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通寶 公元1644年,清軍攻入關內,清愛新覺羅·福臨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順治,成為清世祖。在北京設鑄錢局鑄錢,於工部、戶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後隨著天下統一,在各地開錢局,並鑄“順冶通寶”。在清軍剛入關時,充許明錢流通,但不久即嚴禁使用明錢及其它古錢,獨行清錢。順治年間對制錢成分有明確規定,即銅七成,白鉛(鋅)三成,為合金,稱之為“黃銅”,一千銅錢稱為一串,年鑄一萬二千串稱為一卯即每開一期的額定數稱為“正卯”,正卯以後凡有加鑄數稱為“加卯”。順治錢制形式未能統一,按照背文可分為五種,也就是在錢幣界享有盛譽的“順治五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