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忌臨睡前吃東西:如果臨睡前吃東西,腸胃等又要忙碌起來,這樣加重了它們的負擔,身體其它部分也無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響入睡,還有損於健康。
2.忌睡前用腦過度:臨睡前則做些較輕松的事,使腦子放松,這樣便容易入睡。否則,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即使躺在床上也難以入睡,時間長了,還容易失眠。
3.忌睡前情緒激動:人的喜怒哀樂都容易引起神經中樞的興奮或紊亂,使人難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
4.忌睡前說話:因為說話容易使大腦興奮,思想活躍,從而影響睡眠。
5.忌睡前飲濃茶、喝咖啡:濃茶、咖啡屬刺激性飲料,含有能使人精神處於亢奮狀態的咖啡因等物質。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難。
6.忌久臥不起:中醫認為“久臥傷氣”,睡眠太多會出現頭昏無力,精神萎靡,食欲減退。
7.忌當風而睡:房間要保持空氣流通,但不要讓風直接吹到身上。時間長了,冷空氣就會從毛細管侵入,引起感冒風寒等疾病。
常用安眠藥不僅會引起抗藥性,而且容易造成肝損傷。科學家們發現,食物與睡眠有一定的關系。美國的一位醫學博士認為,若在睡前稍吃一點催眠食物,更容易入睡。現推薦幾種僅供參考:
1.牛奶:牛奶中含有色氨酸,這是一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睡前喝一杯牛奶,其中的色氨酸量足以起到安眠作用。飲用牛奶的溫飽感也增加了催眠效果。
2.核桃:核桃是一種滋養強壯品,可治神經袁弱、健忘、失眠、多夢和飲食不振。每日早晚各吃些核桃仁,有利睡眠。
3.桂圓:性味甘溫,無毒。桂圓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可醫失眠健忘、神經震弱等。中醫治療心脾兩虛、失眠等夢的方劑“歸脾丸”就有桂圓肉。
4.蓮子:蓮子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心煩夢多而失眠者,則可用蓮子心加鹽少許,水煎,每晚睡前服。
5.食醋:勞累難眠時,可取食醋1湯匙,放入溫開水內慢服。飲用時靜心閉目,片刻即可安然入睡。
失眠者皆有夜晚睡不著而白天卻感到精神不振的體會。這樣不但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還會引發其他疾病,很不利於健康。因此,失眠者切不可依賴於安眠藥物,而應加強自我調理。
首先,要了解自身的睡眠周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睡眠周期,選擇最合適的睡眠時間及方式,以養成規律性的生理時鐘。
其次,每天做中等量的運動,但勿在晚上做。適度的運動可以緩和交感神經系統,是改善睡眠障礙的良方。
再次,選擇合適的晚餐食物。晚餐應多吃清淡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睡前喝杯加蜂蜜的牛奶,也有助於安眠。
除此之外,如果有條件,每晚臨睡前洗個熱水澡,以幫助自己建立規律的睡眠周期。按摩也可以促進睡眠。失眠者可躺在床上,放松身體。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及生活壓力的加大,失眠患者越來越多,采用綜合療法治療失眠有一定的療效,現介紹幾種如下:
1.保健療法:每天按摩太陽穴,百會穴數次,用保健木梳梳頭5分鐘,從而保持心情舒暢,解除煩惱,消除思想顧慮。
2.飲食療法:取大棗,小麥,冰糖,先取大棗、小麥水煎去渣取汁,納入冰糖烊化頓服,每晚1次。
3.藥粥療法:取大棗,元肉,大米,砂糖適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時加入大棗、元肉,煮至粥熟時,調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4.填臍療法:取酸棗仁,研為細末,置肚臍中,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1日1換。
5.敷足療法:取朱砂,加漿糊適量調勻,置於傷濕止痛膏上,貼敷於腳心湧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6.足浴療法:磁石,菊花、黃芩、夜交籐,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熱浸洗雙足15-30分鐘,每晚1次。 可以試試六合泰枕頭! 有關醫學專家總結了一套“助眠14法”,只要從現在做起,即可幫你重返夢鄉。 (1)早上在晨光中散步,會縮短睡眠周期,使你晚上上床之後容易入睡。因為陽光的照射會使大腦裡的松果體早一些分泌退黑素,強烈的人造光也有同樣的效果。相反,如果發覺你晚上入睡太早,不妨在下午或傍晚多接受些陽光照射。這會延長你的睡眠周期,推遲入睡時間。 (2)鍛煉能縮短你的睡眠周期。如果你是一個夜間型的人,你的思維通常在午夜以後變得活躍。然而,當騎了一整天的自行車後,你的睡眠周期會縮短,夜間早點上床睡覺,一定睡得更香,第二天起得也很早。 (3)在夜晚適當升高體溫,會有利於睡眠。進行至少15分鐘的桑拿浴或熱水浴,都可以達到這種效果。 (4)白天睡覺不宜超過一小時,也不宜在下午四點鐘以後睡覺,否則到了晚上就沒有困倦感。 (5)含有咖啡因的各種食品和飲料,如巧克力、咖啡、茶等,最好避免在晚飯後使用,因為咖啡因會興奮大腦而引起失眠。 (6)晚上少喝水,飲水過多會使整個夜晚上廁所次數增多,從而影響睡眠。 (7)在上床一小時之前,停止強腦力活動,可看一些簡易讀本或喜劇電視片,使大腦輕松一下。你也可以考慮處理一些瑣碎的家庭雜務等,然後洗漱上床。 (8)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鎂、鈣、復合維生素b等,可使睡眠更好些。 (9)等困了才上床。床只用來睡覺,不要在床上看電視、吃東西、看書或玩耍。如果上床15分鐘後仍不能人睡,干脆下床來讀一些輕松的書,不要躺在那裡翻來覆去。呆在床上,只會讓你把床和失眠聯系起來。 (10)安裝一個隔音的窗戶,掛上厚厚的窗簾,保證臥室是完全隔音的。 (11)如果早上的陽光能進入你的臥室,睡覺時可考慮戴上眼罩。 (12)除非有要緊的事,晚上最好關掉電話,早上再打開,以免在午夜或清晨被意外電話聲干擾。 (13)嘗試一下放松的辦法,有很多種可供你選擇,如肌肉放松法、功能反饋療法、瑜珈功等。這裡介紹一種對許多人都有效的辦法: ①上床以後,仰臥在床上,先晃動、放松一條腿,進行幾次慢速的腹式深呼吸;放松另一條腿,再進行幾次使你更放松的呼吸。 ②接著放松你的手臂、肩和頸部,再放松你的面部肌肉,尤其是眼和嘴的肌肉。記住每放松一次肌肉群就深呼吸一次,在不知不覺中,你就進入了夢鄉。 (14)每天早晨在同一時間起床,以便使你形成固定的睡眠規律。 心理放松 首先,改掉不良習慣,培養起良好的生活規律是關鍵。建議: 1.床只能用於休息,失眠患者不要在床上看書、吃飯; 2.睡覺時思考問題只會加劇失眠,為了分散精力,可以采取數數的方法或者看有定時裝置的電視來進入睡眠狀態; 3.臥室裡不要放鬧鐘,鬧鐘的滴答聲和指針發出的刺眼亮光就是睡覺正常的人也會睡不好覺; 4.體育運動、經常活動有助於睡眠,但是,失眠者應該注意的是,睡前兩小時內不要做劇烈運動; 5.晚上不要喝咖啡、茶以及含酒精的飲料,也不要吸煙,因為這些東西都是起興奮作用的; 6.睡覺、起床時間有規律能起鎮靜作用。因此,失眠者應該在固定的時間睡覺,盡量在固定的時間起床,就是在周末、休假時也要如此; 7.晚飯吃太飽會影響睡眠,因此要避免晚飯過量; 8.午睡對部分人來說可能是享受,而對失眠患者來說則是不允許的。誰要是白天睡覺了,那麼他就別抱怨晚上睡不著了。 失眠最重要就是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平時多運動運動,也可以試試睡美人香薰組合 睡眠對於大腦健康是極為重要的。人一般需要有8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並且必須保證高質量。如果睡眠的時間不足或質量不高,那麼對大腦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大腦的疲勞就難以恢復,嚴重的可能影響大腦的功能。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就應適當增加睡眠的時間,比如夏天午睡片刻,並且要設法改善睡眠狀況等。 按照一般的觀點,睡眠是消除大腦疲勞的主要方式。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太差,就會嚴重影響大腦的機能,本來是很聰明的人也會變得糊塗起來。很多人患上了神經衰弱等疾病,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嚴重睡眠不足引發的。
總之,一個人的一中,有三分之一多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政黨的良好睡眠,可調節生理機能,維持神經系統的平衡,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環。睡眠不良、不足,第二天就會頭錯腦脹、全身無力。睡眠與健康工作和學習的關系甚為密切。
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睡眠要適量
1、我們的一個重要觀點是:覺不可少睡。在很多書上都說,成年人一般每天睡7-8個小時就差不多了。可是最近美國心理學教授詹姆斯•馬斯博士指出:一個人晚上睡眠6-7個小時是不夠的。他對睡眠研究的結果表明,只有8個小時睡眠才能夠使人體功能達到高峰。所以什麼是“適量”,主要是“以精神和體力的恢復”作為標准。
人的睡眠分為慢動眼睡眠和快動眼睡眠兩個時向。濃度的快動眼睡眠在記憶儲存、維持組織、信息整理及新的學習、表現等都發生在快動眼睡眠的最後階段,而快動眼睡眠通常發生在8小時睡眠期的後部,並可以持續90分鐘左右。雖然我們可能並沒有覺察到,但是,我們當中大部分人的睡眠其實都是不夠的,這不僅降低了生活質量,還可能引發疾病。
為了彌補這種普遍的睡眠不足,馬斯博士提倡“小睡”。這種小睡是指每天正式睡眠醒來後再小睡20分鐘,其效果比晚上早睡要好得多。
我們特別強調的是,現在中小學生雖然說“減負”了,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考試壓力,他們並不輕松,很多人睡眠的時間明顯不足。與過去相比,實際上是明松暗緊。這實際上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家庭都是得不償失的。我們認為,只有睡好覺,才能學習好。睡好覺並不會妨礙前程:睡眠時間必須保證!
*睡覺的環境
要想晚間得良好的睡眠,注意睡前三宜三忌非常重要。
三宜是:
睡前散步。
《紫巖隱書•養書》說:“入睡時行,繞室千步,始就枕……蓋則神勞,勞則思息,動極而求靜。”
睡覺應該有一個合適的環境,主要是一個清靜的臥室和舒適的臥具。
通風是臥室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新鮮的空氣比什麼都重要。無論室外的溫度高低,睡覺之前都應該開窗換氣。選擇一張舒適的床,一般以軟硬適中的棕繃床或軟木板的褥子為宜。枕頭軟硬要適中,盡量做到冬暖夏涼。
要有正確的睡眠姿勢。
一般主張向右側臥,微曲雙腿,癸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無論是每晚的睡眠還是白天的小睡都要盡量保持在同一個時間上床和起床,節假日也不例外。要進行有規律的適度的行動。
*順應生物鐘
如果我們每天准時起床,定時去迎接每天早晨的陽光,那麼你的生物鐘就會准時運轉。研究表明,這是提高睡眠質量的關鍵要素之一。
影響生物鐘的運行的因素之一是體溫。研究證明,人的體溫波動對生物鐘的節律有很大的影響。人的體溫下降就容易引起睡意,這是利用體溫調節生物鐘的有效方法。如果體溫調節失控,就會引起睡眠生物鐘發生紊亂。控制體溫的方法很多,例如睡前洗澡,或睡前做20分鐘的有氧運動等,睡覺的時候體溫就會有所下降。
總之,形成習慣之後,人就會按時入睡。青少年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這是最重要的。生物鐘是不能輕易破壞的,千萬不要在星期六、星期天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破壞了自己的生物鐘。
*調節飲食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有少數人在晚上大量食用咖啡、巧克力、可樂、茶等食品或飲料之後主觀上沒有睡眠不良的感覺,但是實驗證實,他們的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