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也稱番茄、番李子、洋柿子。原產南美洲,相傳16世紀英國公爵旅游時帶到歐洲,也可能是從西部傳人中國,故稱番茄。西紅柿可生吃、可炒菜、可搾汁、可做醬,人稱“蔬菜中的水果”,遍及世界。 以中醫藥膳理論分析,西紅柿性微寒,味甘、酸;入脾、胃、肝經。可養陰生津、健脾養胃、平肝清熱,適於熱病傷陰引起的食欲不振、胃熱口渴等症。現代醫學檢測,西紅柿含豐富的維生素c,每百克西紅柿含11毫克維生素c,是蘋果的2.5倍,維生素pp含量在果蔬中也名列前矛。此外,還含有胡蘿卜素0.31毫克,除含鈣、磷、鐵外,還有較多的蘋岷湍仕帷? 有關西紅柿的飲食防癌作用有多種說法。香港《快報》曾報導番茄紅素可保護人不受汽車尾氣及香煙中致癌物的侵害。番茄紅素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可抑制某些可致癌的氧自由基,防止癌的發生。西紅柿也含有谷胱甘肽,具有推遲細胞衰老,降低惡性腫瘤發病率的作用。國外研究還發現西紅柿提取物有降低前列腺癌患者特異性抗原psa的作用,提出前列腺癌患者多吃西紅柿是有益的。 《陸川木草》一書記載西紅柿具有健胃消食、治療食欲不振的作用,這可能與含有的蘋果酸、檸檬酸有關,這兩種成分可刺激食欲,促進胃酸分泌,幫助消化,增強胃腸的吸收功能。消化功能較差或多食葷腥油膩食品的人,在飯後進食西紅柿是有好處的。肥胖者、高膽固醇血症者養成常吃西紅柿的習慣,對減肥降脂有益,這又是西紅柿中所含果酸的功勞。西紅柿中還含有番茄鹼,動物試驗證明可明顯降低組織胺所致毛鄉田血管通透性升高,具有抗炎作用。加之西紅柿中還含有豐富的核黃素、抗壞血酸、維生素a、維生素k等,對防治牙龈出血、口腔潰瘍是有好處的。 西紅柿用於食療舉例如下: 養陰生津方:用於因胃陰不足或頭頸部放療引起的口干咽燥、食欲減退、煩熱口渴、舌紅少苔。西紅柿200克洗淨,開水澆燙去皮,搗爛後加冰糖適量,置冰箱冷藏室內放涼備用。飯後可不拘時間頻頻食用。 清胃健脾方:用於因胃熱或貪食葷腥厚味以及飲酒過量引起的脘腹脹滿、呃逆厭食、口臭煩渴等症。苦瓜100克,開水焯後切片,素油少許燒開,將苦瓜煸熟,西紅柿洗淨切月牙片同炒,酌加鹽及調料、味精少許化開、與蒜末同時加入,翻炒後起鍋。 涼血止血方:用於因血熱、毒火或頭頸中放療引起的口腔潰瘍、牙龈腫痛、粘膜出血。鮮藕100克切片,黑木耳水發,50克,沙鍋清水煮開約半小時,西紅柿200克切片放入,酌加鹽、味精等調料再煮10分鐘,雞蛋一個打蛋花成湯。 不成熟的青西紅柿含龍葵鹼,多吃會中毒,故應不成熟者不吃。西紅柿偏涼,脾胃虛寒者不宜。生食西紅柿最好在飯後用,以免空腹刺激胃腸,避免與胃酸結合成不易消化的物質引起胃脘不適。也有人建議,西紅柿不與黃瓜同食,以避免黃瓜中所含成分破壞西紅柿中的維生素。 西紅柿是一種很普通的食物,但在治療疾病等方面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列舉十種治療功效供大家參考。
№1.治皮膚病:
將鮮熟西紅柿去皮和籽後搗爛敷患處,每日2~3次,可治真菌、感染性皮膚病;
№2.美容、防衰老:
將鮮熟西紅柿搗爛取汁加少許白糖,每天用其塗面,能使皮膚細膩光滑,美容防衰老效果極佳;
№3.防癌:
因西紅柿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抑制病變功效,堅持每天生食1~2個鮮熟的西紅柿,可起到防癌和輔助治療癌症的作用;
№4.治高血壓:
每天早晨選1~2個鮮熟西紅柿空腹蘸白糖吃,降血壓效果明顯;
№5.治貧血:
將西紅柿、蘋果各1個,芝麻15克,一次吃完,每日吃1~2次,長期堅持,可治貧血;
№6.治潰瘍:
輕度消化性潰瘍患者,可將搾取的西紅柿和馬鈴薯汁各半杯混合後飲用,每天早晚各一次,連服10次,潰瘍可愈;
№7.治肝炎:
取西紅柿丁一匙,芹菜末、胡蘿卜末、豬油各半匙,拌入沸粳米粥內燙熟,加入鹽、味精適量食用,對治療肝炎效果極佳;
№8.防中暑:
將1~2個西紅柿切片,加鹽或糖少許,熬湯熱飲,可防中暑;
№9.退高燒:
將西紅柿汁和西瓜汁各半杯混合飲用,每小時飲一次,可退高燒;
№10.治牙龈出血:
將西紅柿洗淨當水果吃,連吃半月,即可治愈牙龈出血。
可是食用西紅柿的時候也有不少講究,不同顏色的西紅柿對人體起著不一樣的作用:
◆紅色濃重的,富含番茄紅素,對預防癌症很有好處。
◆橙色的番茄紅素含量少,但胡蘿卜素含量高一些。
◆粉紅色的含有少量番茄紅素,但胡蘿卜素很少。
◆淺黃色的番茄則含少量的胡蘿卜素,不含有番茄紅素。
※如果要滿足維生素c的需求,則各種番茄都可以,關鍵是選新鮮、應季、風味濃的產品;
※如果要補充番茄紅素、胡蘿卜素等抗氧化成分,則應當選顏色深紅的,或是橙色的,而不是粉紅色的或淺黃色的。
西紅柿雖好,但也不是什麼時候都適合吃,需要了解一些食用禁忌:
(1)不宜和黃瓜同時食用
(2)服用肝素、雙香豆素等抗凝血藥物時不宜食用
(3)空腹時不宜食用
(4)不宜食用未成熟的番茄
(5)不宜長久加熱烹制後食用
(6)服用新斯的明或加蘭他敏時禁忌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