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全球變暖會造成什麼後果?正文

全球變暖會造成什麼後果?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一、全球變暖的原因
根據物理學原理我們知道,自然界的任何物體都在向外輻射能量,這叫做熱輻射。一般物體的熱輻射的波長有一定的范圍,由該物體的絕對溫度決定。溫度越高,熱輻射的強度越大,短波所占的比重越大;溫度越低,熱輻射的強度越低,長波所占的比例越大。太陽表面溫度約為絕對溫度6000k,熱輻射的最強****為可見光部分;地球表面的溫度越為288k,地表熱輻射的最強****位於紅外區。太陽輻射透過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後,被巖石土壤等吸收,地球表面溫度上升;與此同時,地球表面物質向大氣發射出紅外輻射。大氣層對紅外輻射具有強烈的吸收作用,這就造成地球表面從太陽輻射獲得的熱量相對多,而散失到大氣層以外的熱量相對少,使得地球表面的溫度得以維持,這就是大氣的溫室效應。最終,地球接受到的太陽輻射的能量和它散失的紅外輻射的能量達到平衡,形成地球表面現有的平均氣溫。
如前所述,地球大氣是多種氣體的混合物,其中氮氣和氧氣占了總量的99%,但是起到溫室效應的卻主要是一些微量氣體,這些氣體對太陽輻射的主體部分——短波和可見光——吸收很弱,而對地面發出的長波輻射吸收強烈。因此當它們在大氣中的濃度增加時,大氣的溫室效應就會加劇,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氣層下部的溫度升高。這些氣體被稱為"溫室氣體"。"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氯氟烴、一氧化碳等。近百年來的氣候變暖被認為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大幅度上升的結果。
引起溫室氣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以二氧化碳為例,在人類社會實現工業化以前的19世紀初,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為270ppm,而到了1988年已上升到350ppm。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由於人口的劇增和工業化的發展,人類社會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劇增加,燃燒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其次,森林毀壞使得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減少,造成二氧化碳被消耗的速度降低,同樣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二氧化碳以外的溫室氣體,如甲烷、氯氟烴(氟裡昂)、氧化氮等也在不同程度地增加著。
二、全球變暖可能產生的影響
初步研究顯示,全球變暖會引起溫度帶的北移,進而導致大氣運動發生相應的變化,全球降水也將隨之發生變化。一般地,低緯度地區現有雨帶的降水量會增加,高緯度地區冬季降雪量也會增多,而中緯度地區夏季降水量將會減少。對於大多數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量增多是有利的。而對於降水減少的地區,如北美洲中部、中國西北內陸地區,則會因為夏季雨量的減少變得更加干旱,水源更加緊張。
據估算,在綜合考慮海水熱脹、由於極地降水增加導致南極冰帽增大、北極和高山冰雪融化等因素的前提下,當全球氣溫升高1.5~4.5°c時,海平面將可能上升20~165厘米。海平面的上升無疑會改變海岸線,給沿海地區帶來巨大影響,目前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海平面上升還會導致海水倒灌、排洪不暢、土地鹽漬化等其他後果。
盡管存在著許多的不確定性,但顯而易見的是,全球氣候變暖對氣候帶、降水量以及海平面的影響以及由此導致的對人類居住地及生態系統的影響是極其復雜的,必須給予應有的重視。認為這種影響從長遠來看是無關緊要的看法是不負責任
 

燕窩的功效與作用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