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長的凍包爛了怎麼辦? 有凍瘡體質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c及礦物質的食入,可口服煙酰胺片0.1克,日3次,鈣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機體耐寒力。也可在凍瘡好發部位塗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閉浸泡於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後可用),每日擦2-3次。 中藥治療可內服“人參養榮湯”:當歸12克肉桂10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生姜皮10克(無此藥時可用干姜8克代替)黨參18克黃芪18克雞血籐30克,煎水內服。 外治法:桑枝100克桂枝30克甘草30克川芎20克(如創面有潰爛者可再加鴉膽子25克或黃連25克),水煎,等待溫度適宜(溫度為35~40℃),溫洗或浸泡。每天2次
凍瘡夏治方
凍瘡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預防,冬季就可免卻凍瘡之苦,現介紹幾則凍瘡夏治方,供選用。 1.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鐘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鐘,每日1次,連續1周。 3.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生姜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鐘,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治凍瘡食療方 1.當歸15克,桂枝12克,赤芍10克,細辛6克,通草6克,甘草6克,大棗8枚,加水煎服。本方可使陽氣通,寒氣散,氣血通暢。 2.當歸60克,紅花30克,川椒30克,肉桂60克,細辛15克,干姜30克,樟腦15克,用95%酒精1000毫升浸泡七天後外搽患處。 3.生姜、當歸、紅花、川芎各10克,同浸於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後即可服用,每次飲酒10毫升,每日2次。 4.用鮮紅辣椒3~5個,放入半斤75%酒精或高度白酒內,浸泡七天制作成辣椒酊外搽患處;新發凍瘡未潰破者,還可用麝香止痛膏貼患處,也可用紅花油、活絡油等外搽,都有較好療效。
其他
辣椒 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後,塗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 生姜 用新鮮的生姜片塗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姜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蘿卜 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 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繼續烘烤,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過不了幾分鐘凍瘡處有發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淨後煎濃湯,趁熱洗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將山楂1枚置於火爐上燒熟變軟,稍冷後搓成泥狀塗患處,同時將患肢置於火爐上方烘烤,邊塗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楂泥變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療3-5次。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鐘,連續1周。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淨,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5.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常,保證不再復發。 6.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皲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7.凍瘡初起時,用熱醋塗抹,醋干後,再行塗抹,一日數次,可見效。 8.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鐘,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蘿卜法:將蘿卜切厚片,煮熟趁熱貼敷患處,涼後更換。連敷3-4天可愈。 生姜法:生姜火上烤熱,切片擦塗患處,可消腫止癢;或生姜切碎,浸泡於70%的酒精中,20天後用酒精擦塗患部,日數次。 蘋果法:蘋果去皮絞碎熬膏,加入少許樟腦粉調勻塗患處,每日3次。 辣椒法:辣椒面撒於傷濕止痛膏上。貼患處;或辣椒5個,入白酒100克浸泡一夜,用此酒擦塗患處,日2-3次;或干辣椒25克,水煎,趁熱洗患處15分鐘,可消腫止癢。 茄根法:用茄子根、干辣椒煎水,洗患處;或茄桿連根煮水,趁熱燙洗患處,日1-2次。 蔥須法:蔥須、茄根各100克,煎水洗患處,日1-2次。 桔皮法:鮮桔皮3-4個,生姜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鐘,水涼再加熱。 山楂法:山楂120克,水2500毫升,煎30分鐘去渣,熱洗患處,日一次。 以上方法均適宜治療未潰爛凍瘡。
針灸
體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周圍經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區(下同)。 (二)治法 先將穴區充分消毒,在凍瘡周圍穴位淺刺,再從凍瘡周圍皮膚(約距凍瘡邊緣0.2厘米之健康皮膚)開始,圍繞凍瘡用28號1寸毫針緩慢刺入皮內,急出針,不宜出血。然後,在凍瘡邊緣,每隔0.2~0.5厘米刺1針,淺刺成一圈,再在距0.25~0.5厘米的病灶上,復刺一圈,刺點要錯開,勿平行。如此逐漸向凍瘡中心圍刺,刺點也逐漸減少,最後在中心用粗毫針點刺1針出血。隔日1次,不計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述方法共治295例患者,結果全部獲愈[1]。 艾灸(之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艾卷點燃後,以雀啄灸法,直接將燃著端接觸阿是穴,以每秒鐘快速點灸2~3次為宜,患處有輕度灼痛或灼熱感,但不會留下疤痕。每次5~1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7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79例,結果臨床治愈92例,占91.1%[2]。 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選取紅、腫、脹、痛最顯著的部位,常規消毒,用三稜針迅速點刺,放血3~5滴。每次根據症情,取3~5處放血,每日或隔日1次,6次為一療程,一般只需治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50例,均在3~6次內獲愈,總痊愈率為100%[3]。 體針加穴位紫外線照射 (一)取穴 主穴:陽池、陽溪、外關、合谷。 (二)治法 上穴均取,以1.5寸毫針進針後提捻轉,得氣後留針20分鐘,行針3~4次。用u型管功率為500瓦紫外線治療燈,以平均生物劑量(med)照射雙手30秒,燈距50厘米,首次劑量5med,以後每次遞增2med,每日1次,6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65例,痊愈48例,顯效17例,總有效率達100%[4]。 艾灸(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視凍瘡大小,將生姜切成約2毫米薄片,置於瘡面上。再將艾絨作成小指腹大的艾炷,安放於姜片上施灸,當患者感到灼痛時,醫者可略略來回移動姜片(注意不可離開瘡面)。每處灸3~5壯,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58例,痊愈52例,有效4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96.6%。經觀察其療效不受年齡、病程及病損范圍的影響[5]。 1、一般是在一入冬的時候最容易發生凍手凍腳,所以,天一冷,就及時的換棉鞋,帶棉的手套,做好保暖和預防工作是最重要的。
2、還有就是保持鞋和鞋墊的干燥,每天用熱水泡泡腳,都是應該養成的習慣
3、如果已經凍腳了的話,就去藥店買一些軟膏,例如蛇油膏之類的,都有一定的作用
4、采芝麻花在凍瘡處揉搓。只要這一年不凍,以後就不會凍手了。
還有幾個單方,不知道有沒有用,你也可以試試,呵呵
1、夏天用生姜擦手
2、取干楊樹葉若干,放入鍋中用水熬,熬出顏色即可。然後把手放入盆中,每天浸泡1—3分鐘即可預防手凍
冬天又來了,好多人的手腳又會被凍傷了,我這裡有一個好用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試哦!非常簡單,就是去藥店買一盒“十滴水”,一盒裡有十小瓶(象眼藥水一樣的小瓶子),大概1塊錢,藥水是黃褐色的,用帶塑料頭的小圖釘在瓶口正上方扎一個小眼,將藥水塗在被凍傷的地方(洗過手就塗,或者有時間就塗,沒有次數限制,當然塗的次數多了會好的快些),塗過後還將圖釘扎在小眼上,這樣即使瓶子倒了藥水也不會灑出來,有時間的話最好按摩一會兒,當然如果凍傷的厲害被凍爛了就不要按摩了,一般情況下一瓶藥水用不完就會好了。這樣一盒藥就夠自己和親戚朋友用上一個冬天了。
這個方法非常好用哦,以前我也不相信這麼簡單就能治好的,我的手也是年年凍,但是並不厲害,得到了這個方法後買了一盒十滴水但是並沒有試,藥一直在那兒放著,後來我的同事讓我幫她找找有沒有治凍傷的方法,她的手每年都被凍爛,而且試了很多藥都不見好,於是我拿了兩瓶十滴水很她用一下,誰知竟然很快就好了,如今我們同事冬天手凍了都會用這個方法。當然腳被凍傷了也可以用的
為防凍,冬天應常吃狗肉、羊肉、鹿肉、龜肉、麻雀肉、鹌鹑肉、鴿肉,蝦、蛤蜊、海參等,這些食物均可增加熱量防寒增溫,同時再穿暖一點。
至於湯肴,小的時候就和家裡人一起吃大白菜加些肉、魚、海鮮類制湯菜火鍋取暖防寒,生活好一點的人家在舊歷九月九日起加菊花鍋就是雜品火鍋,取暖保溫,如脾胃一暖,四肢受益,再盡量穿暖,自然不會凍傷了。 1.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鐘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鐘,每日1次,連續1周。 3.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生姜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鐘,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體育鍛煉法
加強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鍛煉,如練氣功、跳舞、跳繩等活動,或利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為止,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微循環障礙,達到“流通血脈”的目的。
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攝氏度的水和一盆45攝氏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後再浸泡於高溫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生。
服、擦藥物法
有凍瘡體質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c及礦物質的食入,可口服煙酰胺片0.1克,日3次,鈣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機體耐寒力。也可在凍瘡好發部位塗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閉浸泡於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後可用),每日擦2-3次。也可取中藥三七、紅花、赤芍、雞血籐等各適量,水煎取液,局部擦洗。
凍瘡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預防,冬季就可免卻凍瘡之苦,現介紹幾[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