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湖泊。在塔裡木盆地東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於塔裡木盆地的最低處。盆地中河流如塔裡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等匯集於此,曾經形成巨大的湖泊。蒙古語羅布泊即(多水匯入之湖)。古代稱泑澤、鹽澤、蒲昌海等。因河流改道湖泊多次變遷。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較多,西北側羅布泊****影像的樓蘭城為著名的「絲綢之路」咽喉。此後湖水減少,樓蘭城成為廢墟。1921年後塔裡木河東流,湖水又有增加,1942年測量時湖水面積達3,000平方公裡,為中國第二大鹹水湖。1962年湖水減少到660平方公裡。1970年以後干涸,現僅為大片鹽殼。 根據湖水變化,一些探險家認為羅布泊為「游移湖」或「交替湖」,擺動於北緯39°?40°和40°?41°之間。近來中國科學家作了實地考察,發現湖泊的西北隅、西南隅有明顯的河流三角洲,說明塔裡木河下游、孔雀河水系變遷時,河水曾從不同方向注入湖盆。湖盆為塔裡木盆地最低處,入湖泥沙很少,沉積過程微弱。湖底沉積物的年代測定和孢粉分析證明羅布泊長期是塔裡木盆地匯水中心。只是湖水有時偏北,有時偏南,並非大范圍的「游移」。 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位於塔裡木盆地東部。曾是我國的一個湖泊,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裡,因地處塔裡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於世。自20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闖入羅布泊,它才逐漸為人所知。 現在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並且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裡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注入羅布泊的諸水,主要有:塔裡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和米蘭河等,同時也部分的受到祁連山冰川融水的補給,融水從東南通過勒河流入湖中。 那裡曾經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現已成為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一棵草,一條溪,夏季氣溫高達70℃。天空不見一只鳥,沒有任何飛禽敢於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