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釣鲈魚,也是上好的魚餌。
竹岔島
竹岔島為青島市前海和薛家島隔海相望,屬黃島區薛家島鎮一居民島。竹岔島位於北緯25°56′33〃,東西寬0.35km,南北長0.9km;面積0.3518k㎡,島岸線長3.16km,海拔高度34.4m,據大陸最近點薛家島3km,由竹岔島水道相隔,東南與脫島相距0.3km,中間有10m寬的"馬道"退潮時可徒步往返。竹岔島與其東側的脫島、大石島、小石島構成竹岔島群。
該島地處東亞暖溫季風區,屬海洋性過渡氣候,其特點是氣溫適中,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2.2℃,8月份最熱(25.1℃)1月份最冷(-1.2℃),海霧也是本區的氣候特點之一,年均霧日為53d。該島周圍海域水溫2.2℃-23.4℃,年平均水溫為13.3℃。本區以潮流為主,屬規則半日潮流,其運動形式以往復流為主,在竹岔島東側的脫島、大石島、小石島海域有左旋余環流存在。海區潮汐屬正規半日潮類型,平均潮差為278cm,最大潮差為475cm。本區波浪以風向為主,湧浪為次。竹岔島海域各化學要素皆處於正常海水的含量水平,海水清潔,無污染,屬一類水質。該島海域有較多種類和數量的浮游動物,辰棲生物較多。這裡魚類資源比較豐富,其中六線魚,黑鳗、星鳗、黑鲷、真鲷、鲈魚、牙鳎等,是常釣獲的魚種。這裡每年秋季有大量的黃姑魚、白姑魚集結回游。
島上現有度假村兩處,接待能力約150余人,設有獨具特色的漁家旅館、飯店,別有一番風味,當地也有小型漁船,可租賃垂釣。旺季定期發往該島往返班船,也可包租游艇直達海島僅需40分鐘。水上交通十分方便。
垂釣方法:
去該島周邊近海一般距岸不超過300米,選海底有礫石為泥沙底混合處,水深多在10米以上,用硬竿調短竿(一般竿長不超過1.8米)魚餌仍以小沙蠶為主,巖蟲、小蝦最佳,在春秋兩季,也能釣獲真鲷和黑鲷。也可乘船去養殖區垂釣黃姑魚和白姑魚,此時往往收獲很大,可用2-3支竿,每竿拴鉤3把(304-302),一把浮鉤兩把底鉤,鉤把線均不宜過長,40-60公分即可,常有一竿三條魚,此時黃姑魚個體大,2-3斤的也常能釣得。
青島釣點:
矶釣:在市區從西向東,團島,白天可以釣黃魚、黑頭,晚間寨魚;八大峽,可以釣黃魚,但是少,比較舒服,在中苑碼頭可以釣加吉;小青島,黃魚、黑頭多,魯迅公園,情況一般;太平角為絕佳地點,品種很多。音樂廣場,夜間,鳗鲡,寨魚多。北海船廠防波堤寨魚多。台灣路靶場,遠投,有寨魚、黑頭;麥島南側遠投,黃魚。最好的釣點在崂山,如八水河、崂山頭、青山、返嶺。黃魚棒子都在半斤以上。
船釣:膠洲灣黃島油碼頭,加吉大大而多多;五號碼頭北側養殖場寨魚大而多;團島頭黑頭多。匯泉角各種魚類。音樂廣場外寨魚。
青島近海的部分島嶼:
三平島,水島,車島,漲島,牛島,驢島,馬龍島,田橫島,龍口島,趕咀,女島,小管道島
兔子島,獅子島,大管島,馬兒島,長門巖南島,潮連島,老公島,大福島,駝婁島,小公島
大公島,小嶼,冒島,竹岔島,大石島,小石島,脫島,連三島,唐島,牙島,靈山島,齋堂島,鴨島,沐官島,赤島,麥島,團島,小青島。
另外近海還有很多落潮時可站10人左右,滿潮時只能有2-3人可站的小型的島礁。
介紹黃島矶釣點2處
1:黃島電廠碼頭釘子石(俗稱:一壩)
2:海濱公園(黃島水產養殖場院後)電廠放水的急流裡
以上兩處都是黃島矶釣的好地方,盛產:黃魚、紅魚、海蝮、黑頭、梭魚、夜釣有時能釣獲鳗鲡。
青島矶釣釣點之老嶺石
老嶺石位於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之薛家島(現改名為鳳凰島),為水中礁,須船渡,上有燈塔一座.面積極小,此處水深流急,然是黑鲷的棲息地,春夏多有大黑鲷,秋天是垂釣的最佳季節,凡登礁不空手,但秋季小的(越三四兩一條)極多,搶餌,因此大的往往很難釣獲.去年春天大黑釣在次釣獲一尾三斤,大黑鲷刺身釣獲一尾四斤半.斤級的秋天多.此處由於船只條件限制登礁較為困難,春天多霧,往往不能如願.秋季人多,幾乎無法垂釣。
青島釣場巧選擇-常見溪
青島的釣場很多,關鍵是釣魚愛好者必須具備選擇釣場的能力。
選擇釣場除要針對季節外,重要的一條是要根據釣什麼魚,而選擇什麼樣的釣場。如果你想釣小黃魚(六線魚)、黑寨(黑頭),那就要選擇海底有暗礁的地方,因為這些魚的特點是穴居。從青島的團島往東一直到崂山腳下,都是從事岸釣的好場所。團島嘴以外近海,3號航標燈(中沙)以及大小橋、竹岔島周圍海域,大公島附近,都是船釣的理想場所。
進入六月份以後,青島的海水水溫已有明顯升高,一些洄游魚也開始由深海游向近海,如鲈魚、黃姑魚等。這給青島釣場增添了許多色彩。此時,釣手們可以在洄游魚的必經之處和棲息地,潇灑地過把釣魚之"瘾"。如前海主流(主航道附近)、竹岔島海域、膠州灣養殖區內等等,都是很好的釣場。
海鲋,是海魚中稀有品種,也是青島的主釣魚種,一般在前海、東部海岸可見其蹤影。
"夜釣"也是一大妙趣。夜釣的對象主要是海鳗和黃姑魚。與其他魚不同的是,這兩種魚都喜歡在泥沙狀的海底生活,所以垂釣時要遠離暗礁。總之,釣場的選擇要根據魚的習性和特點,而釣魚的方法是多變的,就象我們常說的"釣無定律,適者為好"。
在青島近海的膠州灣,每年4—5月份,黑鲷便從外海游進膠州灣作生殖洄游,產卵後的親魚再游到深水區越冬。當年的黑鰓幼魚,在膠州灣內索餌、肥育、直至秋末才移入深水區越冬。因此,每年春季,有經驗的漁民便在膠州灣內釣、捕黑鲷。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