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誰能幫忙把三字經完整的翻譯一下?正文

誰能幫忙把三字經完整的翻譯一下?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網上複製,對錯未知。

《三字經》釋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譯文】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譯文】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譯文】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

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譯文】五代時,燕山人窦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譯文】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親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譯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麼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譯文】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譯文】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裡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譯文】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譯文】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譯文】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並且要知道基本的算術和高深的數學,以及認識文字,閱讀文學。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譯文】我國采用十進位算術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數字,然後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譯文】還應該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識,如什麼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什麼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譯文】什麼是“三綱”呢?三綱是人與人之間關系應該遵守的三個行為准則,就是君王與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順相處。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譯文】再讓我們看一看四周環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這四時季節不斷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循環往復,永不停止。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譯文】說到東、南、西、北,這叫作“四方”,是指各個方向的位置。這四個方位,必須有個****位置對應,才能把各個方位定出來。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譯文】至於說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這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宇宙各種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據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數字和組合變化而產生的。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譯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記時的標記。

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

【譯文】地球圍繞太陽運轉,而太陽又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轉。太陽運行的軌道叫“黃道”,在地球****有一條假想的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這就是赤道。

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譯文】在赤道地區,溫度最高,氣候特別炎熱,從赤道向南北兩個

方向,氣溫逐漸變低。我們國家是地處地球的東北邊。

曰江河,曰准濟。此四渎,水之紀

【譯文】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這四條大河是中國河流的代表。

曰岱華,蒿恆衡。此五岳,山之名

譯文】中國的五大名山,稱為“五岳”,就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恆山,這五座山是中國大山的代表。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

【譯文】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知識分子、農民、工人和商人,是國家不可缺少的棟梁,稱為四民,這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譯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做為處事做人的標准,社會就會永保祥和,所以每個人都應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

【譯文】除了人類,在地球上還有花草樹木,這些屬於植物,在陸地上和水裡到處都有。

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

【譯文】蟲、魚、鳥、獸屬於動物,這些動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飛,有的能在陸地上走,有的能在水裡游。

稻梁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譯文】人類生活中的主食有的來自植物,像稻子、小麥、豆類、玉米和高梁,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譯文】在動物中有馬、牛、羊、雞、狗和豬,這叫六畜。這些動物和六谷一樣本來都是野生的。後來被人們漸漸馴化後,才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俱。

【譯文】高興叫作喜,生氣叫作哀,害怕叫作懼,心裡喜歡叫愛,討厭叫惡,內心很貪戀叫作欲,合起來叫七情。這是人生下來就有的七種感情。

青赤黃,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識。

【譯文】青色、黃色、赤色、黑色和白色,這是我國古代傳統的五種顏色,是人們的肉眼能夠識別的。

酸苦甘,及辛鹹。此五味,口所含。

【譯文】在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辯出來的,有酸、甜、苦、辣和鹹,這五種味道。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譯文】我們的鼻子可以聞出東西的氣味,氣味主要有五種,即羊膻味、燒焦味、香味、魚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譯文】我國古代人把制造樂器的材料,分為八種,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塊、石頭、金屬、絲線與竹子,稱為“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

【譯文】我們的祖先把說話聲音的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種。四聲的運用必須和諧,聽起來才能使人舒暢。
 

筷子防霉辦法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