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美的一般規律是什麼正文

美的一般規律是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美的一般規律是什麼
 
美的規律"是在真和善的基礎上,以真善為內容的形式的規律。這是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的一個命題。他說:“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物種尺度和需要來進行塑造,而人則懂得按照任何物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並且隨時隨地都能用內在固有的尺度來衡量對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
蔡儀先生認為“美的規律”應有的基本含義是:(1)任何事物,無論是自然界事物或社會事物,也無論是人所創造的藝術品,凡是符合美的規律的東西就是美的事物。(2)既然美的規律就是事物之所以美的本質,也可以說,事物的美就是由於它具有這種規律。因此,美就是一種規律,是事物之所以美的規律。(3)既然美是一種規律,而規律都是客觀的。那麼,美(自然界事物的美、社會事物的美、人所創造的藝術品的美)當然也是客觀的。從這一點說,馬克思的美的規律論,既堵塞了通向主觀的美論的這種唯心主義的漏洞,同時也杜絕了導致美是自然屬性或社會屬性這種機械論的途徑。
 
美的一般規律包括
1、節奏與韻律

節奏是客觀事物運動的重要屬性,是一種合規律的周期性變化的運動方式。節奏存在於客觀現實生活之中,火車的車輪聲,人的呼吸,晝夜的交替都具有一定的節奏;人的心理情感活動會引起生理節奏的變化;藝術作品中的節奏具體體現在線條、色彩、形體、音響等有規律的運動變化,能引起欣賞者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情感活動。人的視覺也有一定的節奏感受。在視覺藝術中,節奏主要通過線條的流動、色塊的形體、光影明暗等因素反復重疊來體現。靜態藝術是一種引申意義的節奏,繪畫中透視的遠近、色彩的進退、比例的大小、線條的曲直都構成了視覺上的節奏。

韻律是一種協和美的格律,“韻”是一種美的音色,“律”是規律,它要求這種美的音韻在嚴格的旋律中進行。同時要求在節奏反復行進中有所頓挫,變化。在音樂之外的所有藝術中都是如此。韻律感,就是秩序與變化協調的美。

2、對稱和均衡

對稱是一種等量等形的組合形式。這是一種最容易統一的基本形式。對稱往往以一個軸心、一條軸線為中心展開圖案的配置關系,體現的是穩重、端莊.嚴肅、宏偉、樸素的美感。自然界中植物的葉、大部分動物及人都具有對稱形體。事物的對稱形式,會給人以審美的愉悅。裝飾圖案中對稱的運用更是比比皆是。

繪畫,攝影中找不到嚴格的對稱結構,一般只能做到大致對稱,美國文藝心理學家樸孚研究過一千幅名畫,發現每幅名畫都含有“不對稱中的對稱”、“不平衡中的平衡”,即是“代替平衡”的原則。人物畫中體積偏左,則人的注意力偏右,風景畫中體積傾右者,遠景往往偏左,以求左右兩方平衡穩定。

平衡又稱“均衡”,在造型藝術中指同一藝術作品畫面上不同部分和因素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空間關系。平衡分為對稱平衡、重力平衡和運動平衡。中國畫某空白處常蓋一印章,除了標出作者外,也起平衡構圖的作用。

3、多樣與統一

多樣與統一是形式美的基本規律,是各種藝術門類共同遵循的形式法則。所謂“多樣”是整體中所包含的各個部分在形式上的區別與差異性;所謂“統一”則是指各個部分在形式上的某些共同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某種關聯、呼應和襯托的關系。只有多樣變化,沒有整齊統一,就會顯得紛繁散亂;如果只有整齊統一,沒有多樣變化,就會顯得呆板、單調。多樣統一包括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各種對立因素之間的統一,另一種是多種非對立因素互相聯系的統一。無論是對立還是調和,都要有變化,在變化中見出多樣統一的美。多樣統一體現出事物內在的和諧關系,使藝術形式既具有本質上的整體性,又表現出鮮明的獨特性,從而更充分地表現藝術的內容。

 4、對比與調和

  對比是指立體形態構成要素以對比方式各自展示其面貌和特點,以“一石激起干層浪”的效果形成視覺上的張力,使原有的個性更加鮮明、更加強烈、同時也增強了形體對人的感官的刺激.造成更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視覺效果。對比是形式美感重要的生動語言,它可改變形態的呆板,造成富有生氣、活潑、動感的造型,在對比中原有的構成要素最大限度地保持要素間的差異性。“若要甜,加點鹽”,“蟬鳴樹更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可以說,形態構成缺乏對比就沒有活力,

  調和是與對比相反的概念,是指畫面構成要素共性的加強及差異性的減弱,以求獲得統一。畫面構成一味強調對比,勢必走向認識上的絕對化,不可能從全局的角度去控制造型表現,構成的作品從整體上看是雜亂無章、矛盾重重、支離破碎、毫無整體性的,不可能把人的視覺和觸覺帶到引人入勝的境地。這就是說,藝術作品的表現不僅需要量,也需要質才能實現形態構成的價值,  

對比與調和是相輔相成、休戚與共的.是矛盾的統一、辯證的統一,立體構成從許多方面體現出對比與調和的關系。

 5。比例與恰當

  比例是部分與部分或部分與全體之間的數量關系。它是精確詳密的比率概念。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生活活動中一直運用著比例關系,並以人體自身的尺度為中心,根據自身活動的方便總結出各種尺度標准,體現於衣食住行的器用和工具的制造中。比如早在古希臘就已被發現的至今為止全世界公認的黃金分割比1:1.618正是人眼的高寬視域之比。恰當的比例則有一種諧調的美感,成為形式美法則的重要內容。美的比例是畫面構圖中一切視覺單位的大小,以及各單位間編排組合的重要因素。西方古代美學家把美的規律總結為一句話:“合比例”,可見比例在審美活動中的重要性有多大。中國古代形容美人,“增一分太肥,減一分太瘦”指的也是這個意思。

所謂恰當就是合度,英國美學家說:“凡是美的都是和諧的、合比例的、合度的。凡是和諧和合比例、合度的就是美的。”合目的性也是恰當。

6,獨特與普遍

美的事物是出眾,突顯的事物,藝術作品反映的美雖然是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普遍的美,但它只能表達出“這一個”最具典型性的美,“百裡挑一”“難能可貴”。美的作品必須具有獨特性,稀有性,新鮮感,趣味性,對觀賞者具有強烈的吸引魅力。高級藝術品的一個必須具備的品質就是出眾的創造性。大眾對美會“喜新厭舊”,過多的重復會產生審美疲勞。然而,鮮明的個性又必須融合在大家認可的共性之中,不能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怎樣清洗棉襖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