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開始。病部出現淺褐色水漬狀病斑。以後逐漸向穗下及果粒蔓延。料及整個果穗,懸於蔓上,不易脫落,許多灰白色突起小點,逐漸由淺褐色變成深褐色,軟腐果極易脫落。但也有干縮成僵果,並有明顯稜角,懸於蔓上,不易脫落。當雨後天氣潮濕時,從病果粒點中流出黑色粘液。 (二)防治措施 (1)此病防治關鍵時期是花後和中旬至8月中旬雨季噴藥重點保護果穗。可噴1000×50%多菌靈、800×50%退菌特或1:0.5:180倍波爾多液。每隔10-15天噴1次,共噴3-4次(噴藥時加6501粘著劑或洗衣粉)。 (2)實踐證明,徹底剪除病枝,刮掉老皮,及時摘除病果、病葉、病蔓。消滅病源茵,也是減少發病的重要措施。 (3)生長期對下部果進行綁吊,保證果穗距離地面20-30厘米以上,也可減少發病。 二、葡萄黑痘病(烏眼病、瘡痂病) (一)症狀識別 危害果實、果梗、葉片及新梢。幼葉染病後出現多角形病斑,葉脈受病部分停止生長,造成葉片鄒縮以至畸形。葉片受病時,在主脈上生有淡黃色逐漸變成灰白色病斑,病葉干枯並穿孔。幼果受病出現褐色病斑,以後中間變成灰白色、稍凹陷、邊緣紅色或紫色,呈"鳥眼狀",後期病斑龜裂,病果小而酸。有時穗軸發病,造成全穗發育不良,甚至枯死。 (二)防治措施 (1)此病防治關鍵是抓住開花前和落葉兩次藥。噴1:0.5:180倍波爾多液或800×50%退菌特或600×75%百菌清。 (2)發芽前噴5度石硫劑。 (3)冬剪時徹底剪除病蔓,清除枯枝落葉。 三、葡萄霜霉病 (一)症狀識別 主要危害葉片、新梢,幼果也可發病。葉片發病時,正面出現半透明水漬狀不規則病斑,呈淡綠色或淡黃色,病斑最後變成黃褐色或紅褐色而干枯。鄰近病斑相連成多角形大斑。與此同時,葉背長出灰白色霜霉狀物。嫩梢被害後生長停滯、扭曲甚至枯死。幼果感病時,果面上發生灰白色霜霉,生長停止、裂果或脫落。 (二)防治措施 (1)發病初期到盛期,每間隔半月噴1次1:0.5:180倍波爾多液。或1000×25%瑞毒霉或250×40%已磷鋁。 (2)清除果園枯枝落葉,集中燒毀。 四、葡萄炭疽病(晚腐病、苦腐病) (一)症狀識別 主要危害著色後的果粒。靠近地面的果穗先端最早發病。果實染病後表面發生灰紫色塊斑,並逐漸成為中部色深邊緣淺、有輪紋的病斑。以後病斑中隱約可見少數黑色小粒點。隨病擴大,小黑粒點不斷增多,並排列成背紋狀。當於氣潮濕後,從小黑點湧出粉紅色粘膠狀物。病果粒很快全部軟腐,最後變為僵果,易於脫落。 (二)防治方法 (1)7-8月為發病高峰,每隔半月噴1次1:0.5:180倍波爾多液或500×50%退菌特(用藥時要加6501粘著劑或洗衣粉)。 (2)采收前發現病果及時摘除深埋:采收後清理枝蔓上病果深埋。
上一页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