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黃瓜葉子上出現了白斑,葉子有枯萎的趨勢,怎麼辦? ,是霜霉病。該病是瓜類的重要病害,可侵染黃瓜、節瓜、絲瓜、冬瓜、苦瓜、白瓜、南瓜、甜瓜等瓜類作物。其病原為霜霉菌科多種真菌,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多始於下部葉背,從苗期至收獲期均可被感染發病。初期病斑是水漬狀淡黃色小圓點,無明顯邊緣,持續較長時間後,葉背病部濕度大或有露水時長出白色至灰白色霉層。病斑受葉脈限制形成多角形,嚴重時病斑連成片,病葉呈火燒狀。如不及時防治,會導致植株早衰,嚴重影響產量。 霜霉病的發生流行與溫、濕度特別是濕度有密切關系,在濕度大時,葉背會長出白色霉裝物。定植後澆水過多或土地粘重、植地低窪、排水不良時發病嚴重。 防治霜霉病除了注意選擇抗病品種合理密植,應適時噴藥防治。防治霜霉病的化學藥劑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保護性殺菌劑如波爾多液、氧氯化銅、代森鋅、代森錳鋅、百菌清等,這類殺菌劑主要作用為殺死表面病菌防止病菌的侵入,但對已侵入植株的病菌效果很差;另一類是內吸性殺菌劑如金雷多米爾、殺毒礬等,這類殺菌劑能被植物體吸收,是有防病和治病的雙重效果,對已侵入植株的病菌起到抑制和殺滅作用。因此,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可噴施保護性殺菌劑75%達科寧(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發病初期起,噴施內吸性殺菌劑58%雷多米爾水分散粒劑600—800倍液或金雷多米爾600—8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阿米西達懸浮劑2000倍液,以上農藥交替使用,每7—10天噴施1次,連續2—3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