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明釩 漂白水是新制的漂白粉水溶液,成份就是ca(clo)2+cacl2·ca(oh)2·h2o+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和氯化鈣。其中次氯酸鈣是有效成分,次氯酸鈣可與水發生可逆反應,生成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達到漂白的目的。 用漂白粉加稀硫酸或鹽酸來造漂白水,這個方法雖然簡便,但殊不經濟。最好用而又最經濟的方法,是用食鹽電解,制出次亞氯酸鈉,這是一種很理想而又廉價的漂白水。
配方:
碳酸鈉(sodiumcarbonate)
10磅
水(water)
2加侖
漂白粉(bleachingpowder)
2磅
制法:
先將十磅碳酸鈉(梳打粉)溶於二加侖之水中,再加入二磅漂白粉,放置一日,濾過即可。
次氯酸 次氯酸之一 次氯酸不穩定,容易分解,放出氧氣。當氯水受日光照射時,次氯酸的分解加速了。 次氯酸是一種強氧化劑,能殺死水裡的病菌,所以自來水常用氯氣(1l水裡約通入0.002g氯氣)來殺菌消毒。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機色質褪色,可用作漂白劑。
次氯酸之二 次氯酸化學式hclo,結構式h-o-cl,僅存在於溶液中,濃溶液呈黃色,稀溶液無色,有非常刺鼻的氣味,極不穩定,是很弱的酸,比碳酸弱,和氫硫酸相當。有很強的氧化性和漂白作用,它的鹽類可用做漂白劑和消毒劑,次氯酸鹽中最重要的是鈣鹽,它是漂白粉(次氯酸鈣和鹼式氯化鈣的混合物)的有效成分。漂白粉可由氯和消石灰反應而制得:
3ca(oh)2+2cl2=ca(clo)2+cacl2·ca(oh)2·h2o+h2o
在放置漂白粉的地方具有氯的氣味,就是因為有氧化二氯放出的緣故。 次氯酸在溶液中發生3種形式的分解,它們彼此無關,稱為平行反應,即:
在陽光直接作用下,按第一種形式分解;在有脫水物質(如cacl2)存在時,按第二種形式分解;加熱時特別容易按第三種形式分解。如將氯通入熱鹼溶液中產物是氯酸鹽而不是次氯酸鹽:
3cl2+6koh=kclo3+5kcl+3h2o
一氧化二氯和水作用生成次氯酸:
h2o+cl2o=2hclo
將氯氣通入混有碳酸鈣粉末的水中,次氯酸則積集在溶液中,蒸餾反應混合物,可以收集到稀次氯酸溶液。 漂白水是漂白粉的水溶液。將氯氣通入氫氧化鈣的水溶液中可制得漂白粉,反應式如下: 2cl2+3ca(oh)2===ca(clo)2+cacl2·ca(oh)2·h2o+h2o 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是次氯酸鈣,它弱酸性水溶液中發生如上反應: ca(clo)2+2h2o===ca(oh)2+2hclo 2hclo===2hcl+2<o>這叫原子氧,很快就結合成氧氣,它的殺菌能力大於氧氣。那麼漂白水是什麼成分就是新制的漂白粉水溶液。成份就是ca(clo)2+cacl2·ca(oh)2·h2o+h2o,不能久置,因為久置就變成cacl2的稀鹽酸溶液。
現在漂白粉的制法還是把氯氣通入消石灰,消石灰含水的質量分數要略少於1%,因為極為干燥的消石灰是不跟氯氣起反應的。生產漂白粉的反應過程比較復雜,主要反應可以表示如下:
3ca(oh)2+2cl2=ca(clo)2+cacl2·ca(oh)2·h2o+h2o
在較高級的漂白粉中,氯化可按下面的化學方程式進行,反應比較完全。
2cacl2·ca(oh)2·h2o+2cl2+8h2o=ca(clo)2+3cacl2·4h2o
漂白粉是混合物,它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商品漂白粉往往含有ca(oh)2、cacl2、ca(clo2)2和cl2等雜質。
次氯酸鈣很不穩定,遇水就發生下述反應。
ca(clo)2+2h2oca(oh)2+2hclo
當溶液中鹼性增大時,漂白作用進行緩慢。要短時間內收到漂白的效果,必須除去ca(oh)2,所以工業上使用漂白粉時要加入少量弱酸,如醋酸等,或加入少量的稀鹽酸。家庭使用漂白粉不必加酸,因為空氣裡的二氧化碳溶在水裡也起弱酸的作用。
ca(clo)2+h2o+co2=caco3↓+2hclo
漂白粉的質量是按它的“有效氯”以及它能在長時期保持有效氯的能力來決定的。有效氯是根據它同鹽酸作用時產生的氯氣的量來計算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a(clo)2+4hcl=2cl2↑+cacl2+2h2o
cl2+2hi=2hcl+i2
2na2s2o3+i2=na2s4o6+2nai
反應生成的碘用硫代硫酸鈉(na2s2o3)溶液來滴定,就可以算出有多少氯氣產生。有效氯的質量分數是表示漂白粉的氧化能力(漂白作用主要是由氧化反應引起的)的,工業品漂白粉一般含有效氯35%,高的可以達到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