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石顆粒是不是處方藥 【處方】連錢草車前子(鹽水炒)關木通徐長卿 石韋瞿麥忍冬籐滑石 苘麻子甘草 【制法】以上十味,取連錢草(相當於總量的15%),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 第二次2小時,合並煎液,靜置沉澱,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備用;取剩余的連錢草及 其他車前子等九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並煎液,濾過,濾 液濃縮,放冷後,加乙醇適量,靜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並濃縮成稠膏,備用。將上 述兩種稠膏混勻,加蔗糖及其他輔料適量,制成顆粒,干燥,即得;或將上述兩種稠膏 混勻,干燥,加輔料適量,制成顆粒,干燥,得無糖型顆粒。 【性狀】本品為黃棕色的顆粒;氣微,味甜、略苦。或為灰色至灰棕色的顆粒; 味微甜、微苦(無糖型)。 【鑒別】(1)取本品1袋,研細,加醋酸乙酯50ml,超聲提取30分鐘,濾過,濾 液蒸干,殘渣加無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無水 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 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24:10: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於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 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應符合顆粒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ic)。 【含量測定】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經120℃干燥至恆重的蘆丁對照品20mg, 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適量,振搖使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含蘆丁 0.2mg)。 標准曲線的制備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分別 置10ml量瓶中,各加50%甲醇至5ml,加5%亞硝酸鈉溶液0.3ml,搖勻,放置6分鐘,加10% 硝酸鋁溶液0.3ml,搖勻,放置6分鐘,加氫氧化鈉試液4ml,再加50%甲醇至刻度,搖勻。 以相應的溶液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錄vb),在510nm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以吸 收度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准曲線。 測定法取本品裝量差異項下的內容物,研細,取5g或1g(無糖型),精密稱定,置錐 形瓶中,精密加甲醇10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2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 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5ml,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精密 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搖勻,作為空白對照。另精密量取2ml,置10 ml量瓶中,照標准曲線制備項下的方法,自“加50%甲醇至5ml”起,依法立即測定吸收度, 從標准曲線上讀出供試品溶液中相當於蘆丁的重量,計算,即得。 本品每袋含總黃酮以蘆丁(c27h30o16)計,不得少於0.12g。 【功能與主治】清熱利水,通淋排石。用於腎髒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等病屬 下焦濕熱證者。 【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或遵醫囑。 【規格】每袋裝(1)20g(2)5g(無糖型) 【貯藏】密封。 藥這東西不能亂吃的,我也不能給樓主亂指點的,因為就算是糖尿病,因為個體情況不一樣,也不能亂吃的。還是一句話,遵醫囑吧,一般藥店都有坐堂醫生的,你可以咨詢一下,如果坐堂醫生拿不准或者藥店沒有這樣的醫生的情況下,建議樓主去醫院掛個號咨詢醫生一下。 嗯,是可以買到的,但效果是否那麼顯著就難說了,主要是針對病情然後對症下藥嘛,建議樓主還是帶你父親去醫院看看,然後根據醫生的囑咐與建議再決定吧…祝你父親早日康復。不是處方藥 120/盒,1盒72丸 5盒一療程
有一定效果 現在有好多廣告藥物,但是它的效果卻不一定可靠,希望你不要隨便使用。膽結石如果保守治療,效果不好,就要選擇手術治療。
膽石症是一種常見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為3%-9%以上,好發於中老年人,並隨年齡的增長遞增。從總體上看,女性在45歲,男性在55歲前後,即有可能患膽結石症,女性約比男性高2-4倍。
醫學研究認為,膽囊結石的形成與膽汁成分有密切關系,膽汁的主要成分是膽鹽、膽固醇和磷脂。當人體膽汁減少,膽固醇呈飽和狀態時,往往就會沉澱析出結晶,逐漸形成結石。上了年紀的人,尤其是中老年婦女易患膽石症,主要是因身體過胖,平時不常運動,機體新陳對緩慢,控制膽道神經功能和膽囊、膽管的收縮力日漸減弱,因而膽汗中的膽固醇和膽色素易於淤積成石。臨床上還發現有些經常不吃早飯、曾患有蛔蟲病或膽道感染者,也是易於發生膽結石的因素之一,此外,有少數中老年婦女因體內雌激素直接影響肝髒酶的,使肝細胞分泌膽汁的成分發生改變,這也會增加患膽結石的機會。
患膽石症的人,其病情輕重各有不同,如在急性發作時,可產生劇烈的上腹部疼痛,引起寒戰、發熱、惡心嘔吐、黃疸、甚至導致血壓下降而休克。據臨床觀察,有些患者的膽囊內已有結石,但在較長期內並未出現急性發作,平時也無食欲不振、腹部悶脹和隱痛等明顯的異常表現。醫學上稱之為“無症狀膽結石”或“平靜膽結石”。日本的一家醫院曾對7000多例屍體作過解剖,發現有膽結石者800多例,而生前有症狀記載的還不足半數。因此,對於常有消化不良、腹部不適等疑似膽結石的中老年人,應去醫院就診,或結合健康體檢,通過b超、x線平片,必要時做膽囊造影等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和對症治療。
得了膽石症可采用中西結合治療方法。對無症狀膽結石,一般不需施行預防性和膽囊切除術,可用排石療法、溶石療法或體外波碎石法治療。對有症狀的膽結,除伴有急性梗阻需作手術外,多數病例宜先作非手術治療控制症狀,爾後再考慮手術與否,若有多發性且伴膽管狹窄及其他並發症者,則宜行手術處理。
預防膽石症十分重要,對中老年人來說,首先要驅除誘發因素。關鍵措施是調整膳食結構,飲食宜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多吃易消化、少渣、清淡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每天飲水量應在1500毫升以上。同時要限制肥肉、油炸食品的及含脂肪多的干果、籽仁類食物,經常堅持參加力所能及的運動鍛煉。
治療膽囊結石建議手術治療,不推薦使用“藏藥十五味賽爾斗丸”,沒有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