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體有無危害 飲用純淨水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的水為原料,通過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制得的,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 雖然如此,但是純淨水不宜長期飲用。理由有三:一、常飲純淨水不安全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稱:“安全、優質、營養”體現的是綠色食品的質量特性。第一特性是它的安全性,也就是說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情況下食品不會引起身體危害的特性。大家都知道,一個成年人每天需飲用2000毫升左右的水,才能保持水分收支平衡,如果一個成年人每天飲用2000毫升左右的純淨水,長期下去會不會引起身體的危害呢?北京化工大學水資源研究中心金日光教授說:“純淨水的水分子極度串聯和線團化結構,不易通過細胞膜,會導致身體內有益的生命相關元素向體外流失,有些敏感的人越喝越不解渴,越喝越想喝,降低了人體免疫力,甚至引發某種疾病。”我國心血管病專家、中科院院土王士雯教授指出:“長期飲用礦物質少的軟水,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海軍醫學研究所提供了臨床反應:“舟山海島戰士飲用雨水半年後普遍感到乏力。”經測試,雨水中缺少礦物質,其水質與純淨水相似。這是在合理飲用方式和正常飲用量情況下引起身體危害的例子,這能說純淨水是安全食品嗎?我國有幾億成年人每天都喝與純淨水同量(2000毫升左右)的自來水、天然水或礦泉水,喝了十幾年、幾十年沒有聽說過也沒有看到一例有關危害身體的報道,相比之下,常飲自來水、天然水和礦泉水是安全的,常飲純淨水不安全。 二、純淨水沒有營養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說:“除了安全性外,優質、營養也是綠色食品的重要特性,在綠色食品產品標准中有具體體現,要求其有優良的感官特性、品質質量和營養價值。”如此說來,綠色食品不僅要求有優良的感官特性和品質質量,還要求有優良的營養價值。純淨水有沒有優良的營養價值呢?可以肯定的回答:沒有!大家都知道,純淨水加工時,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的同時也去除了水中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水是人體獲取礦物質的重要途徑,在特殊情況條件下還是主要來源。清華大學環境系王占生教授強調指出:“最起碼我國居民的現有飲食結構比較單一,並不能全面而自然地補充各類元素,所以,飲水的營養功效依然不能漠視。”水營養專家、中國醫促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復興教授說:“已經證實水中有近10種微量元素是身體所必需的。就我國目前的膳食結構,許多微量元素難以從食物中攝取,主要從水中得到。水中鈣的吸收率可達90%以上,而食物中鈣的吸收率只有30%。”全國飲用水衛生組組長、上海醫科大學朱惠剛教授著重指出:“對飲水來說,並非越純越好,水中的無機元素是以溶解的離子形式,易被機體吸收,因此,飲水是人們礦物質的重要攝取途徑。純淨水含很少或不含礦物質,過去主要用於熱電廠鍋爐、電子工業洗滌、集成電路板等。飲用純淨水要慎重為之,尤其是對兒童、老年人和孕婦是不適合的。”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飲用水必須符合六個條件,即:不含有害物質、含有適量的礦物質、硬度適中、含氧豐富、水分子團小、ph值為弱鹼性。純淨水基本上不含礦物質,硬度接近於0,含氧量極少(蒸餾水為0),水分子團大(>100hz),ph值6.0左右,為弱酸性。加拿大和俄羅斯的飲用水水質標准規定硬度不得小於50mg/l(以caco3計),歐共體和美國飲用水水質標准硬度要保持60以上。顯然純淨水不符合健康水的條件,沒有營養,更談不上優良的營養價值,那怎麼能稱綠色食品呢? 三、長期飲用純淨水影響身體健康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六大營養素中最重要的一種,水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北京化工大學生命動力和水資源研究中心金日光教授指出:“水對於生命的起源及在生命延續過程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不能說水就是用來解渴的,水的深遠意義在於維持人類健康延續生命。”人們在選擇飲用水時,更應注重是否有利於健康,純淨水是否有利於健康呢?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柴巍中博士在“2005年中國飲用水行業高層論壇”會上強調指出“純淨水具有極強的溶解礦物質、微量元素的能力,人們大量飲用純淨水後,體內原有微量元素、營養素和營養物質,就會迅速地溶解於純淨水中,然後排除體外,使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失去平衡,出現健康赤字,不利於身體健康。現在許多歐洲國家都規定純淨水不能直接作為飲用水”。美國著名水專家馬丁·福克斯醫學博士,在《健康的水》一書中強調指出:“喝被污染的水和脫鹽水(即純水)都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傷害。”我國海軍醫學研究所給水部丁南湖研究員等人,從1987年至1994年對小白鼠進行了7年試驗,讓其長期喝蒸餾水,結果發現小白鼠生長較慢,體重下降,骨質疏松,肌肉萎縮,腦垂體和腎腺系統功能被破壞。大連某海島駐軍,曾飲用自制的蒸餾水(純淨水),時間久了,官兵們患上了各種缺乏礦物質的疾病。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陳夢雄認為:“長期飲用純淨水會減少人體對礦物質和有益元素的攝取。從對健康的關系而言,天然水優於純淨水,礦泉水優於天然水。”國內外大量動物試驗和臨床反應都證明,長期飲用純淨水有害健康。為此,上海市教委曾發出通知:原則上自1997學年度開始,各中小學校、幼兒園不應再以純水作為學生、幼兒的飲用水。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也曾發出通知:純水廣告不宜宣傳“可長期飲用”和用純水沖調奶粉、煮飯等內容。2003年3月杭州市部分中小學生告別了純淨水,已有10萬余中小學生喝上了礦泉水。最近中國消費者協會正式發布警示:青少年、兒童和老年人不宜長期喝純淨水。綠色食品以健康為基本目標,而長期飲用純淨水,不但起不到促進健康的作用,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那怎麼能稱縁色食品呢? 自從飲用純淨水進入市場以來,該喝什麼水一直是廣大消費者十分關注的話題,經過幾年的激烈爭論,其結論是明確的,長期飲用純淨水不利於健康,礦泉水是理想的飲用水。全國飲用水衛生組組長、上海醫和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惠剛說:“礦泉水和一般飲用水不同,它含有锂、锶、鋅、碘、硒、等微量元素,有的還含有比較豐富的宏量元素,因而它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調節人體的酸鹼平衡,這些特點都是一般飲用水所不具備的。礦泉水是健康飲水之冠。”中國醫控中心環境所衛生資深專家徐方研究員指出:“礦泉水以含有一定量的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氣體而區別於普通的地下水。由於這種水沒有受到外來人為的污染,不含熱量,是人類理想的保健飲料。我們曾對我國有代表性的十幾種礦泉水進行過動物試驗,結果發現這些礦泉水都有不同程度的抑瘤效果,一些流行病學的調查資料也說明礦泉水對促進肌體健康、延年益壽確有很大作用。”符合醫療礦泉水水質標准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對某些疾病有預防、治療和減輕症狀的作用。 邵陽市位於湖南省西南部,為半山半丘陵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全市現轄8縣1市3區。總面積為20886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為411平方公裡。 邵陽市,史稱“寶慶”,資江與邵水交匯穿城而過,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城。早在春秋末期楚國大夫白善在此築城,稱白公城,屬楚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邵陽屬長沙郡,東漢末屬零陵郡。三國初屬蜀,後入吳。三國吳寶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為昭陵郡,郡治設今邵陽市。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馬炎平定東吳,為避其父司馬昭之諱,改昭陵為邵陵。南宗理宗趙均作太子時,曾被封為邵州防御使。登極做皇帝,升邵州為寶慶府,寶慶之名始於此。寶慶之名經明、清兩朝一直沿用到民國初年。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寶慶為邵陽。1949年解放,1950年成立邵陽市。為地轄市。1972年改為省轄市,仍歸地區代管。1977年7月改為省轄市,由省直接管理。1986年初,邵陽地區和邵陽市合並。解放三十多年來,邵陽市行政建制頻繁變化,是國民經濟和其他各項事業飛速發展的必然結果。
邵陽境內山環水復,風光秀美,景色宜人,旅游資源豐富。有被譽為“山水甲桂林”的丹霞地貌莨山風景名勝區;有八十裡南山的江南草原風光;有全國七十二佛地之一的武岡雲山;有原始次生林綏寧黃桑自然保護區。市區有“雙清秋月”、“龍橋鐵犀”、“六嶺春色”、“佘湖雪霁”、“神灘晚渡”、“山寺曉鐘”、“洛陽仙洞”、“白雲樵隱”、“岳平雲頂”、“桃洞流香”等景觀。其中如雙清亭,地處資江砥矶上,與北塔夾江對峙,大有雲帶鐘聲穿林去,月移塔影過江來之神韻;桃花洞庭湖和無底洞,構造奇特,兼有地下暗流,風趣萬千。 陽市歷史上的“寶慶十二景”,多點綴於資江兩岸,環布市區。由雙清公園、水府廟小游園和東塔公園連綴而成的城區風景區,兼有人工之美和自然之秀。水府廟前,雙江匯流;資江南北,兩塔並峙;江流蜿轉,四橋飛虹;近水遙山,綠意蔥籠。市郊附近的溶洞亦為奇觀。境內辟有新寧莨山、城步南山、武岡雲山、新邵白水洞等風景區,60多個旅游景點。全國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的武岡雲山歷來香火鼎盛。有兩華聳翠、一瀑飛濤、仙橋橫漢、杏塢藏春等10景,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被辟為國家森林公園。城步南山象一塊碧綠的翡翠鑲嵌在湘西南邊睡,芳草如茵,牛羊成群,既具北國草原的雄渾,又不失江南草山的靈秀,為回歸綠色旅游的最佳生態環境。新寧莨山系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觀,集奇峰、幽谷、碧水、丹崖於一體,方圓達100平方公裡,紫霞洞曲徑通幽,駱駝峰高聳入雲,牛鼻寨的“天下第一巷”鬼斧神工,堪稱“亞洲第一”的仙人橋渾然天成。登八角寨遠眺,群峰幽谷,丹崖秀水,盡收眼底;泛舟扶夷水上,澄江如練蜿蜒於百裡畫廊。全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至此油然感慨:“一線天梯驚煞人,幽谷深處淨無塵;新寧別有奇峰在,不讓武陵獨占春。” 邵陽山川地理,秀麗天成。岌山景區,是天下風光之勝;南山枚場,為江南草山明珠;黃桑森林王國,雲山佛門聖地,綏寧神奇綠州,龍山地下藏金。銀衫國寶,鐵衫群落,自然景觀,民族風情。泛舟資江三峽,尋幽舜皇秀色,無不風光奇絕,引人入勝。邵陽更是一方人文荟革之區。“衣冠王化染,耕鑿古風同”。邵陽開化甚早,民風淳厚,智慧勤勞,尚武崇文,文明綿遠,代有才人。唐代胡曾,工詩味史;車氏一家,才俊滿門;清代魏源,倡師夷制夷之說;民元蔡婿,有護國倒袁之勳。比及民國,志士接踵。御外侮而謀解放,袁國平沙場獻身;求真理而競自由,尹如圭血寫春秋。他們都是邵陽人傑,千古風流,民族精英。新中國成立後,人民作主,百廢俱興。中國共產黨領導,艱苦創業,改舊貌而換新顏;移風易俗,建文明而樹新風。彩圖重繪,山河一新,淪桑巨變,欣欣向榮。際此改革開放,更是千帆競發,城鄉經濟飛騰,悠悠古城,百業勃興。
邵陽境內系江南丘陵向雲貴高原過渡地帶,南嶺山脈綿亘南境,雪峰山脈聳峙西、北,衡邵丘陵盆地展布中、東部。整個地勢西南高而東北低,順勢向中、東部傾斜,呈東北向敞口的筲箕形。最高峰為城步苗族自治縣東部二寶頂,海拔2021米;最低處是邵東縣崇山鋪鄉珍龍村測水岸邊,海拔僅125米,地勢比降為10.25%。境內溪河密布,有5公裡以上的大小河流595條,分屬資江、沅江、湘江與西江四大水系。資江干流兩源透巡,支派縱橫,自西南向東北呈“y”字型流貫全境,流域面積遍及市轄9縣3區。巫水源出城步,橫貫綏寧,西入沅江,為境內西南部的主要水道。全境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光照充足,水雨豐沛,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夏少酷熱,冬少嚴寒。受地貌多樣、高差懸殊影響,氣候既有東、西部的地域差異,又有山地與丘平區的垂直差異,形成一定的小氣候環境和立體氣候效應。境內年平均氣溫16.1~17.1c,無霜期272~304天,日照時數1347.3~1615.3小時,降水量1218.5~1473.5毫米;雨水大多集中在4~6月,易遇夏秋連旱。 境內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各類地貌兼有,大體是“七分山地兩分田,一分水、路和莊園”。1990年,全市土地總面積3131.4萬畝,其中耕地639.19萬畝,居全省第二位;耕地中有水田430.28萬畝。除盛產水稻、雜糧外,經濟作物和傳統土特產品種繁多。寶慶苡米、陡嶺煙葉、龍[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