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並非人人皆宜,有些人由於體質特殊或患有某種疾病等原因則不宜喝牛奶。
對牛奶過敏的人
牛奶中的蛋白質對人體來說是一種異性蛋白。有些人對這種異性蛋白會產生過敏反應,喝入牛奶後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哮喘及皮膚過敏等症狀。
缺鐵性貧血患者
食物中的鐵需要在消化道中轉化成亞鐵才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當人們喝入牛奶後,其體內的亞鐵就會與牛奶中的鈣鹽、磷鹽等結合成不溶性化合物,從而使鐵的含量減少。如果缺鐵性貧血患者喝了牛奶,會加重其貧血的症狀。
消化性潰瘍患者
牛奶雖可緩解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但牛奶能刺激胃黏膜使其分泌大量的胃酸,從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反流性食道炎患者
反流性食道炎是由於食管下括約肌收縮力下降,使胃及十二指腸內的液體反流進入食管而引起。含有脂肪的牛奶會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張力,加重胃液和腸液的反流,從而加重患者的食道炎症狀。
膽囊炎和胰腺炎患者
牛奶中脂肪的消化需要膽汁和胰腺酶的參與。所以,患有膽囊炎和胰腺炎的人喝入牛奶後,會增加膽囊和胰腺的負擔,從而使病情加重。
腹部手術後的患者
此類病人多有腸脹氣的症狀。牛奶中含有較多的脂肪和酪蛋白。這些物質在胃腸內不易被消化。它們在腸道內停留過久就會產生氣體,從而使患者腸脹氣的症狀加重,不利於患者腸蠕動功能的恢復。
急性腎炎患者
正常情況下,蛋白質在人體內分解的過程中可產生多種含氨物質。這些物質大多可經腎髒排出體外。而急性腎炎患者的腎髒排洩功能有所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患者再喝入含蛋白質較多的牛奶,勢必加重腎髒的負擔,從而使病情加重。
經常接觸鉛的人
牛奶中的乳糖可促使鉛在人體內的吸收。經常接觸鉛的人如果喝牛奶,時間長了就容易導致鉛中毒。但酸牛奶中的乳糖含量極少,所以,經常接觸鉛的人,可以飲用酸牛奶。
乳糖不耐症患者
有些人的體內嚴重缺乏乳糖酶。當這樣的人喝入牛奶後,牛奶中的乳糖無法轉化為葡萄糖和半乳糖以供小腸的吸收和利用,而是直接進入大腸,從而使腸腔的滲透壓升高,導致大腸黏膜吸入大量的水分。此外,乳糖在腸內經細菌發酵後可產生乳酸,從而使患者腸道的ph值小於6,進而刺激大腸,使患者出現腹脹、腹痛、排氣以及腹瀉等症狀。 十類人不適宜喝牛奶
1、腎結石病人:結石形成的最危險因素是鈣在尿中濃度短時間突然增高。睡前喝牛奶2-3小時後,是奶中鈣通過腎髒排出的高峰,此時正處於睡眠狀態,尿液濃縮,鈣通過腎髒較多,易形成結石。
2、正在服鐵劑藥物的人:正在服鐵劑藥物治療缺鐵性貧血時,如果喝牛奶,奶中的鈣質和磷酸鹽會與鐵劑藥物結合影響藥效。
3、腹部手術者:喝牛奶會使腸脹氣力,不利於術後康復。
4、體內缺乏乳糖酶的人:牛奶中乳糖含量很高,乳糖不能直接被人體吸收。
5、患某些消化道疾病的人:過去認為,牛奶是消化道病人的最好食品。最近研究表明,牛奶比普通食物更能促進胃酸分泌,從而誘發消化道疾病。因此,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膽囊炎等消化道疾病的人最好不喝牛奶。
6、服丹參片的高血壓和冠心病人:丹參分子結構上有羟基氧、酮基氧可與牛奶中的鈣離子形成絡合物,降低丹參藥效。
7、患半乳糖症的孩子:患此病的孩子喝了牛奶,會出現嘔吐、腹瀉、煩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狀,甚至出現危重症狀。
8、胃大部分切除者:喝牛奶後會產酸、產氣,出現脹氣、多屁、腹痛、腹瀉。
9、膽囊炎和胰腺炎患者:牛奶中含有較多的脂肪,其消化有賴於膽汁和胰腺酶的幫助,喝牛奶會加重病情。
10、過敏體質的人:喝了牛奶,容易發生腹痛、腹瀉,有時也可發生荨麻疹、哮喘、鼻炎等。
參考文獻: 我的共享資料 乳糖不耐者:有些人的體內嚴重缺乏乳糖酶,因而使攝入人體內的牛奶中的乳糖無法轉化為半乳糖和葡萄糖供小腸吸收利用,而是直接進入大腸,使腸腔滲透壓升高,使大腸粘膜吸入大量水分,此外,乳糖在腸內經細菌發酵可產生乳酸,使腸道ph值下降到6以下,從而刺激大腸,造成腹脹、腹痛、排氣和腹瀉等症狀。
牛奶過敏者:有人喝牛奶後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個別嚴重過敏的人,甚至會出現鼻炎、哮喘或荨麻疹等。
膽囊炎和胰腺炎患者:消化牛奶中的脂肪,必須供給膽汁和胰腺酶,牛奶加重了膽囊與胰腺的負擔,結果使症狀加劇。
平時有腹脹、多屁、腹痛和腹瀉等症狀者:這些症狀雖不是牛奶引起,但飲用牛奶後會使這些症狀加劇。
牛奶中富含優質的蛋白質、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脂肪及鈣、維生素a和d等,是廣大群眾喜愛的食品。然而,醫學專家提醒人們注意:有些情況下不宜喝牛奶。
胃腸手術後不宜喝牛奶牛奶在存儲過程中,易產生乳酸桿菌,乳酸桿菌發酵後,可產生氣體。由於胃腸手術時,手術操作對腹腔器官的影響,加之麻醉的暫時性抑制作用,使得腸蠕動減弱,術後腸腔內聚積的氣體不易排出。胃腸術後若飲用牛奶,可加重腸脹氣,這對蠕動遲緩的腸道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胃腸術後的病人忌飲牛奶等產氣食品,應給予米湯、藕粉等流質飲食。
肝硬變病人出現肝昏迷時,不宜喝牛奶牛奶中蛋白質的分解產物能提高人體中血氨的濃度。肝硬變病人的肝功能受到損害後,肝髒失去了將氨轉變為尿素的轉化功能。因此,肝硬變病人出現昏迷,若再飲用牛奶,就會加速或加重肝昏迷。
急性腎病人不宜喝牛奶正常情況下,蛋白質在體內的分解過程中可產生多種氨物質,這些物質大多由腎髒排出體外。由於急性腎炎的病人腎髒的排洩功能已受影響,因此,在飲食中,應嚴格控制蛋白質的入量,以減輕腎髒的排洩負擔,消除或減輕病狀。
總之,牛奶雖好,也要因人而異,盲目地飲用,不僅會給身體帶來危害,還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