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蔥125克,姜片75克,八角1粒,桂皮少許,紹酒600克,味精15克,上湯750克,雞湯1500克,熟豬油、豬肥膘肉各適量,鮮荷葉兩張。 1、魚翅洗淨去沙,剔整排在竹算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30克、姜片15克、酒150克,煮10分鐘去腥味,揀去蔥、姜,滗去汁,將魚翅連竹算拿出放在湯碗裡,上放豬肥膘肉,加酒100克,上籠蒸2小時取出,揀去肥膘肉,滗去汁。魚唇切成7厘米長、4.5厘米寬的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30克、紹酒150克、姜片15克,煮10分鐘去掉腥味,揀去姜、蔥,滗去汁。 2、金錢鮑放進籠屜,旺火蒸爛,取出洗淨,每個片成兩片,剞上十字花刀,盛在小碗裡,加上湯250克、酒15克,上籠蒸30分鐘取出,滗去汁。鴿蛋洗淨盛在碗裡,加清水100克。上籠蒸30分鐘,取出放入清水中浸20分鐘,撈出剝去蛋殼,用醬油少許染色。
3、雞、鴨去頭、頸、腳和內髒(鴨肫留用),豬蹄剔去蹄殼、拔淨毛,洗淨。羊肘刮洗干淨,以上四料各切12塊。鴨肫切開去肫膜,洗淨與雞、鴨、豬蹄、羊肘一起放人沸水鍋中汆一下,去掉血水,清水洗淨瀝干。豬肚洗淨,用沸水焯兩次,去掉濁味,切成12塊,放入燒沸的250克上湯中,加紹酒12克,汆一下撈起,湯汁不用。
4、海參洗淨,每只切成兩爿。豬蹄筋洗淨,切成7厘米長的段。花冬菇(冬未春初所產的香菇,面上有花紋),用水發開,洗淨。火腿肉放在碗裡,加清水150克,上籠用旺火蒸30分鐘取出,滗去汁,連皮切成1厘米厚的片。冬筍放入沸水鍋中汆熟撈起,每只直切成4塊,用刀輕輕拍扁,白蘿卜去皮,修削成直徑約2.8厘米的圓球,每個重50克。炒鍋上旺火,下熟豬油適量燒至七成熱,將上過色的鴿蛋下鍋炸兩分鐘撈起,再將筍和蘿卜球下鍋炸兩分鐘,滗去油,鍋放回旺火灶上,下入鴿蛋,倒入上湯250克,放味精5克、醬油50克,煨熟撈起裝碗。
5、炒鍋上旺火,下熟豬油燒至八成熱,將魚肚下鍋炸至能折斷時撈起,滗去油。將魚肚放入清水中浸透後取出,切成4.5厘米長、0.8厘米寬的塊。炒鍋放旺火上,下熟豬油50克,燒至七成熱,放入蔥段35克、姜片45克,煸出香味,放入雞、鴨、羊肘、豬蹄、雞肫、豬肚等炒和,加入醬油75克、味精10克、冰糖、紹酒150克、雞湯、八角、桂皮炒勻,加蓋煮20分鐘,撈去蔥姜,裝在小盆裡,湯汁待用。
6、取用中型紹酒壇一個洗淨,倒入清水500克,放在燒木炭的爐子上,用微火燒至壇內水熱後,倒掉壇中熱水,取一小竹箅放入墊底,先將煮過的雞、鴨、羊肘、豬蹄、豬肚、雞肫等放入,然後把魚翅、火腿、千貝、鮑魚用淨紗布包成長方形,放在雞、鴨等肉塊上面,紗布包上擺花冬菇、冬筍、白蘿卜球,最後倒入湯汁,用荷葉蓋在壇口上封嚴,再蓋上一只小碗,將裝入原料的酒壇放在木炭爐上,用小火煨2小時後啟蓋,速將刺參、蹄筋、魚唇、魚肚放入壇內,封好壇口,再煨1小時取出。上菜時,將壇中精料倒入菜盆裡,將炸過的鴿蛋擺在上面即成。上席時可跟蓑衣蘿卜、油辣芥、熟火腿片拌豆芽、冬菇炒豆苗各一碟,還有銀絲卷和芝麻餅共食(這是福州傳統吃法。用料多宜制大型的“佛跳牆”,制作中小型的,用料可相應減少)。
特點:食物多樣,軟糯脆嫩,葷香濃郁,湯濃鮮美,味中有味,回味無窮,營養豐富,並能明目養顏、活血舒筋、滋陰補身、增進食欲。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