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江南圓頭菜如何食用正文

江南圓頭菜如何食用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什麼是江南圓頭菜,朋友給了點干菜,泡發後不知道如何食用。
 
該品種是我店經多年選育而成的優良品種。葉簇直立,葉細苗,個頭大,果型圓錐形,表皮較光滑,肉質爽脆鮮嫩,品質好,適宜加工腌制,中早熟,生長期75天,抗病力強,耐熱。
 
字面上指長江以南,即廣義的江南。東漢以前,江南多指荊、襄地區,即今天長江中上游的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區,即《禹貢》荊州域。
東漢以後江南的定義和范圍逐漸東移,穩定在長江下游,即今天蘇南、皖南、上海市和浙江省全部,即《禹貢》揚州域,也即以蘇州、杭州為中心的吳越地區及其輻射地區。以上地區是文化上、地理上、歷史上、經濟上江南的結合地,不容置喙。歷史上的江南經濟以環太湖和夾錢塘兩岸最繁榮,西部皖南次之,南部浙閩交界處又次之。
注:揚州在江北,淮河南岸,本不屬於江南范疇,明清時期揚州多被認為是江南,可視為文化意義上的江南。
清朝有江南省,即今天蘇、皖兩省和上海市,因其包括大部分江北地區,而且不包括浙江省在內,不能籠統的視為江南。
[編輯本段]【江南定義】
在歷史上,“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在今天有關“江南”的所有研究論著中,它也從未有統一的定義和標准。
作為一個典型的歷史地理概念,“江南”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是變化多樣的。它常是一個與“江北”、“中原”等區域概念相並立的詞,且含糊不清。從歷史上看,江南既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也是一個社會政治區域。
江南有三重涵義:一是自然地理的江南,即長江以南;二是行政地理的江南,唐代設置江南道,宋代有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江南的概念歷代都有所變化;三是文化江南,在近代以前,基本與唐代江南道的概念一致。
江南隨著歷史的發展重要性日益凸顯。六朝之江南是江南之江南,明清時之江南是中國之江南,近代以來的江南則成為世界之江南。
1.古代“江南”含義的變遷
在“二十四史”中,最早出現“江南”的記載是《史記·五帝本紀》:“舜……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這裡所言“江南”的意義實在太浮泛了。
到秦漢時期,“江南”的含義略顯明確,主要指的是今長江中游以南的地區,即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史記·秦本紀》中說:“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黔中郡在今湖南西部。由此可見當時“江南”的范圍之大。但據《史記·五帝本紀》,可知其南界一直達到南嶺一線。由於江南涵指了湖南、湖北之地,所以王莽時曾改夷道縣(今湖北宜都)為江南縣。在漢代人的概念中,江南已經十分寬廣,包括了豫章郡、丹陽郡及會稽郡北部,相當於今天的江西、安徽及江蘇南部地區。以會稽郡北部為“江南”的概念由此產生。當然,在兩漢時期,洞庭湖南北地區應是江南的主體,而這一地區又屬荊州的范圍,所以東漢人常以荊州的大部分地區,包括北距長江很遠的襄陽,概指“江南”。《後漢書·劉表傳》載“江南宗賊大盛……唯江夏賊張莊、陳坐擁兵據襄陽城,表使越與龐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其中的“江南”說的就是這一地區。至隋代,“江南”也被用作《禹貢》中“揚州”的同義詞,但實際上“江南”還有江漢以南、江淮以北的意思。①因此,《史記·貨殖列傳》中關於“江南豫章、長沙”與“江南卑濕、丈夫早夭”的描述,在清代人看來,都屬湖廣、江西地區;而《項羽本紀》雲“江東雖小,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中的“江東”,事實上就是清人心目中的“江南”。②
較為明確的江南概念應當是從唐代開始的。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江南道的范圍完全處於長江以南,自湖南西部以東直至海濱,是秦漢以來最為名副其實的江南地區。顯然,這個江南道的范圍實在太過廣泛,在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朝廷將江南道細分為江南東、西兩道和黔中道三部分。唐代對於“江南”一語的用法,常常超出長江以南的范圍。韓愈所謂“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的“江南”,其實是指江淮以南、南嶺以北的整個東南地區。江南東道(簡稱江東道),包括了浙江、福建二省以及江蘇、安徽二省的南部地區。唐代中期,又將江南東道細分為浙西、浙東、宣歙、福建四個觀察使轄區。其中的浙西地區完全吻合了以後人們對於江南的印象,包括蘇州(含明清時的松江、嘉興二府地區)、湖州、常州的全部及潤州、杭州的各一部分。所以明清時江南的核心地區,在唐代仍是用“江東”來表示的。當然,那時江南最確切的含義是指長江以南地區。該地區的繁盛富庶,在唐代就已出現了。北宋朝廷為了財政的管理方便,設置了轉運使“路”。至道三年(997年),全國被分為十五路。唐代的江南東道在此時分為兩浙路、福建路、江南東路。③兩浙路則包容了以後江南的核心地域,相當於今天鎮江以東的江蘇南部及浙江全境,也是狹義上的江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參見周振鶴:《釋江南》,載《中華文史論叢》第49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另見周振鶴:《隨無涯之旅》,三聯書店1996年版,第324--334頁。
②[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十一《江南》,上海書店1983年據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復印本,第245頁。
③參見周振鶴:《釋江南》,載《中華文史論叢》第49輯。
從元代開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詞還有被用於行政區劃的。如清代所謂的“江南”,主要指的是今天長江以北的江蘇、安徽兩省地區。但經濟意義上的“江南”越來越明確地轉指傳統的浙西、吳或三吳地區。明代已經將蘇、松、常、嘉、湖五府列為“江南”經常性的表述對象,因為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已在全國獲得了獨一無二的地位,且備受國家倚重。嘉靖年間的嘉興府海鹽縣人鄭曉,就是以這些地區來論述江南的。①所以後來有人建議在最為富庶的蘇南浙西地區設立專門的行政區,並置督撫專治,稱作“江南腹心”。②明清筆記小說中的江南,一般就是指這一地區。有的甚至表示杭、嘉、湖、蘇、松、常、鎮七府就是所謂的“江南”。③
當然,明清人對“江南”一詞的運用還是相當隨便的。在他們的意識中,只要與這些地方有關聯的,就可指為“江南”,絲毫不會注意有什麼界域存在。
2.中國當代學者論著中的“江南”
就是在今天,學術界對於江南的界定,也常有歧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鄭曉:《今言》卷三,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39頁。
②[明]盧泾才:《上史大司馬東南權議四策》,載[明]馮夢龍編撰:《甲申紀事》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明末清初人顧炎武在其著《天下郡國利病書》(民國二十五年涵芬樓影印昆山圖書館藏稿本)原編第十一冊“浙江上”中所述的相同內容,顯系直錄盧氏原文。
③[清]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假虎威古玩流殃,奮鷹擊書生仗義”,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頁。
從傅衣凌等學界前輩研究江南伊始,一大批關於江南的論著從經濟、文化、政治、社會、環境甚至地質構造等各個方面展開了詳細的討論。傅衣凌的《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①、《明清農村社會經濟》②、《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③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④,盡管所論多涉江南地區,但尚未對江南作出一個明確的界定。
較早對江南的含義提出討論的是王家范,在他早期關於江南市鎮結構及其歷史價值的研究中,認為至遲在明代,蘇松常、杭嘉湖地區就已是一個有著內在經濟聯系和共同點的區域整體,官方文書和私人著述中往往也將五府乃至七府並稱,因此,最早的江南經濟區(嚴格地說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事實上已經初步形成,而且這個經濟區當時是以蘇、杭為中心城市(蘇州是中心的中心),構成了都會、府縣城、鄉鎮、村市等多級層次的市場網絡。⑤劉石吉在其《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中表示,江南是指長江以南屬於江蘇省的江寧、鎮江、常州、蘇州、松江和太倉直隸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嘉興、湖州三府地區。⑥洪煥椿、羅侖主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史研究》一書,也對江南下了一個定義:主要是指長江三角洲地區,在明清時期即為蘇、松、常、鎮、杭、嘉、湖七府地區,是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三角地區。⑦陳忠平在研究明清江南市鎮時,將江南的地域范圍界定為長江以南的蘇州(含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傅衣凌:《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②傅衣凌:《明清農村社會經濟》,三聯出版社(北京)1961年版。
③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④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⑤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鎮結構及歷史價值初探》,載《華東師范大學學報》1984年第一期,第74—84頁。
⑥劉石吉:《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1頁。
⑦洪煥椿、羅侖主編:《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史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286頁。
代析出的太倉直隸州地區)、松江、常州、杭州、嘉興、湖州各府所屬52個州、縣、廳,而各行政單位的區劃及其名稱一般以清中期為准。①樊樹志的《明清江南市鎮探微》,所論僅涉蘇、松、杭、嘉、湖五府,但統計市鎮分布的附表,則廣及應天、蘇州、松江、常州、鎮江、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金華、太平、寧國、池州、徽州諸地,涵蓋了今天江、浙、滬、皖四省市。②徐新吾等對江南土布史的研究,基本上以松江府為中心,旁及常州、蘇州、嘉興、杭州、寧波各府的部分地區,長江以北的南通因手工業比較發達,且在供銷方面與江南地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也被納入江南的范圍。③這個江南的范圍顯然也很大。范金民對江南絲綢、商業史的研究,地域范圍出現了收縮,但很明確,即北界長江,南臨杭州灣,東瀕大海,太湖鑲嵌其中,基本上就是一個長江三角洲,包括今天的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上海、嘉興、湖州和杭州,面積達4萬多平方公裡。④錢杭、承載所著的《十七世紀江南社會生活》,對江南的劃定則更廣,包括了明代南直隸的14府4州、浙江布政使司的11府和江西布政使司的13府,清代是江蘇、浙江、江西三省。⑤陳學文的《明清時期杭嘉湖市鎮史研究》⑥和《明清時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經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陳忠平:《論明清江南農村生產的多樣化發展》,載《中國農史》1989年第三期,第1—10頁。
②樊樹志:《明清江南市鎮探微》,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③徐新吾主編:《江南土布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版。
④范金民、金文:《江南絲綢史研究》,農業出版社1993年版;范金民:《明清江南商業的發展》,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⑤錢杭、承載:《十七世紀江南社會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頁。
⑥陳學文:《明清時期杭嘉湖市鎮史研究》,群言出版社(北京)1993年版。
與市場網絡》①,明確表示討論的是“狹義的江南地區”或“太湖流域”,范圍當以蘇、松、常、杭、嘉、湖六府為最合理。
此外,包偉民主編的《江南市鎮及其近代命運(1840—1949)》②,蔣兆武的《明清杭嘉湖社會經濟史研究》③,李伯重的《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④,等等,涉及的江南都未超出上述地區。
3.國外學者對“江南”的理解
在國外學者(主要是日本學者)中,對江南的定義普遍傾向於“江南三角洲地區”一詞。從今天的行政區劃看,它涉及的范圍主要以蘇州、上海、常州、嘉興和湖州地區為主。
黃宗智關於長江三角洲的研究,除了將長江北岸的通州地區納入這一區域外,沒有再作突破。⑤斯波義信討論的江南范圍卻相當廣泛,包括了宋代長江下游的袁州、徽州、杭州、紹興、湖州、明州等許多地區。⑥森正夫早期關於荒政與地主佃戶關系的著名研究,其論述的地域范圍完全限於江南的東部地區,即蘇州、松江、太倉與嘉興。⑦在他後來的研究中,
____

[1] [2] 下一页

澳立牌共轭亞油酸軟膠囊多少錢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