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衰老從哪裡開始? 人類衰老的過程 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正在衰老
對於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來說,誰都不會相信自己正在衰老。然而,事實上衰老從十幾歲就開始了。 據美國哈佛大學生物學家洛信博士說,人出生時,腦細胞的數量達140億個。由於它屬於不能再分裂的細胞,因而生後數目基本不再增加。相反,18歲後,腦細胞數隨年齡增加而逐漸減少。從25歲起,每天約有10萬個腦細胞死亡,之後隨年齡遞增,每年腦細胞的死亡數還要增加,同時伴隨腦重量減輕。 但不同的人,腦細胞死亡的速度有很大差異。對於腦細胞死亡較快的人來說,60歲就可能變成癡呆。而對腦細胞死亡慢的人來說,到80歲高齡仍然耳聰目明,思維清晰。其他髒器,如心、腎等,雖然不像腦衰老得那麼快、那麼早,但隨著年齡增加,他們出現萎縮,色素沉著,機能減退等。以女性為例:39歲時心髒重275克,85歲時只有180克重。腎髒在39歲時重150克,而85歲時僅有90克。 在哺乳動物中,人的壽命是最長的,但仍然難免衰老。對於衰老的認識,目前還有很多未知數,但現代科學終究會揭示衰老的奧秘,人類健康長壽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人類的衰老現象,從青春期前開始了。首先表現在身體抵抗疾病的免疫力降低。30歲,人體發育達到頂點,40至50歲時即進入衰老。日本著名老年病研究專家太田邦夫總結了身體各部分的老化現象,下面就是他的見解。
20歲以前的生長期:男性14歲,女性12歲即達到性成熟。同時,調節人體抗病能力的胸腺激素分泌量減少,衰老開始。20歲以後,頭發出現衰老現角,肌肉的力量25歲時達到高峰。30歲,身體各方面的機能輕微下降:皮膚失去彈性,出現皺紋。聽力開始下降(最佳聽力時期在1歲)。心髒的肌肉變厚。脊椎骨彼此距離縮小,身體的姿勢前傾。女性達到性高峰。人體發育達到頂點。 40歲開始,可以明顯看出衰老:出現白頭發,發際後移。大多數男性在45歲後出現遠視。身體抗病能力下降,殺滅癌細胞的淋巴細胞明顯減少,殺滅其他病菌的能力也下降。體重稍有增加,身高降低。 50至55歲,衰老速度比較快,皮膚松弛,皺紋顯而易見。味覺遲鈍。多數女性月經停止,生育能力喪失。胰髒的胰蛋白酶和胰島素分泌減少,易患尿崩症。拇指指甲生長緩慢。 55至60歲,衰老變得更加劇烈,腦細胞機能低下。男性說話聲音更高,並且聲音發顫。肌肉及其他組織退化,體重減輕。但由於新陳代謝低下引起體內脂肪積蓄,因而體重減少並不明顯。而男性仍保持一定生殖能力,但精液量減少。 60至770歲,衰老速度相對減慢:身高比青年期降低二至三厘米,味覺更加遲鈍,只有青年期功能的30-40%。肺活量較青年期下降50%。60歲的人,肌肉力量只有25歲時的一半。
衰老原因在哪裡?
關於衰老發生的機理,據科學家說有種假說。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假說能夠獨立地、完滿地闡明衰老發生的根本原因。證據比較充分的有與遺傳基因密切相關的“分子交聯”學說和“錯誤成災”學說以及由於細胞間膠原物質積存過多,導致衰老的細胞間物質學說。 細胞間物質,是指由細胞產生,並分泌到細胞或細胞間的一些物質。如透明質酸、膠原等。透明質酸是一種大分子物質在保持組織的水分方面有重要作用,青年期透明質酸多,皮膚潤澤和豐滿。 但隨著衰老,透明質酸減少,而代之以膠原增加。膠原不僅缺乏彈性,而且不容易被分解,因而營養物質既難進入細胞,而細胞的排洩物亦難以排除,因而細胞的新陳代謝低下,最終導致細胞衰老。特別是當毛細血管、淋巴管及細胞之間,一旦出現膠原,衰老很快就會出現。 據生物學家洛信博士測定,65歲以上的老人,細胞含水量只有青年期的八成左右。而動勝硬化就是由於動脈壁發生了上述現象。當血管發生硬化,血液流動受阻,勢必引起各器官嚴重的機能障礙。老年人多伴有動脈硬化。 此外,在免疫功能異常及衰老時,還會出現一種細胞間物質——澱粉狀蛋白amyloid,也能引起機能障礙。患者在10至20歲時,就出現白發、脫發、皮膚老化等衰老症狀,且常並發動脈硬化、糖尿病等成人病,大約在45歲時就夭折了。其早老的原因被認為是:細胞內的透明質酸以異常快的速度被排出,因而不充分發揮作用,導致細胞衰老所致。 哺乳動物的壽命是一定的,一般相當於該動物到達成熟期所需時間的5至10倍。如果說人的性成熟期是15至20歲,那麼人的壽命應當在75至200歲之間。
腦重量與壽命有關
人類中有活到152歲的傳說,但並沒有可靠的出生證明。就日本來說,有出生證明的壽齡還沒有超過124歲。目前還活著的鹿兒島縣人泉重千代,生於1965年6月9日,現年123歲。基因和壽命有密切關系,動物的代謝率以及dna損傷後的修復能力都與壽命長短相關。還有人認為壽命與腦重量有關。從鼠到象85種動物的壽命與腦重對體重的比率關系來看,二者有非常明顯的相關性,腦重量大的動物壽命也長。 人的生命經歷了發育、成熟、衰老各個階段,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但由於人體受到有害因素的影響程度不同,因而人與人之間,衰老的進程可以不同,這就是個體差異性。尤其是在接近生命的後期,這種個體差異更加明顯,因而確定壽命有一定困難。 在生物學的研究中,有一種重要的基本方法就是進行細胞培養。也就是把生物個體的體細胞取出來,在試管或平皿等容器內進行培養和研究。最初人們認為只要條件適宜,體外培養的細胞可以無限度地繁殖,但1961年海弗立克等二人提出:體外培養細胞的繁殖是有限度的。他們觀察到成纖維細胞進行培養後,原來處於休止期的成纖維細胞,數量是驟增,但不久,繁殖程度降低,最後處停滯狀態。 此時的細胞體積增大,分裂停止。他們認為這種現象是壽命在細胞水平的表現。當時,大多數學者對他們的看法持懷疑態度。然而,目前許多實驗結果都已證實:海弗立克關於細胞最長壽命的概念,對多數哺乳動物來說是正確的。 成纖維細胞取自胎兒肺髒時,細胞數量增加一倍,需要的傳代數是50至70。如果從成人身上取下成纖維細胞進行培養時,細胞傳代數隨著供體年齡增加,反而下降,一般平均可傳到10至30代。而利用培養細胞傳代能力,與供體年齡成反比這一事實,人們可以通過測定未知年齡人的成纖維細胞傳代數,推測出這個個體的年齡。用這個方法調查的結果,證明了各種動物最長壽命,與同種細胞倍增傳代數成比例,即壽命最長的動物,倍增傳代數也最大。如小鼠的壽命最長是3.5年,成纖維細胞的傳代只有14至28,而人胚胎的成纖維細胞傳代數是40至60。而遺傳性早老症兒童的成纖維細胞傳代數,只有2至10。 如果深入分析這些現象,就有可能確定衰老和壽命的機理。現在已經證明,遺傳基因損傷後,修復能力強的動物,細胞壽命及個體壽命都長。如果黑猩猩的基因損傷修復速率只有人的一半,而黑猩猩的壽命也恰恰是人的一半。這些都暗示了衰老和壽命與遺傳基因結構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 人老先老腿 衰老分生理衰老與病理衰老兩種。同一物種不同個體,即使同一個體不同的組織或器官其衰老速度也不相同。人從出生到16歲之前,各組織器官功能增長快。從35歲開始有的器官和組織功能開始減退,其衰老速度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如果以30歲人的各組織器官功能為100的話,則每增一歲其功能下降為:(休息狀態下)神經傳導速度以0.4%下降,心輸出量以0.8%下降,腎過濾速率以1.0%下降,最大呼吸能力以1.1%下降。一般,肺最容易衰老,其次是腎髒的腎小球,再就是心髒。神經、腦組織衰老速度相對慢一些。各組織器官功能隨年齡增加呈線形下降,因此老年人容易患病,這是一般規律。 “生命在於運動”,確是至理名言。然而,現代醫學對此有了嶄新的認識,認為“生命在於腦運動”,因為人的衰老首先是從大腦開始的。 k9q9185f5jj25480e7dtj8tpm24u5k3n有關研究表明,如果能堅持腦部運動,即多用腦,可以延緩大腦的衰老,延長大腦細胞的壽命。日本科學家報道,經常用腦的人到了六七十歲,思維能力仍像30歲那樣靈敏;反之,那些三四十歲就不願意動腦子的人,腦細胞會加速老化。美國科學家還做了一個有趣的試驗,他們將75位年齡在80歲以上的老人分為3組:天生勤於思考組、思維遲鈍組和受人監督組。實驗結果是:天生勤於思考組的血壓、記憶力和壽命都達到最佳指標。3年後,勤於思考組的老人都還活著,思維遲鈍組死亡達12.5%,而受人監督組有37.5%的人已經死亡。 5k5ysqtrbwg8ap76sda6ed5rhcchyurw由此可見,勤於思考,有所追求,是人們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老年人,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除應經常鍛煉身體外,還要多用腦,學會科學用腦與健腦。健腦的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csnuwtk8eud6qttu5r1gr5ujap3cg3wg增強腦力運動古人主張“博聞強記”。博聞可以增強記憶,強記又可促進博聞,兩者相輔相成。要想達到這一目的,關鍵是要培養學習興趣。實踐證明,有效地進行腦力運動可以防病延年,預防老年性癡呆症,尤其是年輕時的腦力活動影響更大。 1bg86e0xt0ga1mnmva6fkjebutudfjms調節大腦狀態清晨戶外散步,呼吸新鮮空氣,或做體操,打太極拳等,可以使大腦獲得充分的氧氣,喚醒尚處於抑制狀態的種種神經與肌肉。在大腦疲勞時,聽一聽音樂,或觀賞一下綠草紅花,藍天白雲,對調節大腦有利。 7gvha78pd6nwrc0pvvumjj8rm21gh8jt節欲健腦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大腦的活動有賴於腎精充養。節欲可以養精,養情才能健腦養神,推遲大腦的衰老。性生活過度會傷精耗神,未老先衰,百病叢生。歷代皇帝貴族鮮有長壽者,就是這個原因。當然,對中老年來說性活動不可缺少,只是要掌握好“度”。 9kd5021mhhch2w390hs1ckq5vbywp6sa食補健腦醫學研究表明,腦的重量僅占人體重量的2%,但它消耗的營養是大量的。專家指出,各種脂質、蛋白質、糖類、維生素等,都是大腦日常必需的營養。比較肯定的補腦食品有核桃、黑芝麻、花生、豆制品、玉米、小米、大棗、南瓜子、蜂蜜、海藻類、魚類和母乳等。 wnbxam35qx8knjjtr3t59766ep6rfc2x多動手指俗話說,心靈手巧,是有一定道理的。醫學研究證明,手指功能的技巧鍛煉可促進思維、健腦益智;玩健身球、織衣物等都是健腦益智的好方法。 pmd7qs1tbaa5u8stc998x2guu0kye8wx按摩頭頂多作頭部按摩,可促進大腦血液循環,延緩大腦衰老。兩手十指從前發際到後發際,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線按摩;最後,兩拇指在太陽穴,用較強的力量做旋轉按動,先順時針方向後逆時針方向。上述按摩,可起到提高智力、養神健腦的作用,對於神經衰弱的患者,更有益處。 人衰老從心髒開始。保持一顆年輕的心,人就沒那麼快衰老了~~`` 人衰老的應該是從腸胃開始。不是說,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棒嗎。牙只有是否堅固,當然沒有衰老的話。所以,腸胃就是人體是否健康的第一准則了。人是鐵飯是鋼,腸胃不好,怎能讓人有活力。人生病了不可怕,只要能吃能喝,總會好。但是,如果病人不想吃東西了。那就真的不好辦了。所以,大家好好保護自己的腸胃吧。 據悉,長期不被人們重視的肛腸疾病正趨向高發。據有關普查資料表明,肛門直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9.1%,痔占所有肛腸疾病的87.25%。男女均可得病,年齡界限也不很明顯,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其中20-40歲的人較為多見,並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加重,應引起人們的重視。為了讓人們全面准確地了解肛腸疾病的防治知識,我們走訪了肛腸專科醫院專家,就肛腸疾病的相關知識做了詳細介紹。
問:肛腸疾病包括哪些疾病?
答:肛門、直腸、結腸的各種疾病均屬於肛腸科[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