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百合、武岡銅鵝、雪峰蜜桔、新寧臍橙、邵東黃花、隆回辣椒等久負盛名,蜚聲省內外;茶葉、西瓜、黃豆、花生、生姜、大蒜、蘭麻、蠶桑、甘蔗、藥材等出產頗豐。柑桔、黃花菜、苡米等作物產量為全省之冠;烤煙產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市被定為邵陽市的山丘經濟開發區。 邵陽位於南嶺山脈、雪峰山脈與雲貴高原余脈三大植物區系交會地帶,是湖南四大林區之一,高等植物有245科,792屬,2826種。其中用材林樹種210種,以杉木、馬尾松和闊葉用材林為大宗。經濟林樹種432種,楠竹、油茶、油桐、漆樹、板栗、烏柏、白蠟樹、山蒼子樹等成片分布。受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有60種,一級保護的銀杉,二級保護的資源冷杉、銀杏、鐘尊木、連香樹、鵝掌揪、香果樹、水青樹、蓖子三尖杉等,為國內特有的孑遺樹種。城步沙角洞的銀杉群落,新寧、城步的資源冷杉群落,綏寧黃桑的長苞鐵杉群落,是研究江南地域古生物學的活標本。茂密的森林是野生動物良好的棲息環境和繁衍場所,境內有野生脊椎動物397種,分屬5綱,33目,102科。受國家一、二級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金錢豹、雲豹、華南虎、水鹿、黃腹雉角、紅腹錦雞、鼋、大鲵等36種。已建立綏寧黃桑、武岡雲山、新寧舜皇山和紫雲、萬峰山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一批縣級自然保護區。1990年,全市林地面積為1588.89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達284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42.7%。其中綏寧縣活立木蓄積量1050萬立方米,人均32.94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67.7%,均居全省各縣之首,有“神奇的綠洲”之譽。長期以來,境內除盛產木材、楠竹、茶油、桐油、生漆等大宗林產品外,松脂、玉蘭片、白蠟、五倍子、山蒼子油、棕片、竹麻等林副產品行銷省內外。境內不僅有莽莽林海,而且有茫茫草山。草山草場有114.04萬畝,連片分布10萬畝以上的有城步南山、十萬古田和新寧黃金3處,1^-10萬畝的有56處。城步苗族自治縣西南境是江南有名的山地草原區,其中八十裡大南山,總面積23萬畝,已建設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現代化山地牧場,是全省的種畜牧草良種繁育基地和奶肉牛商品基地。 境內礦產資源較為富足,已發現的礦藏有煤、鐵、錳、鎢、銻、金、銀、鉛、鋅、硫鐵、石膏、大理石、輝綠巖、優質石灰巖等74種。礦藏地有644處,其中大型礦床23處,中型礦床33處,小型礦床61處。非金屬礦藏蘊藏量大,品位高。石膏礦遠景儲量4.4億噸,工業儲量1.229億噸,儲量、產量均居全省各地州市前列,邵東縣是全國八大石膏礦產地之一。優質石灰巖礦、大理石礦為省內優勢礦種;硫鐵礦、冰洲石礦、優質白雲巖礦在省內享有盛名。煤礦工業儲量1.417億噸,遠景儲量1.447億噸。金屬礦藏比較集中地分布於隆回、新邵、邵東、新寧等縣。 境內河川水系發育,水域面積為111.9萬畝,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68.3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徑流量157.44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2749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44.73萬千瓦,可開發利用量68.77萬千瓦。水能資源集中分布於西南部城步、綏寧等山區縣。
邵陽市屬江南丘陵大地形區。地形地勢的基本特點是:地形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平地、平原各類地貌兼有,以丘陵、山地為主,山地和丘陵約占全市面積的三分之二,大體是“七分山地兩分田,一分水、路和莊園”,東南、西南、西北三面環山,南嶺山脈最西端之越城嶺綿亘南境,雪峰山脈聳峙西、北,中、東部為衡邵丘陵盆地,順勢向中、東部傾斜,呈向東北敞口的筲箕形。邵陽市為江南丘陵向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西部雪峰山脈、系雲貴高原的東緣,東、中部為衡邵丘陵盆地的西域。市境北、西、南面高山環繞,中、東部丘陵起伏,平原鑲嵌其中,呈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的盆地地貌。根據地形的差異,大致可分成四大地形區。 雪峰山地 雪峰山是湖南境內形成年代最早、平均高度最大、延伸最長的一組山地。西南起於綏寧縣境,略成弧形婉蜒向東北伸展,止於益陽縣境,全長300多千米,寬達100千米。在我市境內長達200多千米,縱貫綏寧、城步、新寧、洞口、隆回、新邵等縣。雪峰山地是地殼相對上升地區,經過長期侵蝕剝蝕而形成。山高嶺峻、坡陡谷深,全境平均海拔500米以上,峰巒山脊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自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城步境內的二寶頂海拔2021米,為全市最高峰。山地適宜林、牧業發展,是本市重要的用材林和楠竹基地。山區水力資源蘊藏豐富。 南嶺山地余脈 南嶺山地橫亘於粵、桂、湘、贛四省區之間。在我市境內主要指橫貫新寧、城步和綏寧南部的越城嶺和大南山余脈,由照面山、轎頂山、八步嶺、舜皇山、大南山等700多座峰嶺組成,是我市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境內山峰巍峨屹立、峰巒迭峰、氣候涼濕、植被繁茂,分布有幾百萬畝荒山草場,適宜辟為山地牧場。 中部沿江平原及丘陵盆地資水干流由西南向東北斜貫,沿江溪為沖積平原,呈串珠狀分布,海拔都在200—350米之間,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熱條件較好,是我市主要產糧區。兩側地勢升高,為面積廣大的丘陵,海撥一般在500米以下,地勢起伏和緩,宜於發展經濟林。丘陵低山之間,分布有不少盆地,如隆回盆地、邵陽盆地等,這些盆地也都是重要的產糧區。 東北低山丘谷 主要指新邵東北的龍山至邵東的大雲山一帶,海撥都在500米以上,間有山谷及長條形盆地,這是北方冷空氣南侵本市的主要通道。 邵陽市石灰巖分布較廣,在濕熱的氣候條件下,石灰巖地區長期被水溶解、侵蝕、形成類型多樣的喀斯特地形。地面有峰叢、峰丘、窪地、漏斗等;地下有溶洞、地下河等。基巖裸露地帶,土壤貧瘠、干旱少雨、植被較差。但有不少溶洞長達幾千米,洞內的石筍、石鐘乳千奇百怪,棚鑰如生,可辟為旅游風景區,著名溶洞有新那的夢雲洞、邵陽縣的響水洞、武岡市的法相巖、城步的碧雲洞、隆回的巖口洞和市郊十六中對面山上的無底洞等。
邵陽市最高峰為城步苗族自治縣東部二寶頂,海拔2021米。雪峰、南嶺似屏障,聳峙西南。 武岡市境內有天子山、照面山海拔千米以上大的山系五處,有國家森林公園雲山。 新邵縣主要山脈有天龍山、天形山、板子山、郎概山、龍山,其中龍山主峰岳平頂,海拔1513.5米。
邵陽市境內水系發達,溪河密布,全市有5公裡以上的大小河流595條。流經市境內的河流,主要屬資江水系,遍及全市九縣和市區,流域面積14788.6平方公裡,占全市面積的70.8%;沅江水系主要分布在城步、綏寧、洞口、隆回縣,流域面積4198平方公裡,占全市面積的20.1%;湘江水系主要分布在邵東、新邵、新寧、邵陽縣,流域面積1377.1平方公裡,占全市面積的6.6%;廣西西江水系有20條支流發源於城步苗族自治縣南部山地,市境內流域面積512.3平方公裡,占全市面積的2.5%。 資江水系
資江在邵陽縣霞塘雲鄉雙江口(又名羅家廟)以上分兩源:西源為赧水,舊志又稱資水、都梁水,1979年版《辭海》中稱赧水,源出城步苗族自治縣資源鄉青界山主峰黃馬界西麓,由西南向東北流經武岡、洞口、隆回縣境,至邵陽縣雙江口與資江南源夫夷水匯合,長188.7公裡,流域面積6884平方公裡,平均坡降為0.96‰。其中河源至武岡縣城關鎮,長49.1公裡,山高谷峽,坡陡流急,平均坡降為6.85‰。武岡縣城至洞口縣黃橋鎮河段長53.5公裡,平均坡降0.89‰。黃橋鎮至邵陽縣雙江口河段長86.1公裡,平均坡降0.41‰。武岡至雙江口間的河面由50米漸增至150米左右,沿途或水流平緩,或淺灘急流。南源為夫夷水(夫彝水),又稱羅江,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資源縣金紫山,於新寧縣窯市鎮六坪村塔子寨進入市境,經崀山、金石、白沙、回龍寺,邵陽縣塘田市、塘渡口,於雙江口與赧水匯合。境內流長155公裡,流域面積3150平方公裡,境內河段平均坡降為0.46‰。新寧縣城至雙江口河面寬150米左右。赧水和夫夷水在邵陽縣雙江口匯合後始稱資江,‘向北流經九公橋、邵陽市區、新邵縣,於岱水橋鄉筱溪村流出市境。雙江口至筱溪河段長113.7公裡,河段平均坡降0.56‰,市境內流域面積4754.6平方公裡。市區至新邵縣小廟頭間因匯合邵水,流量大增,河床寬200-300米。小廟頭至筱溪間兩岸高山陡立,水流湍急,河面一般寬100米左右,最窄處僅30米。資江流貫於山地與丘陵之間,干流東、西段狹窄,山脈逼近,受局部地形影響,支流大多短小,流域面積不大。河長在50公裡以下的支流占96.3%;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裡以下的支流占90.1%。
赧水在境內的主要支流有蓼水、平溪、辰水、小江、白竹河。夫夷水的主要支流有新寨河、雙江。資江干流的主要支流有邵水、石馬江、大洋江。
蓼水發源於綏寧縣七坡山,經武陽、李熙橋、紅巖,洞口縣花園、西中、高沙鎮,於馬鞍鄉雙江口匯入赧水(左岸)。全長97公裡,流域面積1141平方公裡,河流平均坡降2.32‰。
平溪發源於黔陽縣大灣,於洞口縣江口進入市境,經月溪、洞口縣城關鎮、竹市,於石江鎮龍潭鋪從左岸匯入赧水。市境內流長70.4公裡,流域面積1470.4平方公裡,河流平均坡降2.59編。較大的支流有古樓河、黃泥河、西洋江。古樓河源於洞口、綏寧二縣交接處的白巖頂南麓,經綏寧縣廖家灣、洞口縣古樓,於洲頭上從右岸匯入平溪。黃泥河源於隆回縣白馬山,經洞口縣桐山、山門、水東鄉,於穿石山從左岸匯入平溪。西洋江發源於隆回縣黃花垴,經大水田、蘇河、碧山,洞口縣醪田,隆回縣柳山、橫板橋、南岳廟鄉,於洞口縣樹林鄉雙江村從左岸匯入平溪。
辰水發源於隆回縣望雲山北麓平崗,經鳥樹下、建華、六都寨、桐木橋、荷香橋、曾家坳鄉於銅盆江從左岸匯入赧水。全長88公裡,流域面積849平方公裡,河流平均坡降2.21‰。
新寨河源於新寧縣黃金鄉風雨殿,經百寶、大圳、新橋、幸福村,於下田村從左岸匯入夫夷水。全長61公裡,流域面積684平方公裡,河流平均坡降13.2‰。
雙江又名一渡水。發源於新寧縣高掛山東麓,經三渡水、一渡水、塘尾頭,邵陽縣楊青、河邊鄉,於岔江口從右岸匯入夫夷水。全長53公裡,流域面積408平方公裡,河流平均坡降3.54‰。
邵水發源於邵東縣雙鳳鄉回龍峰西北麓南沖,經周官橋、兩市塘、牛馬司、雲水鋪鄉,於邵陽市區沿江橋從右岸匯入資江。全長112公裡,境內流域面積1965平方公裡,河流平均坡降0.79‰。其較大的支流有搓江、西洋江、檀江。搓江發源於邵陽縣郵家坪,經杉木橋,邵東縣黃家壩水庫、仙搓橋鄉,於肖家村從左岸匯入邵水。西洋江發源於新邵縣岳坪峰,經太芝廟、潭府、陳家坊鄉,邵東縣范家山鎮,於牛馬司從右岸匯入邵水。檀江源出東安縣尖木嶺南麓,於邵陽縣五峰鋪鎮界牌橋進入市境,經五峰鋪、中和、下花橋、谷州鄉,市郊檀江鄉,於雙江口從左岸匯入邵水。
石馬江發源於隆回縣首望亭,經高坪、新邵縣五星、言栗鄉,於大禹廟從左岸匯入資江。全長76公裡,流域面積840平方公裡,河流平均坡降2.04‰。
沅江水系
沅江干流不經過市境,域內只有巫水和公溪河2條一級支流。
巫水發源於湘桂接界的北石坳,流經城步苗族自治縣清源、蘭蓉、白雲洞、儒林鎮、羊石,綏寧縣關峽、長鋪、竹舟江,於河口鄉出境。境內河段長167公裡,流域面積3206.9平方公裡。河床狹窄,水流湍急,河段平均坡降1.96‰。巫水在境內有流長5公裡以上的支流94條,其中50公裡以上的支流有巖背水、哨溪、莳竹水(又名界溪河)。巖背水發源於城步大坳上,經大古、芳坪、蔣坊鄉,綏寧縣關峽鄉,於匡頭口從右岸匯入巫水。哨溪發源於綏寧縣尖山,經黃泥井、白巖、哨溪口村,於江口從右岸匯入巫水。莳竹水發源於綏寧縣烏雞山南面,經上堡、蘭家坪、石門、黨坪村,於界溪口從左岸匯入巫水。
公溪河發源於綏寧縣張家沖,經水口、洞口縣那溪,於芋子塘出境。境內流長35.5公裡,流域面積364.8平方公裡。有各級支流9條。
流經市境的還有渠水的13條支流,淑水的8條支流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