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上端頭帶位放於頭後,然後下端頭帶拉過頭部,置於頸後,調校至舒適位置。 3.雙手指尖沿著鼻梁金屬條,由中間至兩邊,慢慢向內按壓,直至緊貼鼻梁。 4.雙手盡量遮蓋口罩並進行正壓及負壓測試。(正壓測試:雙手遮著口罩,大力呼氣。如空氣從口罩邊緣溢出,即佩戴不當,須再次調校頭帶及鼻梁金屬條;負壓測試:雙手遮著口罩,大力呼氣。口罩中央會陷下,如有空氣從口罩邊緣進入,即佩戴不當,須再次調校頭帶及鼻梁金屬條。) 各類口罩特性: 1.3m8210口罩(n95):合符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及健康協會標准(niosh)n95認可,隔濾的微粒,直徑可小至0.3微米。在測試中,隔阻直徑0.075微米的微粒,成功率有95%。冠狀病毒肺炎(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直徑約0.1至0.12微米。 2.外科手術口罩:用三層“不織布(non-woven)”制造,手術室環境適合使用;可阻隔直徑約4微米以上微粒。 3.活性碳醫用口罩:加入的活性碳用料,最主要作用是隔味,不是防菌病毒,而且呼吸阻力會加大,隔菌功能98%。 4.防塵口罩:主要防塵,防菌功能一般。 5.普通紙口罩:阻擋較大微粒時有用,少於直徑5微米的病毒,輕易通過,隔菌功能有限。 你到mro800上面咨詢一下就好了,希望可以幫到你的問題... 口罩的分類
一、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院(niosh)粉塵類呼吸防護新標42cfr841995年6月8日公布(根據濾料分類) n系列: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無時限 r系列: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及汗油性懸浮顆粒時限八小時 p系列: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及汗油性懸浮顆粒無時限有些顆粒物的載體是有油性時,而這些物質附在靜電無紡布上會降低電性,使細小粉塵穿透,因此對於防含油氣溶膠的濾料要經過特殊的靜電處理,以達到防細小粉塵的目的。所以每系列又劃分出了3個水平:95%,99%,99.97%(即簡稱為95,99,100),所以共有9小類濾料。
二、歐盟en149標准: ffp1:最低過濾效果》80% ffp2:最低過濾效果》94% ffp3:最低過濾效果》97%
三、澳洲as1716標准 p1:最低過濾效果》80% p2:最低過濾效果》94% p3:最低過濾效果》99%
三、日本mol驗證標准: ds1: ds2:最低過濾效果》99% ds3:最低過濾效果》99.9%
四、台灣地區cns標准:
五、中國國家標准gb6223-86udc614.894:分為四類 以上檢驗標准均以0.3微米的粒徑做測試,歐盟標准的檢測流量為95l/min,美國標准為85l/min。國國標用懸浮粒徑<5微米的90%以上,<2微米的70%以上,流量值為42.5l/min。在濾料的檢測認證上則采取了“最壞個案”的思想,即在實驗室做檢測實驗時的條件設立為最惡劣條件。如做效率實驗時所用的氨化鈉鹽或dop油霧的粉塵粒徑為0.3微米的氣體動力學計算直徑,它代表了極細小的且最易穿透濾料的顆粒的大小、代表了從事強體力勞動時的呼吸量,實驗前還要對濾料進行高溫高濕的預處理,代表了惡劣的工作環境,所有這些的目的是檢驗在如此苛刻的條件下,如果濾料能通過檢測而達到相應的效率水平,那麼在實際應用中定能更有效地保護工人的健康了。防毒濾料一般都采用活性炭或經過化學處理的活性炭作為材料,通過吸附或化學反應將毒氣或毒蒸氣過濾而不被人吸入。活性炭的內部結構中有很多微孔能構成極大的比表面積,這些微孔能將分子大小不同的毒蒸氣和毒氣分子吸入其中而不會逃脫。活性炭的處理及安裝要求是很高的,若處理不當或活性炭顆粒很粗,而造成粒間縫隙,那麼毒氣就會從縫隙問穿透進入呼吸道,而不會被吸附了。因此,自己更換袋裝活性炭的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好的化學濾毒盒裡的活性碳應添裝密實,粒徑小,比表面積大,這樣防毒時間才會長,同時還要考慮呼吸阻力小,配戴舒適。一般來說,不同類型的化學過濾盒可以防不同類型的化學物質,如有機、酸性、綜合防毒、氨氣等。
口罩的選擇
一、口罩不適用人群 1.心髒或呼吸系統有困難的人(如哮喘肺氣腫) 2.懷孕 3.佩戴後頭暈、呼吸困難和皮膚敏感
二、市面上販售的幾種口罩的特點? 棉布口罩優點:可重復清洗使用, 缺點:口罩內面接觸口鼻的部分會留有唾液,若沒有勤於清洗,容易滋生細菌,不符合衛生之要求。棉布口罩的纖維一般都很粗,無法有效過濾較小的微粒,且大多未通過國際安全認證,防護效果並無保障。紗布口罩幾乎無用,鼻孔兩側的漏氣太大。 n95口罩:用來避免戴著的人被感染;無法避免病人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手術口罩:雖然避免感染功效不如n95,但是可以避免病人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三、是不是越小的粉塵,越難被口罩過濾呢?
一般會以為越小的粉塵越難被過濾,但這是個似是而非的觀念,以過濾理論而言,主要有五種過濾粉塵的方法: 1)布朗運動(browniandiffusion)--對越小的粒子,效應越強。 2)攔截(interception)--對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 3)慣性撞擎(inertialimpaction)--對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 4)引力吸引(gravitationlsettling)對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 5)靜電吸引(static)--對越小越輕的粒子,越易被吸引。 由此可知,粉塵越小時,1、5效應越強,粉塵越大時,2、3、4效果越好,所以並非越小的粉塵越難被過濾。最難被過濾的粒子簡稱為mpps(mostpenetratingparticleize),mpps的大小一般為0.3微米,(另一說是0.6微米)。無論是歐規en149、美規niosh、澳大利亞as1716的認證標准,皆采mpps來做測試,只要您購買的是經過認證的口罩,均能保護您呼吸系統的健康。
四、怎樣選擇合適的口罩?
口罩的選擇有三大原則: 第一,口罩的阻塵效率。口罩的阻塵效率的高低是以其對微細粉塵,尤其對5微米以下的呼吸性粉塵的阻隔效率為標准。因為這一粒徑的粉塵能直接入肺泡,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最大。一般的紗布口罩,其阻塵原理是機械式過濾,就是當粉塵沖撞到紗布時,經過—層層的阻隔,將一些大顆粒粉塵阻隔在沙布中。但是,對一些微細粉塵,尤其是小於5微米的粉塵,就會從紗布的網眼中穿過去,進入呼吸系統。現國外有一些防塵口罩,其濾料由充上永久靜電的纖維組成,那些小於5微米的呼吸性粉塵在穿過此種濾料的過程中,被靜電吸引而吸附在濾料捕獲到微細粉塵,真正起到阻塵作用。 第二、口罩與人臉形狀的密合程度。空氣就象水流一樣,哪裡阻力小就先向哪裡流動。當口罩形狀與人臉不密合,空氣中的危險物一樣會從不密合處洩漏進去,進入人的呼吸道。那麼,即便選用濾料再好的口罩。也無法保障您的健康。現在國外許多法規標准規定,工人應定期進行口罩密合性測試。目的是為了保證工人選用合適大少的口罩並按正確步驟佩帶口罩。 第三、佩戴舒適。要求呼吸阻力要小,重量要輕,佩帶衛生,保養方便。這樣工人才會樂意在工作場所堅持佩帶並提高其工作效率。現國外的免保養型口罩,不用清洗或更換部件,當阻塵飽和或口罩破損後即丟棄,這樣既保證口罩的衛生又免去了工人保養口罩的時間和精力。而且許多口罩都采用拱形形狀,既能保證與入臉形狀的密合良好又能在口鼻處保留一定的空間,佩帶舒適。
五、口罩的濾料簡介
防護口罩的濾料,主要分兩類,即防塵類及防毒類。它們的作用都是將有害氣溶膠,包括粉塵、熏煙、霧滴、毒氣和毒蒸氣等經濾料吸附,阻擋而不被人所吸入。 對於好的防護口罩的濾料,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在面具與使用者面部密合良好的情況下過濾效率高,二是呼吸阻力小,三是使用者感覺舒適。防塵類口罩濾料的材質有多種,包括普通織物,動物毛,無紡布等。目前在國標上非常流行的是一種合成的、經過靜電處理的無紡布材料。為什麼要用靜電處理? 紗布口罩的結構與人面部的密合性很差,許多對危害極大的細小微粒都會通過口罩與面部的縫隙進入呼吸道到肺部,它的濾料一般多是一些機械織物,這種濾料要達到高的阻塵效率,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厚度,而增加厚度的負面作用就是讓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很大,感覺不舒適。而經過靜電處理的無紡布不僅可以阻擋大粉塵顆粒,而且附在其表面的靜電荷可以通過靜電引力將細小粉塵吸附住,達到很高的阻塵效率。而濾料的厚度卻很薄,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呼吸阻力,並感到舒適,從而達到了前面所提到的好的濾料的三個必要條件。有了好的濾料,配合科學設計的面具結構,就構成了一個高效優質的口罩了,它能使您感到使用方便,舒適,並能真正地保護您的健康。
口罩的使用
一、一般口罩的使用
口罩必須大小適合,戴的方式也必須正確,口罩才會有效。市面上售賣的口罩一般分成長方形和杯狀兩種。長方形口罩至少要有三層紙的結構才能有防護的作用。使用者要把口罩上的鐵絲按在鼻梁上,再順著鼻梁將整個口罩攤開來,才能發揮效能。可讓小孩戴長方形手術口罩,因為它沒有固定形狀,如果綁得好,能夠貼緊小孩的臉。杯狀口罩則要確保口罩貼在臉上後密度足夠,呼出去空氣不會外洩才能有效。戴杯狀口罩時,可將雙手蓋著口罩嘗試吹氣,檢查是否有空氣從口罩邊緣外漏,如果口罩蓋不緊,就要重新調整位置後再戴過。
二、3m系列口罩正確佩戴方法 1.先將頭帶每隔2-4厘米處拉松(僅適用於8210型)。 2.將口罩放置掌中,將鼻位金屬條朝指尖方向,讓頭帶自然垂下。 3.戴上口罩,鼻位金屬條部分向上,緊貼面部。 4.將口罩上端頭帶位放於頭後,然後下端頭帶拉過頭部,置於頸後,調校至舒適位置。 5.將雙手指尖沿著鼻梁金屬條,由中間至兩邊,慢慢向內按壓,直至緊貼鼻梁。 6.雙手盡量遮蓋口罩並進行正壓及負壓測試。正壓測試:雙手遮著口罩,大力呼氣。如空氣從口罩邊緣溢出,即佩戴不當,須再次調校頭帶及鼻梁金屬條;負壓測試:雙手遮著口罩,大力呼氣。口罩中央會陷下,如有空氣從口罩邊緣進入,即佩戴不當,須再次調校頭帶及鼻梁金屬條。 7.呼吸閥的功能:在濕熱或通風較差或勞動量較大的工作環境,使用具有呼吸閥的口罩可幫助您在呼氣時更感舒適。呼吸閥的作用原理是呼氣時*排出氣體的正壓將閥片吹開,以迅速將體內廢氣排除,降低使用口罩時的悶熱感,而吸氣時的負壓會自動將閥門關閉,以避免吸進外界環境的污染物。 三、何時需要更換口罩 1.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漬或飛沫等異物; 2.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變大; 3.口罩損毀。 4.防塵濾棉,在面具與使用者面部密合良好的情況下,當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很大時,說明濾棉上已附滿了粉塵顆粒,應該換新的了。 5.防毒濾盒,在面具與使用者門部密合良好的情況下,當使用者聞到了有毒物的味道時,就該換新的了。 四、口罩不宜長期戴 從人的生理結構來看,由於人的鼻腔黏膜血液循環非常旺盛,鼻腔裡的通道又很曲折,鼻毛構起一道過濾的“屏障”。當空氣吸入鼻孔時,氣流在曲折的通道中形成一股旋渦,使吸入鼻腔的氣流得到加溫。有人測試表明,在將零下7攝氏度的冷空氣經鼻腔吸入肺部時,其氣流已被加溫至28.8攝氏度,這就非常接近於人體的溫度。如果長期戴口罩,會使鼻黏膜變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故不能長期戴口罩。口罩只能在特殊的環境中戴用,例如在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當然,在野外行走,為抵御風沙和寒冷,或在有空氣污染的環境中活動,是需要戴上口罩的,但時間不宜過長。此外,在流感流行季節,去可能存在大量病原菌的公共場所,也該戴上口罩。戴口罩只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方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