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誰能給我介紹一下:“蟻族”正文

誰能給我介紹一下:“蟻族”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蟻族”,並不是一種昆蟲族群,而是“80後”一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群體——“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之所以將該群體名之為“蟻族”,是因為這個群體和螞蟻有許多相類似的特點:高智、弱小、群居。
“蟻族”也可泛指在貧富懸殊較大的社會中,缺乏利益代言人,並且在經濟和社會地位方面處於不利地位,被社會所忽視的龐大人群。
主要特征
首先,螞蟻具有較高的智商。據相關研究表明,螞蟻有25萬個腦細胞,在所有的昆蟲中,是最聰明的物種。螞蟻的高智商能用來描繪該群體所具有的“高知”、“受過高等教育”等特點。其次,螞蟻屬群居動物,一個蟻穴裡常常有成千上萬只螞蟻,這也與該群體在物理狀態下呈現出聚居生活的特征相吻合。此外,螞蟻很弱小,但若不給予其足夠的重視,螞蟻也會造成嚴重的災害(如蟻災),因此有人稱螞蟻為“弱小的強者”。螞蟻這些特點與該群體弱勢、低收入、不被人關注,易引發諸多社會問題等方面極為相似。
此外,螞蟻還有許多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優點,而恰恰是這些優點,與該群體有著高度的相似性。比如螞蟻永不言棄的精神:如果我們試圖擋住一只螞蟻的去路,它會立刻尋找另一條路。要麼翻過或鑽過障礙物,要麼繞道而行。還比如螞蟻所具有的期待情懷:整個冬天螞蟻都憧憬著夏天。在嚴冬中,螞蟻們時刻提醒自己嚴寒就要過去了,溫暖舒適的日子很快就會到來。即便是少有的冬日暖陽也會吸引螞蟻們傾巢而出,在陽光下活動活動筋骨。一旦寒流襲來,它們立刻躲回溫暖的巢穴等待下一個艷陽天的召喚。此外還有螞蟻勤勤懇懇、全力以赴的工作態度等等。這些特點,都是“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的真實寫照。
主要分類
學者廉思將這個群體定名為“蟻族”,並根據該群體所處地域的不同,分別冠之以京蟻(北京)、滬蟻(上海)、江蟻(武漢)、秦蟻(西安)、穗蟻(廣州)等稱呼。
研究調查
根據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和西安等城市研究調查顯示,每個城市的蟻族聚居的人群數量都相當驚人。與就業、教育相比,該人群的性危機凸顯。作為80~90後,他們處於性活躍期,然而,蟻族婚姻狀況與同居狀況對比。未婚的人數占到被調查總體的93%,結婚的為7%,與異性同居的只有23%,這比農民工性危機還令人憂慮。
“‘蟻族’的性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在93%未婚人群中有戀人的人占51%,其中的23%的人選擇了同居的生活方式,只有33%的人在最近一個月內有過性生活。就全國成年人而言,平均性生活頻率是在每星期1次左右。然而該群體的67%的人最近一個月沒有性生活。對比之下,‘蟻族’在性需求方面難以得到滿足,人際性活動的缺失很可能會通過獨自性生活(如:自慰)或其他途徑進行宣洩,如果通過其他途徑則在很大程度上引起社會問題。”
不論是“啃老族”,“月光族”,還是“蟻族”,它們指的是當前年輕人,特別是高校畢業剛步入社會不久的大學生們的幾種生活觀念和生活狀態。我且把它們統稱“三族”。其實這些“三族”現象不是我們中國的特色,它在國外早已普遍存在。只是我國每年湧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數以百萬計,每年流入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的年輕人成千上萬。規模上外國不可能有這麼多人,所以,在國外這個現象也就不顯得那麼突出了。
盡管如此,國外的“三族”現象早也引起人們的關注。在美國這個群體有個比較好聽的名稱--“youngworkers"(青年打工者)。美國的一家專業機構(peterd.hartresearchassociates)曾經對這個群體從1999年至2009年做過一項跟蹤調查,調查涉及該群體生活的諸多方面,如就業、收入、醫療保險、家庭生活等。
根據調查他們發表了一份報告,題目為“youngworkers--alostdecade"(青年打工者--迷失的十年)。報告顯示青年打工者一族在走向社會、開始獨立生活的道路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當然,報告調查的“青年打工者”與我們的“三族”不一定完全吻合,但是報告反映的情況與我們的“三族”,特別是類似“蟻族”年輕人面臨的困惑和挑戰是相似的。
生存現狀
生活條件差、缺乏社會保障、思想情緒波動較大,挫折感、焦慮感等心理問題較為嚴重,且普遍不願意與家人說明真實境況,與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聯網並以此宣洩情緒。
生活之下生存之上
“蟻族”多從事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和餐飲服務等低層次、臨時性的工作,絕大多數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有的甚至處於失業、半失業狀態,收入低且不穩定。大城市的城鄉結合部或者城中村,低廉的房租、較低的生活成本以及較為便捷的交通吸引了“蟻族”聚居,稱為“蟻域”。
“蟻族”聚居處社會問題
與現實生活中“蟻族”的龐大數量想比,在社會關注度上,“蟻族”卻是一個極少為人所知的群體。現在社會上經常出現的是以“農民工、****職工、農民”為主題的媒體報道和學術研究,而有關“蟻族”的學術研究和媒體報道,都寥寥無幾。在外來流動人口成為新聞媒體和文學作品(特別是打工文學)關注的主題,同時也日益成為學術界的主流話語和焦點時,“蟻族”卻埋沒於“青年農民工”、“流動人口”、“校漂族”等字眼之下,他們既沒有納入政府、社會組織的管理體制,也很少出現在學者、新聞記者的視野之中。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被漠視和淡忘的群體!這是一個少有人關注和同情的群體!
“蟻族”在主流話語中的缺失,並不代表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不重要!

發展趨勢

隨著中國社會城市化、人口結構轉變、勞動力市場轉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等一系列結構性因素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在大城市就業。再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到來,“蟻族”的數量在未來幾年內必將急劇增加。因此,盡管“蟻族”還沒有形成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階層”,但日益顯現的“蟻族”現象應當引起社會的充分關注和重視。
 

有機蔬菜和普通蔬菜有什麼不同?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