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線10條 (1)咖哩粉1大匙 鹽少許 (2)咖哩粉1大匙 鹽適量 紅蔥頭酥適量 [制作流程] (1)糯米洗淨,泡水2~3小時後蒸熟備用。 (2)將板腱牛肉切成12塊,取2塊牛肉切成丁,拌入調味料( 1)。其余加水煮爛(或蒸熟)。 (3)在炒鍋中放入4大匙油燒熱,放入蒸熟的糯米, 加入1杯作法(2)煮牛肉的湯汁,將糯米炒至半熟。 (4)另起油鍋將材料(2)與生牛肉丁炒熟後,加入調味料(2) 拌炒均勻,然後再加入作法(3)的糯米中拌炒均勻備用。 (5)每2張粽葉疊折起,先放入1大湯匙作法(3) 拌炒好的糯米餡,再放入1塊煮熟的牛肉塊,再將糯米餡填滿, 包起用棉線綁好,放入蒸淮蠡鹫?0分鐘即可。
台灣北部肉粽
[原料/調料] 長糯米2斤 五花肉2斤 鹹鴨蛋黃20個 香菇約20朵 栗子約20粒 蝦米2兩 紅蔥頭2兩 水2~3杯 粽葉60~80片
醬油3~5大匙 鹽少許 五香粉、胡椒粉各適量
[制作流程] (1)長糯米洗淨後泡半小時瀝干備用。 (2)起油鍋,將紅蔥頭爆香,加入蝦米、香菇、 五花肉及栗子一起拌炒,再放入調味料及2~3杯水鹵20分鐘。 (3)將鹵好的五花肉、香菇及栗子挑出備用, 利用剩余的鹵汁將米炒至半熟。 (4)取用2片粽葉背對背重疊,再對折成三角杓狀,放入1杓米, 加上五花肉、香菇、鹹鴨蛋黃,再蓋上1杓米包成三角錐狀, 用棉繩綁好後,放入蒸鍋中蒸1.5小時至2小時,蒸熟為止。
端午節各種粽子的做法大全粽子的南北風味:
於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 其中比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 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 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 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
廣東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 個頭較小,外形別致,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只尖角,狀如錐子。 品種較多,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鹹蛋黃做成的蛋黃粽, 以及雞肉丁、鴨肉丁、*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 風味更佳。
粽子的一些包法:
又是一年端午節,家家戶戶少不了吃粽子。盛夏聞艾葉香, 包上粽子過端午。雖然現在超市裡有速凍的粽子, 但吃起來總覺得缺少點什麼,還是自己動手包粽子, 想吃什麼口味全憑自己作主,也許一代名粽就會在你的手上誕生。
1.原料的預加工1.糯米、綠豆、花生米的泡制:
將純糯米淘洗後,用60℃的水浸泡5小時, 或用冷水浸泡12小時。
綠豆淘洗後,加滾水浸泡3.5小時, 或用冷水浸泡12小時後去皮,效果最佳。
花生米加滾水浸泡3小時,或冷水浸泡5小時後去皮。
2.蔥姜油的制作方法:把蔥末、姜末、 精鹽少許放在25克豬油中炒成金黃色,出香味後,撿去蔥姜末, 即成蔥姜油。
3.糯米綠豆瓣:將泡好的糯米、綠豆瓣,以3∶ 1的比例混合拌勻後,加點鹼(3公斤糯米,10克鹼), 再拌入蔥姜油,即成糯米綠豆瓣。
4.陳皮鹹肉的制法:
用料: 五花豬肉250克糖少許鹽1湯匙蔥白適量姜絲20根陳皮2塊切絲 料酒少許。
制法:把肉洗淨,切成手指粗細的條、把糖、鹽、料酒調好, 搓在肉條上,然後放入蔥絲、姜絲、陳皮絲拌勻。腌漬10小時後, 撿去蔥絲、姜絲。
5.腐乳鹹肉制法:
用料:五花豬肉250克糖1湯匙蔥結、姜絲適量料酒少許。
制法:把肉切成手指粗細的條,把糖、料酒、蔥結、姜絲調好, 搓在肉條上,腌漬10小時,撿去蔥、姜,放腐乳碾碎, 拌入腌漬肉條的味料,再腌漬1小時即可。
6.陳皮牛肉制法:
用料: 牛腱子肉500克糖2湯匙醬油100克蔥1根花椒粉1小匙料酒少 許小茴香30粒(以紗布包好)陳皮兩片小蘇打少許
制法:將洗淨的牛肉,切成手指粗細的條,用小蘇打搓勻, 放入適量滾開水中,再依次放白糖、蔥、料酒、花椒粉、小茴香、 煮一會兒即放醬油,煮至八分熟即好。
7.臘肉的制法:
用料: 五花豬肉500克甜面醬250克料酒少許蔥1根姜15克另有塑料 繩毛頭紙(窗戶紙)。
制法:將肉洗淨,切33厘米左右長、3.3厘米寬、3. 3厘米厚的條。將料酒、蔥花、姜末放甜面醬中拌勻。 把肉條放甜面醬中浸2小時。用窗戶紙分別把每一條肉包嚴, 用繩扎好,掛在陰涼處風干,約10天左右即好。
8.臘腸的制法:
用料: 豬的肥瘦肉1公斤料酒半腸匙白砂糖3湯匙精鹽1湯匙蔥2根姜25 克腸衣3條喜歡陳皮味的,可放些陳皮絲腌漬,或放味精也可。
制法:將豬肉切1厘米見方的丁,用上述調味料腌漬10小時。 用50℃的水將腸衣泡5~6小時即軟,再用水灌進腸內輸通備用。 將肉丁(撿去陳皮絲、蔥姜)用漏斗灌入腸衣,邊灌邊分節, 掛在陰涼處陰干,約1星期左右便可。
9.*燒肉的制法:
用料: 肥瘦兼有的豬肉500克五香粉1湯匙料酒半湯匙白糖50克蔥絲和 鮮姜絲少許,高級醬油100克油適量。
制作:把豬肉切成3.3厘米寬、6.7厘米長、2. 7厘米厚的長條,用上述調味料腌制24小時, 將肉條用文火油煎至八分熟,切丁待用。
10.豆沙的制法:
將煮爛的豆子,放在小竹篩中,篩底下放一小盆水。 用手在篩底上揉搓豆子,豆沙篩入水盆中, 將豆沙水倒入豆包布口袋中,擠落水分,即成豆沙。
11.各類粽子的具體包法:
火腿肉粽用料: 配制好的糯米綠豆瓣750克火腿丁50克冬菇或香菇25克豬肉末 50克精制澱粉10克麻油5克豬油25克蔥末、姜末、 精鹽適量白糖1湯匙竹葉、馬蓮。
制法:用豬油將蔥末、姜末炒黃,除去蔥姜末後, 依次放放火腿肉丁、豬肉末、冬菇丁白糖、鹽炒30秒鐘,勾芡, 淋上麻油,即成餡料待用。
取2片泡好的粽葉,折成斗狀,填進糯米綠豆瓣, 把餡料夾在糯米中間,上面蓋好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錐形, 扎緊後上蒸鍋,碼緊,放冷水,沒過粽子為便。煮1小時後, 改文火煮30分鐘即好。若用壓力鍋,煮25分鐘, 離火再焖5分鐘即好。
如沒有竹葉,葦葉也行。每邊三片葦葉,折成斗形。
陳皮鹹肉粽用料: 泡制好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50克陳皮鹹肉條250克竹葉 、馬蓮。
制法:包法與煮制時間同火腿肉粽,只是餡心改用陳皮鹹肉條。
腐乳鹹肉粽用料及制法、煮制時間同火腿肉粽, 只是餡心換成陳皮牛肉。
鹹鴨蛋粽用料: 配制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熟鹹鴨蛋黃5個竹葉、 馬蓮。
制法:包法與火腿粽相同。包成,上蒸鍋煮1小時後, 移文火煮10分鐘即好。
臘肉粽子用料: 配制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臘肉丁250克白砂糖2 湯匙竹葉、馬蓮。
制法:包法與煮制時間與火腿粽子相同,只是餡心改為臘肉即可。
臘腸粽子用料、包制、煮制時間均與火腿粽子相同, 只是將餡心換成臘腸丁即可。
*燒肉粽用料:配制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 燒肉丁250克冬菇或香菇丁25克豬油25克白糖1湯匙精制澱粉 10克麻油5克馬啼丁50克蔥結、姜片適量。
制法:用豬油把蔥結、姜片炒香,除去蔥姜,依次放入*燒肉丁、 冬菇丁、馬蹄丁、白糖、適量腌*燒肉的醬油,炒30秒鐘,勾芡, 淋上訂油、即成粽餡。將兩片竹葉折成斗狀,填進糯米綠豆瓣, 把餡夾在糯米綠豆瓣中,包成五角方底錐形,扎緊後上鍋碼緊, 放冷水與粽齊,煮1小時後,再用文火煮30分鐘即可。 若用高壓鍋,煮25分鐘,離火再焖5分鐘即好。
小蚝粽子用料: 配制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鮮嫩肥美的小蚝(淡菜) 75克豬肉末100克嫩筍絲25克精制澱粉1湯匙蔥花、姜末、 白胡椒粉少許豬油(或素油)、精鹽、白砂糖適量。
制法:用豬油煸炒豬肉末,出香味時放入小蚝、蔥花、姜末、白糖、 精鹽、炒1分鐘,放白胡椒粉,炒勻後,勾芡,即成粽餡。
包法與煮制時間與*燒肉粽相同。干小蚝須用冷水發3小時左右。
以上的9種鹹粽,吃時可蘸紅醬油。
澄沙粽子用料: 泡制過的糯米1公斤綠豆沙或烏豆沙500克白砂糖250克豬油2 50克精鹽、糖桂花適量。
制法:將豆沙用豬油炒勻炒透,加糖(綠豆沙加白砂糖, 烏豆沙加土制紅糖,亦叫板糖),出鍋後放點糖桂花。 將兩片葦葉折成斗形,填進糯米,豆沙餡,上面再蓋糯米, 包成五角方底錐形,扎緊後,裝鍋,碼緊,放冷水,沒過粽子為宜。 煮50分鐘,離火焖4分鐘即熟。
果仁桂花粽用料:糯米750克黑白芝麻仁各50克(破開2/3) 生豬油100克白砂糖250克鹽少許糖桂花50克精制澱粉1湯匙 竹葉、馬蓮。
制法:把白糖、鹽、黑白芝麻仁混合均勻,拌入生豬油中( 撿出豬油中的絲狀物),邊拌邊倒濕澱粉,最後放入糖桂花, 拌勻後即成餡。
包制與煮制時間同澄沙粽子。
百果粽子用料: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 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 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
制法: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 然後用白糖腌漬24小時,同以上各料包入糯米中。 包法與煮制時間同果仁桂花粽。
小貼士
粽子配茶的學問
如果你吃白粽子,沒有任何餡料,可以搭配喝喝玫瑰花茶, 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還能調理血液循環,十分宜人。
清淡的綠茶和薄荷茶能增進葡萄糖的代謝, 不讓過多的糖分停留在體內。這兩種茶屬寒性,適合燥熱的甜膩粽。 如果你吃特別甜的粽子,如棗泥、豆沙等,就可以喝這兩款茶。
如果吃特別油的粽子,如鮮肉、火腿、香腸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 菊花茶。它們可以去除口感上的油膩,尤其是普洱茶, 它是上乘的選擇,因為它屬性甘冷,去脂效果好; 而菊花茶能降降吃粽子的火氣。鹹甜的粽子如椒鹽、 蛋黃等可配烏龍茶,因為烏龍茶是半發酵茶,有溫潤的美感, 能襯出鹹甜口味的幽遠口感。 肉粽做法和准備: a、5斤香糯米,用(不能過涼或過熱, 水溫以手感有些熱但可以接受)溫水浸泡糯米2、3個小時( 期間撓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 用個小簸箕或過濾籃濾干水分。 b、2斤去皮綠豆,以同樣的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