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加朝觐中間的黑色東西是什麼 一、伊斯蘭的五大功修是伊斯蘭生活的結構。也就是信仰的證詞、禮拜、施天課(幫助窮人的生活)、在齋戒月份期間禁食,以及一生之中到麥加朝觐一次(如果有能力的話)。
1}信仰的證詞: 信仰的證詞是以信念說出:“lailahaillaallah,muhammadurrasooluallah.”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除了真主(安拉)之外,再無其它的主,1而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先知)。”第一部分是說:「安拉是唯一的真主,除了他以外再沒有其它的主」表示除了安拉之外,再也沒有其它的主值得我們崇拜,而安拉也沒有其它的同伴或兒子。這種信仰的證詞稱為夏哈達"清真言",這是一種簡單的祈禱文,必須以信念說出,好傳達給伊斯蘭(如本頁前面所述)。信仰的證詞是五大功修中最重要的。
2)禮拜: 穆斯林一天要禮拜五次。每一次禮拜只需幾分鐘即可。伊斯蘭教的禮拜是穆斯林與真主之間溝通最直接的方式。穆斯林與真主之間沒有中間人。
在禮拜的過程中,一個人可以感覺到內在的快樂、平靜和安適,且感受到真主因為與他(她)們同在而欣喜。先知穆罕默德說道:{畢拉勒(bilal)傳喚(人們)禮拜,讓我們從禮拜中得到安適。}2畢拉勒(bilal)是穆罕默德的追隨者之一,負責傳喚人們禮拜。
禮拜在黎明、中午、下午、日落和晚上各進行一次。穆斯林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禮拜,像是野外、辦公室、工廠或大學中。
3)施天課(幫助窮人的生活): 所有的東西都是屬於真主的,而財富是交由值得信任的人類來保管的。施天課(zakat)這個字的原意是“淨化”和“成長”。施天課代表“將資產的一定百分比貢獻給某些需要幫助的窮人”。凡金、銀、現金資產總額達到黃金85公克且擁有資產達一個伊斯蘭教陰歷年的人需至少捐獻百分之二點五。我們的資產可通過安排一部分捐獻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來達到淨化的目的,而且就像修剪樹木一樣,剪掉的部分會長出新的來,樹木則會長的更高。
一個人可以盡其所能地義務捐獻救濟金或慈善捐款。
4)齋戒: 每年的齋戒月份,所有的穆斯林都必須從早到晚齋戒,不能飲食,禁止發生性關系和一切內在的欲望。
雖然齋戒對健康有益,原則上它是被視為一種精神上自我淨化的方式。通過讓一個人遠離世俗的舒適(即使只是短時間),齋戒的人可以真正感受到那些挨餓的人的痛苦,進而在精神生活上有所成長。
5}到麥加朝觐: 年度的麥加朝觐(哈吉(hajj))對在身體健康與財務豐盈狀況的人而言,是一生必盡一次的義務。每年大約有兩百萬人從全球各地到麥加(makkah)去朝觐。雖然麥加總是擠滿了大批游客,年度的哈吉(hajj)是在伊斯蘭教歷的第12個月才進行的。男性朝觐者會穿著簡便的特殊衣裳以消彌不同階級和文化的差異,所有的朝觐者在真主之前一律平等。
朝觐者會在麥加的haram清真寺中祈禱。穆斯林在清真寺中祈禱時要面對克爾白(kaaba,圖中的黑色建築)。這是真主要求先知亞伯拉罕(abraham)和他的兒子伊斯瑪(ishmael)建築的聖堂。
哈吉(hajj)的儀式包括繞克爾白(kaaba)七次,然後在薩法(safa)和麥爾臥(marwa)小山之間來回七趟,就像夏甲(hagar)在尋水時所做的一樣。然後朝觐者一起站在阿拉法(arafa)要求真主允諾自己的心願,並祈求他的寬恕,這種景象總是會讓人聯想到“最後審判日”。
哈吉(hajj)的最後是一個慶典,宰牲節會禮(eidal-adha),由朝觐者一起祈禱慶祝。這個慶典和開齋節會禮(eidal-fitr),設宴慶祝齋戒的結束,是穆斯林行事歷上的兩大年度節慶。
二、伊斯蘭的信仰
1)信仰真主: 穆斯林信仰一位、唯一且無與倫比的真主,他既無兒子也無伙伴,且除了他本身,沒有值得崇敬之主。他是真正的真主,其它的主都是假的。他擁有最顯赫的名聲及高尚的完美特性。沒有主可與其共享他的主格,及其特性。
除了真主本身,沒有人有權利被召喚、祈禱、禱告,或顯示任何崇拜。
唯有真主是全能、造物者、主宰及宇宙萬物的支持者。他主宰萬物。他獨占高峰,且萬物倚賴其提供所需。他耳聽一切、望穿萬物且無所不知。他的知識完美地涵蓋萬物,無論已知及未知,以及公眾且私人。他知道已發生之事、將發生之事及其發生原因。世界發生之事物皆為其授意。隨其意志而行,非出於其意志者不會也絕不可行。其意志凌駕萬物意志之上。其權力超乎萬物,且為所欲為。他極為親切、仁慈及慈善。先知穆罕默德 的一則言論提到,我們被告知真主對萬物之仁慈,猶勝母親之於子女。1真主致力去除不正義及專制。他的行為與教令是全智的。若某人想自真主取得所需,他(她)可直接要求真主,而不需要求任何人代為轉達。
伊斯蘭教也不主張真主化身為任何人類。這些主張都是亵渎真主的。真主是神聖的。他已遠離各種不完美。他從不消沉。他不會困倦亦不需睡眠。
阿拉伯語安拉(allah)代表真主(建立全宇宙的唯一真正真主)。安拉(allah)一字即為真主之名,而為阿拉伯演講者所用,不論是阿拉伯穆斯林或阿拉伯基督徒都一樣。除了唯一真正的真主,此字不代表任何事物。
2}信仰天使: 穆斯林相信天使是存在的,而且他們是受人敬重的生物。天使只侍奉真主本人、遵其谕示,且僅遵其命令行事。加百列是其中一位天使,他將古蘭經帶給穆罕默德。
3)信仰真主的啟示: 穆斯林相信真主將啟示降示給其使者,以取信於人類並作為其指引。古蘭經即是這些書中的其中一本,真主將它降示給先知穆罕默德。真主已保證古蘭經未經任何損毀及扭曲。真主說:
“我確已降示古蘭經,我確是教誨的保護者。”(古蘭經,第15章第9節)
4)信仰真主的先知和使者: 穆斯林信仰真主的先知和使者,源自亞當(adam),包括諾亞(noah)、亞伯拉罕(abraham)、以實瑪利(ishmael)、以撒(isaac)、雅各(jacob)、摩西(moses)及耶稣(jesus)(主張和平)。但真主傳達給人類的最終信息(重新確認的永恆信息)卻降示給先知穆罕默德。穆斯林相信穆罕默德 是真主派遣的最後一位先知,因為真主曾說:
穆罕默德不是你們中任何男人的父親,而是真主的使者,和眾先知的封印...(古蘭經,第33章第40節)
穆斯林相信所有先知及使者本是人類,且皆為真主所造。
5)信仰審判日: 穆斯林信仰審判日(復活日),它是真主根據每人的信仰及行為作出審判的日子。
6)信仰前定(al-qadar): 穆斯林信仰前定(al-qadar),即真主得救命定論者,但信仰真主得救命定論者並不代表人類不能擁有自由意志。相反,穆斯林相信真主已給予人類自由意志。這表示他們可以選擇對錯,並為其訣擇負責。
三、信仰的意義
信仰真主認識真主是天啟的知識和智慧。人類應該知道:自己從何而來,要到何方去?有許多人都說,信仰主只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只有無知識內心脆弱的人才會信仰。那麼他就大錯特錯了。
認識主和古蘭真理,是真知,即是來自於主的天啟的知識。
一個人讀了博士,或是發明了什麼東西,不是真正的知識,他充其量只是在一個領域裡比別人多學到了一些東西。因為他不認識主,不明白何為生何為死,而認識主才是真知。我們現在所學到的知識和真主天啟給人的知識是無法比較的。一個人即使他獲得了雙料博士,甚至是80個博士學位,但是他不明白自己生命的來源和目的,更不知道他死後會怎樣?那又有什麼用呢?——因為等到他短暫的生命結束的那一天,一切都化為烏有了。
所以,信仰的意義重大,從某種意義上說,信仰即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給你鏈接伊斯蘭網站: ahref=".xaislam/"target="_blank".xaislam//a ahref=".yich/index.htm"target="_blank".yich/index.htm/a 麥加是伊斯蘭教的第一聖地。它坐落在沙特阿拉伯西部賽拉特山區一條狹窄的山谷裡,面積26平方公裡,人口三十多萬。這裡四周群山環抱,層巒起伏,景色壯麗。
麥加是伊斯蘭教第一聖城,沙特阿拉伯西部省省會。位於西部賽拉特山地中段易卜拉欣涸河的峽谷中。面積26平方公裡。人口36.7萬(1983年)。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於公元570年誕生於此。以後成為伊斯蘭教中心和商業中心。1925年歸屬沙特阿拉伯,現由穆罕默德後裔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來麥加朝聖的穆斯林人數迅速增加,僅來自國外的即達60-100萬人。主要聖地為該城中心的聖寺克爾白(見“聖寺”條),郊區聖地有阿賴法特山、希拉山、索爾山與米那村等。
麥加城之所以世界聞名,是因為伊斯蘭教創始現在麥加城中心的這座大清真寺是穆斯林最神聖的地方。
“朝觐”是伊斯蘭教為的信徒所規定的必須遵守的基本制度之一,每一位有經濟和有體力的成年穆斯林都負有朝拜麥加的宗教義務。所有穆斯林,無論是男是女,都會盡最大努力爭取一生至少要前往麥加朝觐一次。
1000多年來,隨著交通工具的日益發達,前往麥加朝觐的穆斯林逐年增多。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國建立後,麥加被稱為“宗教之都”,來此朝觐的人更加摩肩接踵,目前已經有70多個國家說著不同語言的穆斯林來到此地朝觐。每年在伊斯蘭教歷的第12個月,數以百萬計的穆斯林都會聚集在沙特的麥加,參加一年一度的朝觐。這些各種膚色、各個年齡段的穆斯林來自世界的每一個地方。朝聖期間,他們聚集在“聖城”麥加周圍,一起祈禱,一起吃飯,一同學習。“麥加朝聖”是每年伊斯蘭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動。
麥加在穆斯林世界被譽為“諸城之母”。聖地只對穆斯林開放,非穆斯林一律謝絕入內。城中心的麥加大清真寺是伊斯蘭教著名聖寺,是世界各國穆斯林去麥加朝觐禮拜的主要聖地。據《古蘭經》經文,在此禁止凶殺、搶劫、械斗,因此這裡也稱禁寺。禁寺位於沙特阿拉伯麥加城中心,規模恢弘,經過幾個世紀以來的擴建和修葺,總面積已經擴大到16萬平方米,可容30萬穆斯林同時做禮拜。禁寺有精雕細刻的25道大門和7座高聳雲端、高達92米的尖塔,24米高的圍牆將門和尖塔連接起來。六塔分別聳立在三座主要大門兩側,第七座塔則與直徑為35米的圓頂毗鄰。禁寺從圍牆、樓梯、台階以及整個地面都用潔白大理石鋪砌,驕陽之下光彩奪目,氣勢磅礴。入夜,在千百盞水銀燈的照射下,禁寺顯得格外肅穆、莊嚴。禁寺廣場中央稍南,是巍峨的立方形聖殿克爾白。克爾白是阿拉伯文音譯,意思是“方形房屋”。聖殿又稱天房,相傳是公元前18世紀先知易卜拉欣和他的兒子伊斯梅爾監建而成的。天房高14米,內三根頂柱昂然挺立,其東北側裝有兩扇金門,離地約2米,高3米,寬2米,是用286公斤的赤金精工鑄造的。天房自上而下終年用黑絲綢帷幔蒙罩,帷幔中腰和門簾上用金銀線繡有《古蘭經》文,帷幔每年更換一次,據說這一傳統已延續了1300多年。天房外東南角,一米半高的牆上,鑲嵌著一塊30厘米長的帶微紅的褐色隕石,即有名的黑石,或稱玄石,穆斯林視其為神物,相傳當年穆罕默德曾親吻過它。朝觐者游轉天房經過此石時,都爭先與之親吻或舉雙手以示敬意。黑石因有裂縫,在1844年以銀框把它鑲嵌起來。天房東面正對黑石處,有個四柱圓頂小閣,四周圍有方形銅柵欄,閣中是傳說中易卜拉欣建造天房時留有腳印之處。據記載,克爾白早先是古阿拉伯多神教獻祭的古殿,殿內樹有各種神的偶像,穆罕默德在公元630年攻占麥加,保存了克爾白,清除殿內[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