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360萬尊偶像,改為伊斯蘭教朝拜的中心。每年伊斯蘭教歷12月,來自世界各地的虔誠的穆斯林到麥加朝觐時,都要圍著天房游轉。麥加的其他聖地還有城東20公裡的阿拉法特山、穆茲達利法和米納等地,是朝觐者要站山誦經、射石(驅邪)活動之地。
麥加舊城稱為“易卜拉欣窪地”的干涸河谷,自古就是繁榮的商業城鎮。來自亞洲、非洲和地中海地區的商隊全都匯集於此。這裡集聚著帶有中古特征的宗教建築和宮殿,狹窄的街道兩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鋪,居民的服裝、語言和習俗還保留某些穆罕默德時代的風貌。離舊城不遠的新市區和這裡完全不同,那裡的高樓大廈、寬闊的馬路和巨大的噴泉比比皆是,一派現代化都市的氣息。麥加市區范圍,過去一直局限於“禁寺”的附近,近幾十年來,城市規模已迅速擴大到近30平方公裡,人口也增至近40萬。為了方便來自世界各地朝聖者的出入,世界最大的航空港——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機場,也已在麥加西北建成了。
============================================================================================================
7億穆斯林分散在世界各地,但他們有一個統一的精神中心,就是伊斯蘭教的第一聖城——“先知”穆罕默德的誕生地——麥加。
麥加在沙特阿拉伯王國的西部,全城坐落在一條約7公裡長的峽谷中,四周是丘陵,只有四個山口與外邊聯系,像座最堅固的天然城堡。由此,麥加又有“安全城”之稱。麥加氣候炎熱干燥,這裡雖然無迷人的自然風景,然而麥加的名氣,卻不下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它的著名,還得歸功於它的宗教地位和傳奇色彩。
麥加是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地方。公元570年,穆罕默德就誕生在麥加一個破落的商人家裡。他的父親在他出生前的兩個月去世,母親又在他三歲時病故。他的童年十分不幸,沒上過學,目不識丁。後隨伯父去敘利亞等地經商,成年後,他經常去麥加郊區希拉山,隱居在小山洞裡,晝夜沉思冥想。他在想什麼呢?誰也不知道,據說,他是在山洞裡與上帝神會,這些“神會”使他成了安拉“最後的先知”,並獨樹一幟,創立了伊斯蘭教,將麥加城的首要神靈——安拉,奉為唯一的神靈。他的思想和主張都以安拉的意志出現,用安拉降示“啟示”的方式頒布。第一次天啟,是在他40歲生日的夜晚。當時他正在麥加的希拉山洞沉思,突然聽到命令他談的聲音,“你應當奉你的創造主和名義而面談……”這是天使傳達安拉的神谕,讓他成為“先知”。穆罕默德聽到這個聲音很驚慌,急忙跑回家,要妻子帶被給他蒙上,緊接著,他又接到啟示說:“蓋被的人啊,你應當起來,你應當警惕。”從此,穆罕默德便以先知警告者的身份開始了他的宗教活動。布道初期,他主要講述天堂地獄,死後復活及末日審判等教義,告誡人們末日即將來臨。信奉安拉免受懲罰。後來,穆罕默德及其後繼者們一手拿著《古蘭經》,一手舉劍,經過無數聖戰,終於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國家,成為統一阿拉伯半島的強國。
按沙特阿拉伯的規定,只要是穆斯林,不論是什麼國籍,都可以在麥加居住。伊斯蘭國際聯盟也駐扎在這裡,使麥加成了一座有特色的國際性城市,正一步步向現代化邁進。
中國古代所稱的“天方”,就是今日沙地阿拉伯的聖城麥加。麥加是伊斯蘭教世界裡最神聖的地方。回教徒一生中至少得到那兒一次,也只有回教徒才能夠進城。為了方便朝聖的回教徒,麥加的交通發達。其公路和機場都能通往沙地阿拉伯的主要大城市。
由於麥加本身是回教徒朝聖的地方,因此這裡的主要經濟支柱就建立在為朝聖者提供服務。此外,每年大量的訪客也足以使麥加繼續繁榮昌盛。
穆斯林朝觐
“朝觐”為穆斯林履行的伊斯蘭教五項基本功課之一,又稱“朝功”,系阿拉伯語“哈吉”的意譯。指伊斯蘭教希吉萊歷每年12月9至12日到沙特阿拉伯以麥加禁寺(克爾白)為中心的一系列宗教禮儀、凡理智健全的成年男女穆斯林,其經濟狀僅足以擔負全家生活費用之外尚有往返旅費,不欠債借債;健康狀況能長途跋涉,能經受沿途車船飛機或乘騎牲畜與步行之勞頓者;在旅程安全、無戰爭、動亂或疫病流行傳染的條件下,平生必須親自履行前功一次(經濟條件具備的老弱病殘無能力遠游者,則可出錢委托別的穆斯林代朝)。
正式履行過朝觐禮儀的人,即具有“朝觐者”的身份,被稱為“哈吉”。其系列程序包括:受戒於指定地點,進駐阿爾法特山,巡游天房,奔走於薩法和麥爾臥兩丘之向、宰牲、投右等。上述規定正式日期朝觐,稱為“正朝”或“大朝“,於此之外任何季節單獨前往麥加朝觐,則稱為“副朝”或“小朝”。正式朝觐期間。除參與集體隆重之“正朝”外,初抵麥加時一般均趕赴天房作“預朝”;臨別前再次巡游天房作“辭朝”。
關於伊斯蘭教的朝觐儀式及制度,系先知穆罕默德於公元629年根據《古蘭經》精神,並參照古阿拉伯的朝觐儀式而制定。他還親自率領9萬(一說為10.4萬)穆斯林按此禮儀進行實踐,遂成定制1400多年來,每年一度,迄今仍持續不衰。朝觐者在沐浴受戒啟程之際,及進入天房時,還要多次用阿拉伯語單獨或集體朗誦應召詞,大意為:“真主啊!我應召來了!我應召來了!我應召來了!惟你獨一無二,我應召來了!贊頌確歸於你,惟你恩惠、權威,惟你獨一無二!”
麥加位於沙特阿拉伯西部,坐落在賽拉特山地的一條峽谷中。
伊斯蘭教有三大聖地: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麥加是最主要的聖地,稱為第一聖地。它是伊斯蘭教的發祥地。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規定,穆斯林不論身居何處,他禮拜時都要面向麥加聖寺克爾白。1000多年以來,麥加一直是全世界穆斯林向往和朝拜的中心。公元570年,穆罕默德誕生於麥加。他在這裡創立和傳播伊斯蘭教。由於受到反對和迫害,他在公元622年率領他的跟隨者和妻室前往麥地那。其後,教徒日益增多。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師攻占麥加,以此為中心,繼續傳教。伊斯蘭教此後迅速發展壯大,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遍及五大洲,西亞、北非、歐洲東南部廣大地區歸於伊斯蘭教國家的版圖。
在穆斯林世界,麥加被譽為“諸城之母”。這裡四面山巒起伏,東西兩側高峰危立,現東北、西北、西、南,各有一山口,通往外地。由於受到山峰所限,城市過去大致沿西南和北方伸展。舊城建在“易卜拉欣窪地”河上,聚集著具有中古特征的宗教建築和宮殿。麥加城中最重要而著名的聖地是大清真寺,即聖寺。據《古蘭經》經文,在此禁止凶殺、搶劫、械斗,故又稱禁寺。它是一個由上下兩層長廊環繞的露天大院。經過幾個世界的擴建和修葺,特別是沙特時代的擴建,其面積已從3萬平方米擴建為16萬平方米,可容納30萬穆斯林同時做禮拜。
聖寺有25座精雕細琢的大門,6道小門。6座高聳入雲的尖塔分別聳立在3座大門兩側,另一塔與直徑為35米的圓頂相鄰。圍牆、台階和整個地面,都用白大理石鋪砌,艷陽之下,光華閃爍。入夜,千百盞華燈齊放,宛如白晝。聖寺廣場中央稍南,屹立著巍峨的聖殿克爾白(意即方形房屋),又稱天房(真主之房)。據稱,這座灰色巖石構成的方殿,是阿丹依天上的原型所建,因洪水泛濫被毀,後由先知易卜拉欣父子重建。聖殿長12米,寬10米,高15米。聖殿外面,從上而下,中年用黑色錦幔覆蓋,下有鋼環固定於聖殿底座,錦幔中間圍繞一條長61米的闊帶,帶和門簾上用鍍金銀線繡著《古蘭經》,需用金線120公斤。錦幔每年更換一次,據說這個傳統已持續1300余年。聖殿內,3根高柱巍然屹立,一盞盞金銀吊燈相映成輝,更增加了莊嚴氣氛。聖殿外的東南牆角,鑲著有名的黑石,即稱玄石。它是一塊帶微紅的褐色隕石,高1.5米,長30厘米,據傳是天使遞交給易卜拉欣而被遺留下來的聖物,一說是阿丹被辯出天堂時,交給他以示有罪之物。黑石已經破碎,1844年以銀框把它鑲入牆內。朝拜者饒行天房時,都爭先親吻或舉雙手示意。聖殿東面對黑石處,有四柱圓頂小閣,圍以方形銅栓,相傳是易卜拉欣建造聖殿時遺有足印之處。麥加的其它伊斯蘭教勝地還有城郊的阿拉法特山、穆茲達利法等地。
根據伊斯蘭教法,凡有條件的穆斯林,都有去麥加朝拜的義務。朝拜被列為伊斯蘭教五大功課之一。50年前,每年朝拜者約幾萬人;1984年已達300萬上下;近年來,已超過千萬人。麥加聖城只對穆斯林開放。每年伊斯蘭教歷12月是朝拜月,麥加到處都是人流。朝拜者到達麥加後,要進行一系列朝拜活動,主要內容有:從隕石處按逆時針方向繞行聖殿7周:在薩法及麥爾瓦之間往返疾行7次:趕阿拉法特山“站山”,肅立誦經;在穆茲達利法曠野露宿歇息;至米納“射石”驅邪;歡度宰牲節;再次至聖殿,舉行告別朝拜等活動。它成為一年一度的國際性的盛大宗教活動。
現在的麥加,在沙特阿拉伯政府的大力建設下,已成為一座擁有40萬余居民的城市。它正在向北、西和西北方進一步擴展。它既有古色古香的市場,又有現代化的旅行區和商業區。新建的大樓正在不斷湧現。這座沙特阿拉伯的“宗教之都”正在不斷繁榮和進展。
--------------------------------------------------------------------------------
景點列表:
天房克爾白金鑰匙麥加聖寺天房克爾白黑石
天房克爾白金門麥加阿拉法特山谷乃米特大寺古蘭經
風俗:伊斯蘭信徒穆斯林嚴格按照伊斯蘭教規戒律行事,禁酒、禁電影、禁偶像。男女授受不親,婦女出門從頭到腳都要蒙上黑紗以免“冶容誨淫”。穆斯林宗教活動很多,每逢節日,都要隆重慶祝。信徒要履行五功(念、禮、齋、課、朝)。每天五次單獨禮拜(一日五功),每星期五集體禮拜。“麥加”是什麼宗教的聖地? 答案:伊斯蘭教 麥加 伊斯蘭教第一聖城麥加,位於沙特阿拉伯西部賽拉特山地中段易卜拉欣涸河的峽谷中,四周群山環抱,氣候酷熱,水貴如油,距紅海之濱的吉達港70多公裡,有公路通往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及穆罕默德陵墓所在地麥地那。“麥加”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吮吸”的意思,表明當地飲水困難,也有“聖城”之意。在中國古籍中有關麥加的記載很多,例如《嶺外代答》裡稱其為默麻嘉,《西使記》中稱為天房,《明史》中稱為默伽、天方等。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於公元570年誕生於麥加,並在這裡建立和傳播伊斯蘭教,因遭到反對與迫害,於公元622年遷往麥地那,在麥地那把禮拜的方向朝向麥加,從此,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都朝向麥加作禮拜。伊斯蘭教教規中規定,凡是有能力的穆斯林,一生中至少要到麥加朝觐一次。麥加面積26平方公裡,人口40萬左右,自古就是繁榮的商業城鎮,為亞非和地中海地區的商隊匯集之地,今天城鎮居民的主要職業是接待川流不息的朝觐者。從公元13世紀起,麥加先後屬於埃及人、土耳其人的領地,1925年歸屬內志國王伊本·沙特,沙特阿拉伯王國於1932年建立後,定麥加為“宗教之都”,現由穆罕默德的後裔管理。麥加分為新城和舊城兩部分。舊城座落在易卜拉欣涸河峽谷中,四周是光禿禿的山峰,市區樹木不多,氣候炎熱干燥,夏季驕陽似火,街上人來車往,陣陣塵土飛揚,這裡有許多帶有中古特征的宗教建築和宮殿,街道狹窄,兩旁密布古香古色的店鋪,居民的服飾、語言和習俗至今仍然保留著一些穆罕默德時代的風貌。新城區從舊城西向吉達方向伸展,街道寬闊,高樓林立,綠樹成蔭,夜幕降臨,燈火通明,一派現代化城市景象。麥加在全世界穆斯林心目中占有神聖的地位,每年都有一二百萬穆斯林花費巨額資財,不顧長途勞累,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這裡朝觐,以表示自己是安拉的虔誠信徒。回歷10月1日至12月10日是穆斯林的朝觐期。每年這段時間,膚色不同、語言各異的穆斯林,懷著同一種心情從世界各地似潮水般湧向麥加城,麥加城頓時變得異常繁華,異常喧鬧。少量的人住在城內的旅館裡,大多數人則是找一個地方搭起一個臨時的帳篷。那些帳篷,一頂接一頂,一排挨一排,從城內伸向城外,在城區四周綿延數公裡,滿山遍野的帳篷,使麥加城猶如漂浮在一片白色的海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