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還沒有結束,這樣上路會騷擾百姓,影響生產。李林甫在張九齡走後卻對唐玄宗說,長安和洛陽是陛下的東宮和西宮,陛下願意什麼時候來往就什麼時候來往,不必再等以後,至於妨礙了農民秋收,免了他們的稅收也就行了。
玄宗很高興,照計而行。後來,李林甫就找機會誣陷張九齡等人,終於使唐玄宗將這些敢於直言的宰相罷官,由他把持了朝政。李林甫掌權之後,凡是不聽從他、不和他站在一起的人都要想方設法地陷害。李林甫嫉妒賢能之人,嘴裡說的話很好聽,但心裡卻陰險毒辣。所以,人們背地裡說他是“口有蜜,腹有劍”。
公元736年,唐玄宗寵愛的妃子武惠妃病死,玄宗日夜寢食不安。聽人說他和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氏美貌絕倫,艷麗無雙,於是不顧什麼禮節,就將他招進宮裡,楊妃懂音律,也很聰明,還擅長歌舞,很得玄宗歡心。
為了掩蓋自己奪兒媳的丑惡行徑,唐玄宗讓楊妃自己請求進宮做女官,住進南宮,又賜號太真。為了安慰兒子壽王,唐玄宗又給他娶了個妃子作為補償。
這個時期的封建倫理觀念還沒有南宋末年朱熹理學出來之後那麼嚴格,男女觀念雖然是不平等,但對於女性的貞操觀念和改嫁等方面還是比較寬容的,封建社會對於婦女的壓制是元朝之後的明朝和清朝。武則天之所以能做女皇,和這時的這種寬容的社會心理有關,所以,到了清朝末年,同樣掌握國家政權的慈禧太後就不敢稱女皇了,社會輿論和社會心理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後來,唐玄宗封楊妃為貴妃,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楊貴妃。貴妃的地位僅次於皇後,但這時候沒有皇後,所以楊貴妃實際上就是唐玄宗的皇後了。玄宗對她恩寵備至,還稱贊她是自己的“解語之花”。愛屋及烏,有了楊貴妃的關系,楊氏一族開始飛黃騰達。所以,當時民間竟有了生小孩希望生女孩,將來入宮做妃子榮耀家族的觀念。
為了討貴妃的歡心,唐玄宗可謂費勁心機。為了迎合她喜歡服裝的心理,有專門為貴妃服務的七百多人給她做衣服。為了讓她吃上喜歡的荔枝,玄宗還下令開辟了從嶺南到長安的幾千裡貢道,以便荔枝能及時地用快馬快速運到長安,因為荔枝摘下後五天內會變味兒。而楊貴妃生在南方,喜歡吃這種東西。
有了楊貴妃,唐玄宗的奢侈之風越來越盛,大臣、貴族、宗室為了巴結皇帝,投貴妃所好,結果讓她高興的人都升了官,這又刺激更多的官僚貴族巴結逢迎,爭獻美味佳肴、珍異珠寶。
在妹妹的關系影響下,哥哥楊國忠也平步青雲,一步登天,做上了唐朝宰相。楊貴妃的姐姐們也得到了實惠: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二姐封為虢國夫人,三姐封為秦國夫人。其他的兄長也有封賞,做了朝中的高官。楊國忠的權勢無人能比,兄妹二人的輝煌時期也為日後的悲慘結局埋下了伏筆。
在楊國忠的專權下,整個唐朝開始混亂起來,可以說,唐朝的轉向衰落固然有唐玄宗的過失,但楊氏兄妹特別是楊國忠這個哥哥沒有起到正面的作用,他的為非作歹,也沒有給妹妹帶來好運,反而把妹妹送上了不歸路。美麗並不是罪過,但美麗卻是一個起因。
在楊國忠的一手遮天之下,首先是朝政混亂。在暴雨造成災害時,玄宗詢問災情,楊國忠卻拿著大個的粟穗子給玄宗看,說雨大但沒有影響收成。下邊有的官員報告災情,請求救助,他大發雷霆,命令司法機關進行嚴懲。楊國忠能力不高,但喜歡胡亂處理朝政,正事做不好,壞事卻很在行,接受賄賂、拉幫結派等等應用自如。
朝政混亂影響了國家的經濟。均田制在這個時期瓦解,稅收急劇減少,但朝廷的花費卻因為玄宗和楊貴妃的奢侈而逐漸增多,國庫入不敷出。政治的腐敗還影響了軍隊的戰斗力,因為招募的兵士都是一些無賴之徒。這些人在後來玄宗發動的戰爭中不但沒有奪得勝利,反而招致了更多的失利。
玄宗對於唐朝的危機絲毫沒有察覺,反而向外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政治腐敗與黑暗,影響了將領的貪功求官的欲望。為了挑起戰爭,並在戰爭中立功受賞,加官進爵,邊鎮的很多將領肆意挑釁,使得邊境戰亂不斷,玄宗的好戰對此又是火上加油。初期的邊境安定局面又被打破了,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唐朝大傷元氣。
一是西邊和吐蕃的關系惡化,開戰後互有傷亡,損害了歷來的和睦有好關系。二是西南的南诏國。由於邊境將領的驕橫跋扈,致使本該平息的沖突日益升級,結果唐朝征兵和南诏開戰。先後戰死、病死的唐朝兵達二十萬之多
唐玄宗的音樂方面的才能與貢獻
李隆基酷愛音樂。6歲能歌舞,顯露出音樂資質。少年時在府中自蓄散樂一部以自娛。他精於多種樂器演奏,如琵琶、橫笛等,羯鼓的演奏技藝尤為高超。他對唐代的音樂制度做了多次重大改革,調整了原九部樂、十部樂為坐、立部伎,促進了音樂藝術的發展與提高;他設立梨園,擴充教坊,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音樂藝人;吸收和容納外來音樂,提倡俗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唐樂氣派。
在8世紀上半葉,就世界音樂范圍而言,李隆基堪稱是一位少有的作曲大師。唐南卓《羯鼓錄》曾說他“若制作曲詞,隨音即成,不立章度,取適短長,皆應散聲,皆中點拍”。他一生中參與創作的音樂作品甚多,其中大部分是器樂獨奏曲、合奏曲和大型歌舞曲。作品從各個不同的側面,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他的政治生涯和唐代由盛至衰的歷史面貌。其作品均已亡佚無存。根據史料記載,這些作品大都是他在710年以後創作完成的,正是盛唐到中唐轉折時期。
李隆基即位前所作《還京樂》、《夜半樂》,是為了紀念他所主持的誅殺韋、武朋黨集團的宮廷政變而作的。他即位後,任用得人,出現了“開元之治”的盛世局面,並創作和改編了為數不少的宣揚君權神授、歌頌文治武功和太平盛世的音樂作品,如《聖壽樂》、《小破陣樂》、《光聖樂》、《文成樂》等等。李隆基長於“法曲”風格,喜歡采用“游仙”題材,他本人參與創作、改編的有《霓裳羽衣》、《凌波曲》、《紫雲回》等。藝術上,歷代多有贊賞之詞。在李隆基的音樂創作中,占比重較大的要推羯鼓曲。羯鼓原是西北少數民族的一種打擊樂器,隋時傳入中原。由於李隆基對羯鼓的特殊喜好,視其為八音領袖,故多為之譜曲,如《春光好》、《秋風高》等,多被載入史冊。
李隆基晚期多思念之作。被後世稱道的追憶馬嵬坡之行的《雨霖鈴》,懷念賢相張九齡的《谪仙怨》,史料中或指其為玄宗自制,或謂樂工奉命而作,都與李隆基主持有關。
開元盛世相關數據
7000萬。
這是唐玄宗統治的天寶(742-755)年間全國人口數。官方留下的天寶十三載(754)全國人戶約962萬戶、人口約5288萬口,學者們綜合各方面史料推測,公元8世紀中葉,唐朝全國實際人戶超過一千三四百萬戶,實際人口超過7000萬。 那麼,當時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口是多少呢?8世紀的時候,東法蘭克福王國從塞納河到萊茵河之間的人口是200-300萬。而直到16世紀,地中海地區的人口才5000萬至6000萬。北非的人口是300萬。在農業經濟為主的時代,人口就是生產力。唐玄宗時期人口繁盛,反映了當時中國總的經濟實力是獨步於世界民族之林的。
6.6億畝。
這是唐玄宗時期全國耕地面積。唐朝的版圖,比之於漢代,有新的拓展;大運河把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更密切地聯系在一起,促進了全國經濟的增長。史稱:“開元、天寶之際,耕者益力,高山絕壑,耒耜亦滿”。根據現有史料推算,當時全國實際耕地面積約八百五十萬頃,折合今畝達6.6億畝(當下的中國為18億畝),人均占有達9畝多。遠遠超過我國今日的平均數(1.4畝)。
70余國。
這是《唐六典》列舉的開元時期前來朝貢的蕃國數。這些蕃國,從東亞的日本、朝鮮到東南亞地區的諸國,從今日中國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到中亞、西亞乃至地中海地區的一些國家,都對唐朝中央政府建立了一種朝貢的政治關系。開元時代,長安、揚州、廣州等城市,雲聚著從海陸絲綢之路來華的胡商蕃客,成為溝通中外經濟、文化與政治聯系的重要渠道。亞洲各國留學生來華留學,絡繹於途。前不久在西安發現了井真成的墓志,這位日本國的留學生就是開元年間來華學習的,還有與李白結下深厚友誼的晁衡,也是一位日本留唐學生。不少外國人在唐玄宗的朝廷任職。 中國化的佛教——禅宗的真正創建人慧能和尚,在玄宗即位那年圓寂,此後,在玄宗統治的四十多年時間裡,禅宗迅速興起,儒佛道合流成為歷史的潮流,玄宗就曾親自為《孝經》、《老子》、《金剛經》作注。所謂三夷教,即祆教、景教、摩尼教,也在華得到傳播。正是這樣一個開放的社會,使唐朝在社會風氣上顯得雍容大度,李白充滿自信的詩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就是那個時代精神的寫照。
53915卷。
這是開元年間整理國家圖書館的藏書數。玄宗時代,唐朝的文教事業也有很大發展。今天我們所常說的四部(四庫)圖書分類,正式被國家官方圖書館所采納,就是在唐代。“藏書之盛,莫盛於開元,其著錄者,五萬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學者自為之書,又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嗚呼,可謂盛矣!”(《新唐書》卷五十七《藝文志一》)詩聖杜甫、詩仙李白都主要生活在這個時代。舉幾件文化建設上的典型事例。第一件事,唐玄宗曾組織鴻儒碩學,在集賢書院校雠四部圖書;第二件事,開元二十年編訂《大唐開元禮》,是最完備的禮制建設,稍候不久又完成《大唐六典》的編纂,是最完備的行政法典性質的文件;第三件事,大力提倡教育,廣泛設立公私學校。開元二十一年(733)五月敕:“許百姓任立私學,欲其寄州縣受業者亦聽。”(《唐會要》卷35《學校》)開元二十六年下令天下州縣,每鄉都要設置學校一所,以教授學生。這樣推行政教的結果是:“於時垂髫之倪,皆知禮讓。”(《舊唐書》卷九《玄宗本紀下》)可以說教化大興!
最能形象說明開元時期的繁榮局面的是杜甫的那首《憶昔》詩: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廪具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纨魯缟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 http://baike.baidu.com/view/5176.htm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