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有效點的哦!謝謝了 鼻塞原因多樣,治療的話需對症下藥,我的辦法是不吃藥-----來盤芥末鴨掌,要用芥末膏,不用芥末油. 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內粘及粘膜下層的慢性炎症,雖為鼻部的疾病,但常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與全身的健康狀況有密切關系。在此主要介紹慢性單純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
[臨床表現] 1.鼻塞:間歇或交替性甚至雙側鼻腔持續性堵塞,疲勞及飲酒後常可使鼻堵加重,由於鼻塞,有嗅覺下降、頭脹、頭痛、說話鼻音較重等症狀。 2.流鼻涕:鼻涕多呈粘稠或半透明狀液體,兒童患病可見鼻涕長期刺激鼻孔及上唇,使局部皮膚潮紅,鼻涕亦可向後流人咽部,出現咽喉不適、痰多等表現。
[診斷] 1.間歇或交替性鼻塞,嚴重者可持續鼻塞,流涕或鼻涕倒流,局部檢查可見鼻甲腫大,鼻底有粘稠鼻涕,鼻粘膜慢性充血,嚴重者表 面不光滑,麻黃素收縮效果不明顯。 2.鑒別 (1)與鼻窦炎鑒別:鼻窦炎頭痛突出,並多有時間性,即上午、下午頭痛時間和頭痛部位的不同,與某個鼻窦發病有關;鼻窦炎流鼻涕為黃膿性。 (2)與鼻息肉鑒別:鼻息肉鼻塞的特點為逐漸加重,隨著息肉增長,最後導致一側或兩側鼻孔完全堵塞,重者可見鼻部被息肉撐寬呈“蛙鼻”狀,還可見有灰白色的息肉從鼻孔垂出。
[治療] 慢性鼻炎的治療需遵照以下原則:耐心治療,充滿信心。正確滴藥,堅持不懈。夏秋治療,效果更佳。 1.一般治療:用於治療慢性鼻炎的滴鼻藥水有很多種,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慢性鼻炎不適合用“滴鼻淨”滴鼻,更忌長期使用。滴鼻藥的使用方法關系到治療效果。正確的方法:滴藥時鼻孔朝上,頭後仰,以不使藥液流人口中,每次一側鼻腔點人3~5滴即可,點藥後保持頭位5分鐘,每日用藥3~5次。 2.中醫藥治療 (1)中醫認為慢性鼻炎以肺脾氣虛和氣滯血淤為主,慢性單純性鼻炎多以補益肺脾,通利鼻竅的辦法為主,慢性肥厚性鼻炎則以調和氣血,行滯化淤的方法治療。基礎方藥:蒼耳子10克、白芷10克、辛夷10克、薄荷3克(後下)。慢性肥厚性鼻炎加川芎10克、赤芍10克。鼻涕多者加半夏10克、茯苓12克,冬瓜子12克。 (2)推拿療法: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梁兩側,上下稍用力推移,上至內眼角下,下至鼻翼上方,每次10分鐘,每日2次。此法對鼻塞症狀的緩解有明顯效果。 (3)針灸治療:取穴迎香、印堂、太陽、風池、曲池、足中裡等,每次2—3穴,強刺激。
[預防與調養] 1.對家中患有慢性鼻炎的小兒尤應注意護理,叮囑按時點藥、服藥,對鼻孔及上唇皮膚長期受鼻涕刺激而發紅者,應及時將鼻腔內鼻涕擤出,並用油劑藥膏,如紅霉素軟膏等塗於上唇及鼻孔內,以保護局部皮膚。 2.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在秋末冬初可增加身體御寒能力,如果持之以恆,定可收到良好效果。 3.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在流感時期可燒醋熏居室,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必要時服用藥物預防。 4.戒除煙酒及辛辣食品的刺激,多食清淡少食油膩。 5.積極防治全身慢性疾病,及時治療鼻腔鄰近組織的疾病,如扁桃體炎、咽喉炎、齲齒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