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榴蓮為什麼最好搭山竹一起吃呢?正文

榴蓮為什麼最好搭山竹一起吃呢?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雖然很多人認為榴蓮氣味難聞,但我卻特別喜歡吃,每次能吃好幾個。

但是,有時候吃完榴蓮感覺身體會上火,眼睛分泌物多,牙龈腫痛,有時還會生口瘡。請問,榴蓮怎麼吃才能不上火呢?

廣州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卞華偉說,榴蓮號稱“熱帶水果之王”,好吃且營養豐富,除含糖分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能滋補身體,潤滑肌膚。

但中醫認為其性熱而滯,不可一次吃得太多,不然容易導致身體燥熱,其豐富的營養還會因腸胃無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不過,體質偏寒性的人吃榴蓮,則可算是恰到好處,因為榴蓮恰能壯陽助火。假如產後虛寒,可以作補品。

既然榴蓮是“水果之王”,那麼它的最好搭檔自然是被人們稱為“水果皇後”的山竹。山竹同為熱帶水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對體弱、營養不良、病後等也都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然而與榴蓮正相反,中醫認為山竹為中性水果,稍偏涼,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雖然好吃,但同樣多吃不宜。如果吃了榴蓮再吃上幾枚山竹,則正好可以寒熱均衡,保護身體不受損害。

此外,在吃完榴蓮後多喝些水,或多吃些含水分比較多的水果,也能解除燥熱,其中梨、西瓜就是很好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榴蓮和山竹同時吃能避免上火,但卻有可能引起便秘。因為這兩種水果都富含纖維素,在腸胃中會吸水膨脹,過多食用反而會阻塞腸道,引起便秘。

並且,榴蓮和山竹都含有較高糖分和鉀,糖尿病、腎病、心髒病患者均不宜吃。(
 
確切地說應該是“熱帶水果之王”和“熱帶水果之後”,分別為榴蓮和山竹。

熱帶水果之王——榴蓮

榴蓮素有“熱帶水果之王”的美譽,盛產於馬來西亞和泰國,在柬埔寨、老撾也有種植。榴蓮馬來語稱為“durian”,華僑將其譯為“榴蓮”。榴蓮樹可生長五六十年,每年開花結果一次或兩次,結果後需要3個月才能成熟。一棵榴蓮樹一年能產三四百個榴蓮果,可給果農帶來不菲的經濟收入。

每個榴蓮一般分成4瓣,每瓣有果肉四五顆。果肉整齊地排列在船形的殼瓣內,兩端尖,中間粗。果肉內包有像雞蛋或栗子大小的果核。上乘的榴蓮果肉呈黃色,肉質很軟。榴蓮氣味濃烈,聞起來奇臭無比,但吃起來卻味道鮮美,香甜可口,因此吸引了眾多愛好者。

榴蓮果肉除含糖分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能滋補身體,潤滑肌膚。榴蓮性熱,吃後容易“上火”,人們常與號稱“熱帶水果之後”的山竹一起吃,因為吃山竹能“敗火”。

熱帶水果之後——山竹

山竹,原名莽吉柿。原產於東南亞,一般種植10年才開始結果,對環境要求非常嚴格,因此是名副其實的綠色水果,非常名貴。其幽香氣爽,滑潤而不膩滯,與榴蓮齊名,號稱“果中皇後”。

功效:山竹含有一種特殊物質,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這使山竹能克榴蓮之燥熱。在泰國,人們將榴蓮山竹視為“夫妻果”。如果吃了過多的榴蓮上了火,吃上幾個山竹就能緩解。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對體弱、營養不良、病後都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適合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體弱,病後的人更適合。

適用量:每天3個足矣。

溫馨提示:購買山竹時一定要選蒂綠、果軟的新果,否則會買到“死竹”,使您大失所望。剝殼時注意不要將紫色汁液染在肉上,因為它會影響口味。山竹富含纖維素,但它在腸胃中會吸水膨脹,過多食用反而會引起便秘。含糖較高,因此肥胖者宜少吃,糖尿病人應不食。它亦含較高鉀,故腎病及心髒病人少吃。
 

現在計算年齡是按虛歲算還是周歲呢?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