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怎麼做西北臊子面?討教做法?正文

怎麼做西北臊子面?討教做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陝西的面食細分起來,不下一百種,臊子面更是其中的經典,也是陝西十大面裡排在首位的。它的特點是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酸---用老陳醋使湯料突出酸;辣---用煎油潑辣子面,使其湯料辣裡透鮮;香----臊子有一種獨特的香味;薄---指面條用手擀的很薄;筋----面條薄而不膿;光---面條光如游魚;煎----湯料溫度很高;稀---每碗只吃一口,面條很少,一般的人要吃10多碗,小伙可以吃到3、40碗;汪--湯料的油很多,封住了湯的熱氣,即使數九寒天,也不容易放涼。同時底菜和漂菜也很講究,在菜色上分紅(紅蘿卜)、黃(黃花)、白(豆腐)、金(雞蛋餅)、黑(木耳)青(韭菜)等等,烹調臊子更是考究。

傳說臊子面是周文王斬殺了一條惡龍,用其做臊子,犒賞軍士。按照傳說,臊子面的起源當在周朝,目前可考的有史記載的臊子面出現在北宋時期《夢粱錄》,明代高濂《遵生八箋》記載了臊子肉(臊子面的主要原料)的詳細做法。

臊子面不僅僅為陝西當地的百姓們喜愛,劉禹錫和蘇東坡也曾寫詩贊譽。夢得詩雲:“余位座上客,舉箸食湯餅。”蘇東坡“剩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獐書。”(湯餅即面條。)

每次從家裡到北京,就要帶上家裡的手工掛面、媽媽釀的醋、還有媽媽做的肉臊子。到了北京依然可以品嘗美味的臊子面。常常是吃得我和大黃“肚皮滾圓”。

遠在上海的李同學三番五次不厭其煩地打電話照我索要臊子面的詳細做法,耽擱了很久,終於應付出幾張圖來。臊子面的做法實在太繁瑣,如果要全程拍圖,那圖片太多了,我精選了幾個必要的圖片,輔以文字,但願能把這個繁瑣的事情講明白。

閒言不敘,廢話少說,直接進入正題。
 

風能吹走電腦輻射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