世的食物。 今天,有著辛辣味道的洋蔥成為埃及人餐桌上必不可缺的食品,也幾乎是他們唯一具有刺激味道的食物。 洋蔥進入埃及人的生活之後就不再僅僅是一種食物了。古埃及人將其視為聖物,笃信其球形外表和一圈圈同心圓環是永恆的象征。 在埃及藝術家用各種貴重金屬塑造的蔬菜類雕塑中,唯有洋蔥是由黃金成。制成的。 早在公元前3200年,埃及的陵墓裡就有關於洋蔥的記載,人們發現這些記錄存放在木乃伊裡,它們也曾是宗教和葬禮的供品。 古埃及人還曾把洋蔥當作貨幣支付給修建金字塔的工人們。他們把洋蔥放在法老的陵墓裡,如圖坦卡門,他們相信這樣法老們就能將這象征永恆的聖物帶去來生。 在植物王國的所有食物成員中,洋蔥出現在古埃及藝術作品中的頻率最高。它與面包和啤酒一樣都是窮人的主食,因而獲此殊榮當之無愧。在古埃及藝術品中,洋蔥還常作為祭品出現在祭壇上。 或許這在今天看來可能有些奇怪,一籃洋蔥在古埃及人眼裡已經是很體面的喪葬禮品,地位僅次於一籃面包。 但有一點不容否定,那便是富人們十分反感洋蔥的氣味。盡管如此,這種聞起來不怎樣的蔬菜在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716年間,從烏爾到巴比倫,一直活躍在古王侯們的花園裡。 從遙遠的古代至19世紀,洋蔥變成了窮人的食物。著名的漢谟拉比法典,即古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古法典,就以每月提供一定配額面包和洋蔥的方式表達了對貧苦人民生活需要的關心,這份配額足以成為這些農民家庭飲食的支柱。盡管貴族們並不贊同,但農民們還是會把洋蔥全生地吃下去。 洋蔥在歐洲 在歐洲,洋蔥從青銅時代開始就為人所知了。它和大蒜一起在《聖經》最早的前5卷《梅瑟五書》裡被提及。波蘭國王斯坦尼斯洛斯一世一手將法國洋蔥湯捧紅,此後洋蔥的地位也隨之提高。到了17世紀,歐洲人則喜歡把洋蔥當作沙拉原料和早餐健康食品加以食用。 雖然,古希臘和古羅馬人也喜愛洋蔥,但由於混有其他調料,許多人並未感受到洋蔥的辛辣。不過,正是這辛辣的味道使得洋蔥成為全世界貧苦人民鐘愛之物,因為他們可以自由使用這種便宜的蔬菜為飯菜增味。 在亞歷山大帶領軍隊征戰各地時,洋蔥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個時候,人們相信吃烈性食物者身體會變得更強壯。因此,亞歷山大給他的士兵吃洋蔥,相信這樣可以使他們增強體力、激發勇氣。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普通老百姓也十分喜愛吃洋蔥,甚至會生吃洋蔥。然而,羅馬帝國第一本烹饪書的作者阿庀其烏斯(apicius,又譯作艾比克斯)卻從未將其列入上流社會的菜單,只是將其作為香腸或拼盤的調味劑或裝飾物使用。 普通老百姓差不多每天都和著面包吃下一大盤生洋蔥。這在窮苦人民生活中每天循環的一幕卻令上流社會感到厭惡。事實上,人們是如此地喜歡洋蔥,甚至連西方國家的皇帝也令人將其種植在御花園裡。在法國封建時代的契約中,洋蔥串甚至能作為土地的傭金使用。 洋蔥在美洲 據說哥倫布曾將洋蔥帶到了西印度群島,並在那裡廣泛種植,之後再傳到美洲大陸。若不是洋蔥,美國南北戰爭的結局也許會有所不同。在本書前言中我們所提到的北軍司令格蘭特將軍就曾在給戰爭指揮部的條子中這樣寫到:“沒有洋蔥我堅決不出兵。”很快,他便得到了3大車洋蔥。格蘭特將軍也使用洋蔥汁為他的士兵們療傷。 美國牛仔們則偏愛另一種本地洋蔥—平原洋蔥,它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臭鼬蛋。”毫無疑問,這種洋蔥是因其氣味而得名的。除去它的氣味,這種本地洋蔥還能給各種生熟菜品增加特殊的美味,它也是牛仔們鐘愛的一道日常菜“狗雜燴”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各種各樣的洋蔥科植物都少不了辛辣刺激的味道,當地人或土著部落居民也學著將其作為食物和調料使用。在北美洲的西北部,有許多當地人食用洋蔥的記載,好幾種本地洋蔥都被眾多的印第安部落所食用。洋蔥烹調後可立即食用,也可用作為肉和大馬哈魚的增味調料,而干洋蔥圈則可以存儲一段時間之後再吃。 在美國加州,野生洋蔥則被剝下來當作驅蟲劑使用。 洋蔥在印度 在印度,人們的生活翻來覆去都離不開洋蔥,這不僅是因為它的食用價值,更在於它的藥用價值。早在16世紀的印度,洋蔥就被作為藥材廣為使用。《大鵬往世》一書中稱洋蔥為“帕蘭都(palandu)”,這是洋蔥的梵語名。在印度聖人瑪赫西•阿提耶(maharishiatreya)以及丹宛塔瑞(dhanvantari)等人的筆下,洋蔥曾多次被描寫過。在《可蘭經》和許多其他文學作品中,洋蔥也經常被提及。 世界各地都在種洋蔥 近4000年來,洋蔥一直被人們種植,事實上,現在所知洋蔥全是人工種植的作物,尚未發現有野生種類的洋蔥。它的繁殖要麼是通過種植根莖,要麼是通過播種。 如今,洋蔥在世界多數地方都有種植,包括印度、馬來西亞、西班牙、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緬甸、中國、埃及、俄羅斯、非洲東部和西部、中南美洲、美國和加勒比海地區。 在印度,洋蔥主要種植在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舊譯摩诃羅嵯,位於印度中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位於印度西部)、泰米爾納德邦(tamilnādu,位於印度南部)、安得拉邦(andhrapradesh,位於印度東南部)、比哈爾邦(bihar,位於印度東北)以及旁遮普邦(punjab,位於印度西部)。 原料: 面粉60克(半杯)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