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性平、味甜,是一味補氣益脾的中藥,在中藥裡面,甘草的作用很多,除具有補氣、益脾之外,還具有清熱解毒、通淋利尿的功能。甘草能緩急,還能起到對諸藥的調和作用。如治療脘腹拘緊作痛時使用甘草,能使疼痛緩解或減輕。用麻黃發汗時加入甘草,可以去除附子的燥烈之危害。用大黃、葶苈子、二丑時加入甘草,可以使之攻而不烈、不損陰傷陽。除此之外,甘草不具有良好的潤肺、止咳、祛痰功能。無論是屬寒、屬熱,或是外感內傷,配甘草及其它止咳祛痰藥均可達到止咳祛痰的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甘草中含有甘草次酸、膽鹼鹽、氫琥珀酸雙膽鹼鹽等物質,甘草次酸有明顯抑制咳嗽中樞的作用,而膽鹼鹽或氫琥珀酸雙膽鹼鹽還具有與可待因相似的鎮咳作用。甘草經加工提煉而成的甘草浸膏及甘草合劑口服後,能覆蓋發炎的咽部粘膜,能緩和炎症刺激,從而使咳嗽減輕,因此,甘草具有很好的止咳祛痰作用。
甘草的作用頗為廣泛,在中藥湯劑及中成藥配伍中,常用其補氣益脾、和中緩急、調和諸藥之功效;經提煉和加工後的甘草浸膏及制劑卻是一種具有良好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藥物。因此,甘草是能治療咳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