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蘭葉凍傷能恢復嗎 君子蘭葉凍傷能恢復 君子蘭黃化病是因為急劇缺水、缺鐵造成的。 發病規律:受害葉片呈現乳白色斑塊,或全部變成黃白色,嚴重時萎蔫、皺縮、枯萎。君子蘭黃化病有多種表現:葉片全部變黃,往往是日燒病的症狀。葉片從尖端開始發黃,往往是由於培養土沒有完全腐熟,或肥水過多,造成燒根所致。個別葉片發黃,很可能是火烤、冷風吹襲或酸鹼侵蝕的結果。有時君子蘭葉片整株發黃,多是因為患營養缺乏症。還有一種葉片變黃是光照不足引起的。 防止方法:夏季要把君子蘭放在蔭棚、陰涼、通風的地點,用陰蔽度為50%的光照射君子蘭,防止日燒病的發生。栽培君子蘭必須用腐熟的疏松的微酸性的腐葉土。當其溫度超過30℃時,要少施或不施肥,澆水量也要相應減少,防止爛根後葉片發黃。如果發黃,原因是缺乏氮肥,飼養者可以適當增施餅肥。同時,每天還可以在葉片上噴灑0.1~0.2%的硫酸亞鐵水溶液。冬季加強光照,最好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給君子蘭進行日光浴。經過這樣的觀察和管理,君子蘭則很少出現黃化病。君子蘭原產地,處於亞熱帶非洲南部的山地森林地帶,那裡四季溫暖如春。年平均最低氣溫不低於10℃,最高氣溫不超過22℃,年降水量500-1500毫米。君子蘭各部器官的生長發育適應了這種不冷不熱、不濕、不旱的自然環境。因此,在人工莳養時,也要創造一個近似原產地的自然環境,這樣才能使植株更好地生長發育。人工莳養的最適溫度,應控制在15-25℃。當溫度降到10℃以下時,植株的生長發育緩慢,當降到5℃時,生長發育就會受到抑制,當溫度降到0℃以下時,輕者凍傷葉片,重者全株凍死。當溫度超過30℃度時,葉片產生徒長,葉片細長軟而薄。如果濕度小,葉片就會萎黃,嚴重時,全株萎干而死。夏季溫度超過30℃時,要進行通風降溫。 君子蘭四季養護要點:春忌風吹;夏忌日曬;秋忌雨淋、噴水;冬忌低溫、干燥。
一、配制盆土。君子蘭為肉質根,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微酸性(ph值6.2-6.7)土壤生長最好。可用腐熟雞糞和塘泥按4∶6混合,最好采用松針、腐熟有機肥、河沙按5∶3∶2的比例混合。
二、光照。君子蘭喜半陰,特別是夏季,烈日直射易產生“日灼病”。因此,夏季一定要遮陽,以半蔭半陽為好,葉色濃綠;但冬季要有充足的陽光,良好的光照,這是產生花大、色艷的重要條件。
三、濕度。君子蘭喜在濕潤的環境中生長,空氣相對濕度應不低於60%,葉色有光澤;環境干燥,葉片暗淡無光,甚至萎蔫、葉片發黃、長勢不好。因此,在溫度高、蒸發快的夏季,每天要向盆周地面灑水、葉面噴水2-3次,以增濕、降溫及保持葉面清潔。但注意不要使水流至根莖部,防止盆土漬水。
四、澆水。准確掌握好君子蘭盆土的干濕情況是澆水的關鍵,方法是不干不澆,澆則澆透。春秋兩季旺盛生長,水量可大些,保持盆土濕潤;“三伏天”蒸發量大,如通風好可多澆,如天氣悶熱、通風不好則少澆;“三九天”基本上停止生長,不宜澆水,為保持盆土濕潤,可在盆面放一層苔藓。
五、施肥。以“薄肥勤施”為原則,切忌施濃肥或生肥,避免葉焦與爛根。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君子蘭適宜生長溫度15-25℃,如能控制在此范圍內,一年四季可持續施肥。如是自然溫度,春秋兩季應多施,夏冬兩季應少施或不施。未開花的植株多施腐熟餅肥等含氮較多的肥料(一年生小苗不施肥),秋末可施含鉀較多的肥料,不僅能促使葉、莖、根的健壯生長,還能提高抗寒、抗病能力。已開花的植株,在春季多施腐熟的餅肥,特別是秋季,應多施磷、鉀肥,還可用0.2%磷酸二氫鉀液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根外追肥。
六、換盆土。每年換盆土一次,栽種時不能過深,埋土至肉質根頸即可,表面可覆蓋一層苔藓。
君子蘭在全年的養護過程中,對盆株要經常用清水噴灑,噴後最好用細布抹干,這樣既能增加葉子的光潔度,又可提高觀賞價值。
參考資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315665.html?si=5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435525.html?si=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