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新疆域月球的奧秘和地球的歷史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上了月球,這是另一個世界而不是地球本身。當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armstrong)腳踩在月球表面之上時說:“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在隨後的數年中,人類又有5次登上月球,然後停了下來。17年以來再也沒有人去過月球。因此當我們慶祝第一次月球登陸20周年時,我們或許會問: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從月球上獲得了什麼?這確實是一大步嗎?是的,月球登陸確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研究它和我們星球遙遠過去的好機會。地球和月球以及整個太陽系事實上是在46億年前形成的。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巖石的形成來探索地球遙遠的過去。巖石越老,它自然在未變化的地殼中存在的時間就越長,我們就會對更加遙遠的過去有所了解。然而,應注意到“未變化”這個關鍵詞。巖石從來就不會保持不變。地殼漂移、巖石褶皺、破碎和熔化,結果又形成新的巖石。當巖石實際上還沒被熔化時,移動的空氣和水流的力量也會使巖石發生變化。生活本身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地貌環境。造成的結果是我們所能發現的最古老的巖石只有30多億年,而且為數不多。要了解地球最早期的歷史是非常困難的。對於地球前15億年的歷史我們只好忘掉它吧。這完全是一個空白,只要我們被囚禁在地球之上,這也將永遠是一個空白。月球是一個較小的星體。它沒有足夠大的引力來使它有自己的大氣層或水體。液體很容易被蒸發掉。這意味著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水,沒有生命。不僅現在沒有,它從來就沒有過。從另一方面來講,這意味著月球表面從來就沒有受到生命、風或波浪的干擾。由於月球是一個小星體,所以它內部熱量較少,但正是這種內熱使地球的地殼不斷運動和變化。換句話來說,地球在地質方面是“活的”,而月球在地質方面一直是“死的”。這種情況說明月球表面比地球表面保持不變的時間要長得多。宇航員們從月球上帶回的巖石要比我們在地球上所找到的最古老的巖石早10億年。這樣,我們可以彌補地球前10億年演化歷史的空白。‘月球是在地球最早期演化過程中形成的(這是目前的看法)。當時地球被一顆與火星差不多大小的星體所撞擊,造成地球表層大量物質被揚到周圍的空間中,而撞擊的星體與地球混熔在一起。被揚到空中的物質被加熱成塵霧,隨後又冷卻成無數個不同大小的顆粒。這些顆粒互相結合便形成月球。因為月球是從地球外層形成的,所以它幾乎都是由巖石質物質構成,只含有很少像地核中的鐵那樣的元素。這就是為什麼月球的密度比地球的密度低。月球經過好幾億年才冷卻下來,並形成了一個固體的殼,但這個殼在40億年前就已形成。我們取回的巖石就是在那個時代形成的。在隨後的40億年中,月球所經歷的一些重要變化是它在收集周圍殘留物質時發生的。這些物質在現在的月球表面形成了無數個火山口,以及廣闊的“月海”。根據從月球所帶回的巖石,我們可以研究這種轟炸的不同階段。由於當時有許多物體與月球相撞,所以它的早期歷史最為活躍。隨著時間的流逝,空中大多數物體已被清除掉。月球安居下來,經歷的變化也越來越少。從大約32億年前開始,對於地球或月球來說一切都變得十分平靜。因為如果月球受到轟擊,地球也有同樣的命運。在地球上由於轟擊而產生的火山口已被風、浪和生物剝蝕,而月球上的火山口依然存在。在相對最近的一段時間裡月球上又發生了變化。在8.1億年前形成了哥白尼火山口,在1.09億年前又形成了第谷這個壯觀的火山口。另外一些小火山口則是在最近200萬年前形成的。如果我們將來再次返回月球,那時我們將不是把它作為一個觀察站、開礦站或為人類尋找一個新的住處,而是要努力和詳細地去研究它的表面並填補上它的發展歷史中的細節,並且依此推斷地球早期的演化過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