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椰子殼做的存錢罐。
椰子酒
椰子油
椰子粉
椰子片
椰子品種椰子栽培歷史悠久,在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中,形成許多類型和變種。近年來以栽培品種角度分析、鑒別認為有野生種和栽培種,栽培品種中又可分為高種、矮種和雜交種。
高種椰子品種介紹: 該品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量種植的商品性椰子,植株高大粗狀,樹干圍徑90-120厘米,樹高可達20多米,莖干基部膨大稱"葫蘆頭"。樹冠圓形、半圓形、y形,由30-40片葉組成;葉長5-6米。結果遲,植後7-8年開花結果,經濟壽命達60-80年,自然壽命長達100多年。雌雄同序,花期不同,先開雄花,後開雌花,異花授粉。所有植株均為雜合體。椰果較大,椰干品質率高。椰干產量1-1.5噸/公頃。 1、高種椰子根據葉片和果實顏色差異可分為:紅椰、綠椰兩種。高種椰子以果實形狀和體積又可分為:大圓果、中圓果、小圓果三個類型。 (1)大圓果:果實圍徑70-90厘米,果重2.4-3.1公斤,椰子重0.49-0.63公斤,椰水重0.74-1.15公斤,椰殼重0.32-0.36公斤,果實圓形、橢圓形。單株產量低。在高種中為數不多。 (2)中圓果:果實圍徑60-70厘米,果重1.87-2.0公斤,椰肉重0.39-0.42公斤,椰子重0.41-0.45公斤,椰殼重0.24-0.26公斤,果圓形、橢圓形。產量中等,在高種椰子中為數最多。 (3)小圓果:果實圍徑50-60厘米,果重1-1.5公斤,椰肉重0.25-0.30公斤,椰水重0.55公斤,。果實圓形、橢圓形。產量高,為數少。 2、高種椰子特殊類型: (1)雄性樹(雌雄不育)又稱超優勢公樹:其特征是椰葉不完全羽裂。4-5片小葉粘合在一起,小葉較寬7厘米左右(正常4-5厘米),葉片長度較短400厘米(正常450-500厘米),花序較短70-90厘米(正常110-120厘米),雄花數量多,雌花少或沒有,發育不正常,植株不結果。 (2)雌性樹(雄性不育):花序較短40-80厘米,花軸較短17-25厘米(正常40厘米),花枝數量少15-17條(正常36-40條),花枝較短12-15厘米(正常36-40厘米),花枝上僅著生雌花,雄花極少或沒有,植株結果,產量低,植株之間差異大。 (3)雌花行特多椰樹:特征是花序上雌花特別多,每個花序雌花達104-214個,每個花枝雌7-12個,比正常高種椰子樹多3-4倍。花枝和花序較短,雄花數量少,產量低。 (4)多層花苞椰樹:佛焰花苞雙層(正常單層),有的雙層花苞一樣長,有的一層長一層短,葉片和花序及花枝較短,單株差異較大。 (5)多層花苞椰樹:佛焰花苞多層,花序較短,80厘米,花枝多層分枝(正常不分枝)。花序枯干之後不隨葉片枯干脫落,樹干上掛滿殘留花序,有的花序全是雄花,有的雌雄同序,產量低,罕見。 (6)早熟椰子:苗齡僅3-4個月就開花,苗高約40厘米,葉片約10片,全是船形葉(未羽裂)。從中心抽出花序,雌雄同序,雌、雄體積比正常小,開花後不久植株死亡,不能繁殖後代。 (7)多胚椰苗:正常椰果只有一個胚發育成一株苗,但有的椰果二個胚以上發育成苗。雙胚苗常見,4-6株苗少見,最多達20多株苗,罕見。 高種椰子最高可達25米,矮種椰子最高只有15米左右。高種椰子的經濟壽命比矮種椰子長得多:高種椰子經濟壽命約80年,而矮種椰子只有20-40年左右。但矮種椰子結果早,產量高:矮種椰子只需3-4年方可開花結果,年產量約每棵80個左右,而高種椰子要6-8年才開花結果,年產量約每棵40-60個。雜交種椰子則吸收了高種、矮種椰子的優點,具有高度低、壽命長、產量高的特點。雜交椰子的年產量約每棵180-200個。此外,雜交椰子還具有很強的抗風、抗蟲害的特點。[編輯本段]地理分布湛江的椰子樹椰子為古老的栽培作物,原產地說法不一,有說產在南美洲,有說在亞洲熱帶島嶼,但大多數認為起源於馬來群島。現廣泛分布於亞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的熱帶濱海及內陸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0°之間,尤以赤道濱海地區分布最多。其次在南北緯20°-23.5°范圍內也有大面積分布。我國種植椰子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主要集中分布於海南各地,以文昌東郊為多,占全國52%,此外還有台灣南部、廣東雷州半島,雲南西雙版納、德宏、保山、河口等地也有少量分布。[編輯本段]營養價值椰汁及椰肉含水量蛋白質、果糖、葡萄糖、蔗糖、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e、維生素c、鉀、鈣、鎂等。椰肉色白如玉,芳香滑脆;椰汁清涼甘甜。椰肉、椰汁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果。鮮美多汁的椰子[編輯本段]食療作用椰子性味甘、平,入胃、脾、大腸經;果肉具有補虛強壯,益氣祛風,消疳殺蟲的功效,久食能令人面部潤澤,益人氣力及耐受饑餓,治小兒滌蟲、姜片蟲病;椰水具有滋補、清暑解渴的功效,主治暑熱類渴,津液不足之口渴;椰子殼油治癬,療楊梅瘡。
食療價值:
1、椰肉 椰子的胚乳。又稱椰子瓤。取用椰子漿後,剝開內果皮即得。用鮮品。 性味甘平。能補益脾胃,驅絛蟲。用於“消疳積,白蟲,小兒青瘦,合蜜食。”(《本草求原》)亦可單用本品嚼食,每次1個,每日早晨空腹一次服。亦可先飲椰子漿,後服本品。 2、椰子漿 棕榈科喬木植物椰子胚乳中的漿液。又稱椰酒、椰中酒、樹頭酒、椰汁。椰子,分布於我國廣東、福建、雲南、台灣等地。夏季果實成熟時采收。用刀從果實上端戳向內果皮,使其芽眼薄膜破開,傾出漿液,鮮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生津止渴,利尿消腫。 [參考]含葡萄糖、果糖、蔗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c、鐵、磷、鈣、鈉和多量的鉀、鎂等成分。 [用途]用於胃陰不足,咽干口渴,或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現代又配合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腫。 [用法]直接飲用。 [注意]宜臨時取鮮品用,不宜取鮮汁後停放過久,久則變味。[編輯本段]飼用價值椰子作為飼料主要是椰肉搾油後剩下的椰子油餅。一般每個椰子能生產0.18kg椰干,可搾油0.11kg,同時可以獲得0.055kg椰子油餅。利用椰子油餅飼喂家畜,需逐漸添加於其日糧中,家畜習慣後十分喜食。奶牛的飼用量為每天1.5-2.0kg,飼喂椰子油餅,可以提高奶牛的乳脂含量。在豬日糧中,以添加25%最好,此外,椰子樹葉和椰干也為家畜喜食,但一般不做飼料利用。新鮮椰子水可以作為家畜人工授精稀釋精液的一種成分。[編輯本段]藥用價值以果肉汁和果殼入藥。果實成熟時采集,隨時取肉汁及果殼供用。 椰子性味甘,平。
功能與主治: 果肉汁補虛,生津,利尿,殺蟲,用於心髒病水腫,口干煩渴,姜片蟲;果殼祛風,利濕,止癢,外用治體癬,腳癬。
用法與用量: 椰汁或椰肉適量;外用椰殼放爐上燒,用碗覆蓋收集其蒸氣,冷凝得餾油,加30%酒精混合後塗患處。
備注: 生長9個月的椰子,曾取汁試用於臨床,緊急時作為靜脈輸液的代用品。
中藥化學成分:
椰子含油35%-45%。油中含游離脂肪酸20%、羊油酸(caproicacid)2%、棕榈酸(palmiticacid)、羊脂酸(caprylicacid)9%、羊蠟酸(capricacid)、油酸(oleicacid)2%、月桂酸(lauricacid);還含豆甾三烯醇(stignastatrienol)、豆甾醇(stig-masterol)、巖藻甾醇(fucosterol)、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甾醇(sterol)。碳水化合物約15%,主要有水蘇糖(stachyose)、蔗糖(sucrose)、葡萄糖(glucose)。蛋白質不到5%,其中包括清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醇溶蛋白(proamine)等。含維生素b1173μg%、b5103μg%、b2微量、α-生育酚(α-toco-pherol)700μg%、γ-生育酚γ-tocopherol)250μg%。維生素c的含量以未成熟果中較高。果核含甘露聚糖(mannan)。[編輯本段]椰子的應用樹木本身是優良的園林樹木,可作為行道樹、風景樹木以及反映熱帶亞熱帶風光的庭院樹木等。 椰子纖維:擁有多種用途,如可作襯墊填料、掃帚、毛刷及海上纜繩等。特別在園藝、絕緣、腐蝕控制和農業方面。由於它吸水能力超強,在防腐方面比塑料和鐵絲更為有效,而且還能為蔬菜和樹木提供生長環境,已經被美國、德國、日本和歐洲用於覆蓋堤岸。 椰木:質地堅硬,花紋美觀可做家具和建築材料。 椰葉:可用於編織,制作日常生活用品,也是日常燃料。 椰花苞:可割取椰花汁釀制椰花酒,或提煉椰汁糖等。 椰殼:質地堅硬,冷熱不變形,可制優質活性炭,或加工成椰雕、樂器等工藝品。 椰肉:可制成椰干、椰奶粉、椰蛋白、椰子汁、椰蓉及無色椰子油等。 椰子水:含有維生素b和c、激素、糖等成分,是天然的清涼飲料,也可用於加工其它食品。 椰油:主要是工業用油,為制皂的優質原料,發泡力強可制高級香皂、牙膏。
椰子的養生功效
椰子的用途廣泛,素有“生命樹”、“寶樹”之稱,其味甘性寒,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c、鈣、鉀等。椰子的汁液多,營養豐富,可解渴祛暑、生津利尿、主治熱病,其果肉有益氣、祛風、驅毒、潤顏的功效。成熟的椰果肉富含蛋白質、脂肪,常被制成罐頭、椰干等。椰子汁雖含鉀量高,但含鎂量也高,可增加機體對鉀的耐受性。用來治療胃腸炎脫水均有效。 椰子的營養價值 椰子是棕榈科植物椰子樹的果實,它的樹為重要的熱帶木本油料作物。椰子,原產於亞洲東南部、中美洲,目前全球有80多個熱帶國家有種植,菲律賓、印度、馬來西亞及斯裡蘭卡更是椰子的主要產區。我國南方的很多省份也有栽培,其中以海南省的椰子最為著名,椰子已成為海南的象征,海南島更被譽為“椰島”。 椰子長在其樹葉的根部,一棵椰子樹一般可以結十幾串椰子,每串可掛果一、二十個。椰子果為核果,一般為橢圓形或卵狀,有的呈三稜。未成熟的椰子為青綠色,成熟後呈暗褐棕色,一個成熟的中等大小的椰子果有1500———2000克。椰子外皮厚滑且軟,可保護果實落地時不致於破碎,又可以防止水分的侵入。在吃椰子時,要先剝掉外皮,落出硬殼,硬殼上有幾個白點,將其捅開,用吸管吸椰汁,之後再用刀刮取內側的白色果肉,冷凍後吃味道更佳。而且食用椰子的學問也很多,如椰汁離開椰殼味道則變;上午倒出的椰汁較甜,下午較淡。新鮮的椰汁“清如水甜如蜜”,飲後清涼、甘甜、可口,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是解暑的最佳飲品。椰肉芳香滑脆,它除可作為水果食用以外,還可以做成菜肴或蜜餞:海南人常用海南優質糯米、天然椰肉及椰汁制成“椰子飯”,也稱做“椰子船”。另外用椰子做成的菜肴還有:椰子炖雞,瓊州椰子盅等。 椰子的營養價值很高。我國的中醫認為,椰肉味甘,性平,具有補益脾胃、殺蟲消疳的功效;椰汁味甘,性溫,有生津、利水等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椰肉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椰油中含有糖份、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椰汁含有的營養成分更多,如果糖、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及礦物質。由此可以看出椰子是藥食兩用的佳品。當脾胃倦怠、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身體虛弱時,將椰肉切碎,並加入適量的雞肉和糯米,蒸熟後飲食,效力更佳,因為雞肉、糯米及椰肉三者皆滋補,用炖湯的方式處理,補益功效更加顯著;椰子中加入冬瓜子可瀉肺火;加性涼的雪肉或清補的黃耳可中和椰子的溫燥;患寒咳時,也不妨吃些椰肉,能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體內熱盛的人不宜吃椰子;如果您長期夜睡,愛吃煎炸食物,容易發脾氣,口干舌燥的話,也要切記請勿多吃椰子。 椰子除了其果實有很大的作用外,其它部分的功用[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