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柑橘性涼,腸胃不適,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不能多吃;梨子含糖較多,糖尿病人吃多了會引起血糖升高;柿子含有單寧、柿膠酚,胃腸不好或便秘患者應少吃,否則容易形成柿石;菠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以及檸檬酸、蛋白酶等,而且有消食止瀉、降壓利尿等功效。但是,有些特異體質的人吃了後會發生陣陣腹痛,甚至嘔吐等不適應症,最好把削好的菠蘿放在鹽水中浸泡後再加熱吃。 水果為什麼可以解酒 飲酒過量常為醉酒,醉酒多有先兆,語言漸多,舌頭不靈,面頰發熱發麻,頭暈站立不穩……都是醉酒的先兆,這時需要解酒。不少人知道,吃一些帶酸味的水果或飲服1—2兩干淨的食醋可以解酒。什麼道理呢? 這是因為,水果裡含有機酸,例如,蘋果裡含有蘋果酸,柑橘裡含有檸檬酸,葡萄裡含有酒石酸等,而酒裡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機酸能與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類物質從而達到解酒的目的。 同樣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為食醋裡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盡管帶酸味的水果和食醋都能使過量乙醇的麻醉作用得以緩解,但由於上述酯化反應在體內進行時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效果並不十分理想。因此,防醉酒的最佳方法是不貪杯。 飯後不宜吃水果 現在大多數人都習慣飯後可以吃些水果,其實這個方法是錯誤的,飯後立即食用水果不僅對腸胃無益而且有害,因為剛吃完飯,腸道和胃裡的飯都沒有消化,立即食用水果會造成腸道阻塞對胃造成傷害,長期這樣習慣下去造成胃脹肚子突出,對健康造成一定傷害。改掉不良生活習慣會使身體更健康 —————————— [編輯本段]荔枝
litchichinensis、lychee荔枝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果實,別名丹荔,麗枝。原產於我國南部,以廣東、廣西、福建、四川、台灣、雲南等地栽培最多。每年6~7月間果實成熟時采收,剝去外殼,取假種皮(荔枝肉)鮮用或干燥後備用。 果實心髒形或球形,果皮具多數鱗斑狀突起,呈鮮紅、紫紅、青綠或青白色,假種皮新鮮時呈半透明凝脂狀,多汁,味甘甜。 荔枝含有豐富的糖分、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脂肪、檸檬酸、果膠以及磷、鐵等,是對人體有益的水果。 [編輯本段]龍眼 俗稱“桂圓”,是我國南亞熱帶名貴特產,歷史上南方“桂圓”北“人參”之稱。龍眼果實富含營養,自古受人們喜愛,更視為珍貴補品,其滋補功能顯而易見。 明李時珍曾有“資益以龍眼為良”的評價。據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還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維生素c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龍眼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龍眼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後、產後身體虛弱等症。現代醫學實踐證明,它還有美容、延年益壽之功效。 龍眼對生產環境比較挑剔,世界上能種植龍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亞熱帶、偏溫和氣候無嚴重霜凍地區為合適。 因此,龍眼歷來被人們稱為嶺南佳果,因其既可鮮吃又可作藥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編輯本段]柑桔 柑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水果,是我國亞熱帶地區栽培面積最廣的果樹,也是廣西最重要的果樹。它包括的種類很多,廣西主要栽培的有甜橙、寬皮柑桔、柚、金桔、檸檬等,而每一種類又有許多優良品種。 古籍《禹貢》記載4000年前的夏朝,我國的廣西、江蘇、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生產的柑桔,已列為貢稅之物。到了秦漢時代,柑橘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史記•蘇奏傳》(西漢司馬遷著)記載:“齊必致魚鹽之海,楚必致桔柚之園”,說明楚地(湖北、湖南等地)的柑桔與齊地(山東等地(的魚鹽生產並重,《史記》中還提到:“蜀漢江陵千樹桔,……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可見當時柑桔生產已有相當規模。 柑桔的果實汁多味美,風味可口,含有豐富的糖分、有機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等成分,營養價值很高。柑桔還是醫藥、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果肉除鮮食外,可加工成罐頭、果汁、果醬等;果皮可提取橙皮苷,提煉香精和果膠。 —————————— [編輯本段]甘蔗
【學名】saccharumofficenaruml. 【別名】薯蔗,干蔗,接腸草,糖蔗、甘枝等 【科屬】禾本科gramineae,甘蔗屬saccharum 【特征與特性】甘蔗是一年生宿根熱帶和亞熱帶草本植物,屬c4作物。稈直立,粗壯多汁,表面常披白粉,葉為互生,邊緣具小銳齒,花穗為復總狀花序。甘蔗為喜溫、喜光作物,年積溫需5500~8500℃,無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氣濕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日照時數在1195小時以上。甘蔗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廣泛,以粘壤土、壤土、砂壤土較好。土壤ph值在4.5~8.0,甘蔗都能生長,但以土壤ph值6.5~7.5為適宜。 【分布狀況】甘蔗原產於印度,現廣泛種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甘蔗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中國位居第三,種植面積較大的國家還有古巴、泰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美國等。中國蔗區主要分布在廣東、台灣、廣西、福建、四川、雲南、江西、貴州、湖南、浙江、湖北等省(自治區)。 【用途】制糖。還可制成蔗糖酯、果葡糖漿等。蔗渣、廢蜜和濾泥等可制成紙張、纖維板、碎粒板、糠醛、飼料、食用品培養基、酒精、干冰、酵母、檸檬酸、賴氨酸、冰醋酸、味精、甘油、水泥、肥料等。蔗梢、蔗葉、蔗渣糠、廢糖蜜或酒精廢液作牛、羊等可作反刍動物的飼料;把糖蜜、濾泥摻到谷物類飼料中可制成顆粒飼料;糖廠排出的廢渣、廢液又可作甘蔗的肥料。 甘蔗是我國制糖的主要原料。在世界食糖總產量中,蔗糖約占65%,我國則占80%以上。糖是人類必需的食用品之一,也是糖果、飲料等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同時,甘蔗還是輕工、化工和能源的重要原料。因而,發展甘蔗生產,對提高人民的生活、促進農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乃至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甘蔗的起源、分布和生產概況 一、甘蔗的起源 甘蔗的起源有三說,一是起源於印度,二是起源於南太平洋新幾內亞,三是起源於中國。中國是世界上古老的植蔗國之一。甘蔗栽培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紀,我國就有種植甘蔗的歷史記載,至唐朝大歷年間已有制冰糖的記載。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甘蔗有幾個起源中心,而中國則是其中之一。 二、甘蔗的分布 目前,甘蔗的分布主要在北緯33°至南緯30°之間,其中以南北緯25°之間,面積比較集中。如以溫度線為世界蔗區的分布是年平均氣溫17~18℃的等溫線以上。甘蔗的垂直分布在赤道附近可達1500米。在我國雲南的滇西南蔗區,海拔已達1500米~1600米。我國地處北半球,甘蔗分布南從海南島,北至北緯33°的陝西漢中地區,地跨緯度15°;東至台灣東部,西直到西藏東南部的雅魯藏布江,跨越經度達30°,其分布范圍廣,為其它國家所少見。我國的主產蔗區,主要分布在北緯24°以南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包括廣東、台灣、廣西、福建、四川、雲南、江西、貴州、湖南、浙江、湖北等南方11個省、自治區。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的蔗糖產區迅速向廣西、雲南等西部地區轉移,至1999年廣西、雲南兩省的蔗糖產量已占全國的70.6%(不包括台灣省)。 三、我國甘蔗的生產概況 我國是世界主要產糖國之一。1998~1999年世界原糖總產是1.287億噸,其中我國食糖總產893.4萬噸,成為世界第三產糖大國。 近50年來,我國蔗糖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甘蔗種植面積從1949年160萬畝發展到1998年2000萬畝;甘蔗總產從1949年264.2萬噸發展到1998年的8343.8萬噸,至1998~1999年,全國蔗糖總產達到770.1萬噸,占全國食糖總量的86.2%。 甘蔗育種的歷史與現狀 1887年soltwedel在爪哇,j.b.harrison和j.r.bovell在巴巴多斯看到甘蔗產生種子可以萌芽成幼苗,這一發現揭開了甘蔗有性雜交育種史的序幕。此後,各產蔗國家無不以有性雜交育種為改良甘蔗品種的主要方法,尤其以種間雜交更為重要,創造出許多優良品種,為世界甘蔗育種事業奠定了基礎。爪哇以熱帶種與割手密雜交,通過3次高貴化育成一系列大莖、高糖、高產、抗病的優良品種,其中以poj2878最為著名,稱為世界第一號蔗王。印度以熱帶種、割手密和印度種3個種雜交,育成co213、co281等優良品種。美國夏威夷以熱帶種、割手密、印度種、大莖野生種和中國種5個種雜交,育成h32-8560、h49-5等良種。世界各國都不惜巨資從事甘蔗雜交和新品種選育,並選育出一批產量高、品質優、抗性強的甘蔗新品種,促進了各國蔗糖業的發展。 自1953年在海南建立雜交育種場以來,我國大陸各地甘蔗科學研究單位相繼開展了甘蔗新品種的選育和研究,迄今已育成100多個甘蔗品種供生產使用,推動了我國蔗糖事業的發展。如廣東的粵糖57-423、86-368,廣西的桂糖11號、桂15,福建的閩糖70-611,雲南的71-388、89-151等。1998~1999年全國面積最大的五個品種為:桂糖11、新台糖10號、選三、粵糖63-237、新台糖16,分別占全國總面積21.04%、9.27%、8.72%、6.77%和6.53%。 甘蔗育種需要有性雜交,而繁殖則是無性繁殖。品種內的每株甘蔗都是相同的基因型,除非偶然發生突變,否則非常一致。目前,世界各國育成的品種大多是3—5個甘蔗原種的雜交後代,繼而進行品種間雜交和回交育成,基本上是同質遺傳型組成品種的再組合,故導致甘蔗品種近親繁殖,遺傳基礎狹窄,血緣相近,致使近30年來甘蔗育種在產量、糖分和抗性等方面一直難有較大突破。因此,世界甘蔗育種界十分注重甘蔗種質資源的搜集、研究和利用,以期擴大血緣,豐富遺傳基礎,創造有突破性的親本材料和優良品種。甘蔗,謹記要分清蔗有兩種。皮色深紫近黑的甘蔗,俗稱黑皮蔗,性質較溫和滋補,喉痛熱盛者不宜。皮色青的青皮蔗,俗稱竹蔗,則味甘而性涼,有清熱之效,能解肺熱和腸胃熱肺熱咳嗽,痰多且痰色黃稠濃濁的人士,大可用竹蔗汁配梨子汁,增強潤燥清肺熱的功效。竹蔗加生蓮藕搾汁也有同效。至於肺熱咳,咳至吐血之人,飲用後可得以舒緩。此外,據說此方對於泌尿系統受感染,俗稱(赤尿)也有療效。 蔗汁本身帶涼,體質虛寒人士不宜多飲,若寒咳(痰白而稀)者誤飲,病情有可能實時加重。相傳將蔗蒸熟後才搾汁可免此弊端,但確實功效如何,仍有待驗證。倒是竹蔗配白茅根、紅蘿卜煮水確有清熱的功效,小朋友多眼屎兼脾氣暴躁時最適宜。若再加荸荠(馬蹄),可於小兒出水痘或麻疹時,當水常飲,清熱解毒,既可幫助病毒透發,亦可加快痊愈。作為食糖的主要來源,甘蔗營養價值之豐富,實在毋須置疑。若嫌蔗汁單調,可用蔗汁煮飯,能夠和胃寬中,令你胃口大開。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