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治范圍。常見的肛門直腸病有痔瘡、肛裂、肛瘘、肛門直腸脫垂等;結腸病有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息肉、結腸憩室炎、結腸腫瘤等。此外,如肛門濕疹、肛門瘙癢症、尖銳濕疣、各種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也屬於肛腸疾病范圍。
問:肛腸疾病有哪些致病因素?
答:肛腸疾病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歸納起來可分為內因、外因兩大類。
內因:
1.解剖因素:肛門直腸部有大量特殊性結構,如肛門隱窩、肛門腺、肛乳頭、直腸瓣和特殊的血管構造。直腸靜脈中缺少靜脈瓣,血液易於瘀積。門靜脈系和腔靜脈系在直腸下端,有許多靜脈叢和吻合枝,靜脈壁薄弱,對壓力的抵抗力減低,直腸粘膜下組織疏松,有利於靜脈擴大曲張,容易形成痔。
2.生理因素:結腸、直腸為運送食物殘渣,存留糞便的主要器官,而食物經體內分解吸收後,殘渣中常帶有大量物質,長期滯留在結腸直腸中,可誘發腫瘤。
外因:
1.不良的排便習慣:上廁時下蹲位看書看報,造成下蹲和排便時間延長,容易造成肛門直腸內瘀血而誘發疾病。上廁時吸煙能緩沖大腦的排便反射,極容易造成便秘。排便時用力過猛,一些人不管排便感受是否強烈,盲目不停地猛力努掙,只能使直腸肛門和盆底肌肉增加不必要的負擔與局部瘀血,導致疾病發生和發展。
2.排便異常:腹瀉和便秘均是肛腸疾病的重要發病因素。便秘是最大的禍根,直腸內長期滯留有毒物質不僅可誘發直腸癌,且糞便堆積,影響血液循環。用力解出干燥糞塊,必然會使肛門承受較大壓力,產生瘀血、脹腫、裂口等一系列病理改變。腹瀉常是結腸疾病的臨床表現,腹瀉也能使肛門局部感染機會增多,產生肛窦炎、炎性外痔、肛周膿腫等疾病。
3.飲食因素:日常生活中,飲食規律或飲食品種難免發生改變,這是很自然的。如食物質量的精粗,蔬菜種類的改變與量的增減,蛋白質、脂肪、澱粉、纖維素等含量的多少,水分攝入情況,都能直接影響糞便成分,引起肛門直腸疾病。長期飲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因酒和辛辣物可刺激消化道粘膜,造成血管擴張,結腸功能紊亂,肛腸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
4.職業性因素:長期站立或久坐。因直立或靜坐姿勢,肛門直腸居人體下部,痔靜脈回流不暢。
5.慢性疾病:如長期營養不良,體質虛弱,引起肛門括約肌松弛無力。長期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由咳喘造成腹壓上升,盆腔瘀血。慢性肝炎、肝硬變、腹瀉、結腸炎等均是肛腸疾病發生的誘因。
專家特別建議:
1.飲食方面,不偏食,不要太精細,五谷雜糧搭配吃,多吃些含纖維素的食物。
2.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生活的節奏來安排,早晨排便較為科學,每次排便的時間不要過長,一般應控制在10分鐘之內。
3.多做運動。久坐、久立的人應堅持做提肛保健操,每次只需做幾分鐘即可,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一天做2至3次,會有效減少肛腸疾病的發生。
4.睡前喝一杯白開水可以緩解便秘。便後要保持肛門清潔,最好便後用溫水清洗。
最後,概括為一句話:讓我們共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肛腸疾病無機可趁!
參考 http://www.jngcyy.com/jiechangy/
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