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枝條基部葉在剛開展由黃變綠時,噴0.3%-0.5%尿素加0.3%一0.5%硼砂,其作用是促進基本葉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進罐花形成;第二次是采收前1個月和半個月間隔lo一15天噴2次o.1%的磷酸二氫鉀,主要作用是提高光合效能,促進葉片等12官中營養物質向果實內轉移,有明顯增加單粒重的作用。 (六)灌水: 板栗較喜水。一般發芽前和果實迅速增長期各灌水一次,有利於果樹正常生長發育和果實品質提高。 (七)整形修剪: 板栗樹修剪分冬剪和夏剪。冬剪是從落葉後到翌年春季萌動前進行,它能促進粟樹的長勢和雌花形成。主要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縮、緩放、拉枝和刻傷。夏季修剪主要指生長季節內的抹芽、摘心、除雄和疏枝,其作用是促進分枝,增加雌花,提高結實率和單粒重。1、短截: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短截可促進分枝,增強樹勢,緊湊樹冠,減少雄花,調整營養物質的分配。對旺樹、旺枝可采用延遲修剪,等萌芽後進行短截。2,回縮:是對多年生枝短截。多用於生長衰弱、結果部位外移,內膛光禿嚴重的多年生枝。3、疏枝:即對生枝、檔光枝和內膛的纖細枝從基部疏除。4、戴帽剪:在不同摘心次數的新梢輪痕附近進行冬季短截。在新梢輪痕上留通2-4個小芽短截叫戴活帽修剪,如處理得當,則帽上小芽和輪痕下大芽才能抽生結果枝。在新梢輪痕上不留芽短截叫戴死帽修剪,使輪痕下大芽抽生結果枝。一般情況下,枝勢不強的搞戴死帽剪,枝勢強旺的搞戴活帽剪。5、緩放:緩放就是不剪。主要作用是分散營養,緩和樹勢。對旺樹多采用緩放修剪。6、拉枝和刻傷:對樹冠內未采用摘心的強旺輔養枝,於春季樹液流動到芽開綻期間將其拉平,並在需要發芽部位的各芽子上方進行刻傷,使其抽生強旺枝,到冬季修剪時,再將緩放拉平的枝回縮到抽生強枝的部位上。7、摘心:當新梢生長到30厘米時,將新梢頂端摘除。主要用在旺枝上,目的是促生分枝,提早結果。每年摘心2-3次。初結果樹的結果枝新梢長而旺,當果前梢長出後,留3-5個芽摘心。果前梢摘心後能形成3個左右健壯的分枝,提高結果枝發生比例,同時還能減緩結果部位外移,8、除雄:在枝上只留幾根雄花序,將其余的摘除。其作用主要是節制營養,促進雌花形成和提高結實力。 (八)疏花疏果和授粉: 疏花可直接用手摘除後生的小花、劣花,盡量保留先生的大花、好花,一般每個結果枝保留1-3個雌花為宜。疏果最好用疏果剪,每節間上留1個單苞。在疏花疏果時,要掌握樹冠外圍多留,內膛少留的原則。人工輔助授粉,應選擇品質優良、大粒、成熱期早、澀皮易剝的品種作授粉樹。當一個枝上的雄花序或雄花序上大部分花簇的花藥剛剛由青變黃時,在早晨5時前將采下的雄花序攤在玻璃或於淨的白紙上,放於干燥無風處,每天翻動2次,將落下的花粉和花藥裝進干淨的棕色瓶中備用。當一個總苞中的3個雌花的多裂性柱頭完全伸出到反卷變黃時,用毛筆或帶橡皮頭的鉛筆,蘸花粉點在反卷的柱頭上。如樹體高大蘸點不便時,可采用紗布袋抖撒法或噴粉法,按1份花粉加5份山芋粉填充物配比而成。 (九)采收與貯藏: 1、采收:板栗采收方法有兩種,即拾栗法和打粟法。拾栗法就是待栗充分成熱,自然落地後,人工拾栗實。為了便於拾栗子,在栗苞開襲前要清除地面雜草。采收時,先振動一下樹體,然後將落下的栗實、栗苞全部揀拾干淨。一定要堅持每天早、晚拾一次,隨拾隨貯藏。拾栗法的好處是栗實飽滿充實、產量高、品質好、耐藏性強。打栗法就是分散分批地將成熟的栗苞用竹竿輕輕打落,然後將栗苞、栗實揀拾干淨。采用這種方法采收,一般2-3天打一次。打苞時,由樹冠外圍向內敲打小枝振落栗苞,以免損傷樹枝和葉片。嚴禁一次將成熟度不同的栗苞全部打下。打落采收的栗苞應盡快進行“發汗”處理,因為當時氣溫較高,栗實含水量大,呼吸強度高,大量發熱,如處理不及時,栗實易霉爛。處理方法是選擇背陰冷涼通風的地方,將栗苞薄薄攤開,厚度以20-30厘米為宜,每天潑水翻動,降溫”發汗”處理2-3天後,進行人工脫粒。 2、貯藏:栗實有三怕:一是怕熱,二是怕干,三是怕凍。在常溫條件下,栗實腐爛主要發生在采收後一個月時間裡,此時稱之危險期。采後2-3個月,腐爛較少,則屬安全期。因此,做好起運前的暫存或入窯貯藏前的存放,是防止栗實腐爛的關鍵。比較簡便易行的暫存方法是,選擇冷涼潮濕的地方,根據栗實的多少建一個相應大小的貯藏棚。棚頂用竹(木)桿搭粱,其上用葦席覆蓋,四周用樹枝或玉米、高梁秸稈圍住,以防日曬和風干。棚內地面要整平,鋪墊約l0厘米厚的河沙,然後按l份栗實3-5份沙比例混合,將栗實堆放在上面,堆高30-40厘米,堆的四周覆蓋濕沙10厘米。開始隔3-5天翻動一次,半月後隔5-7天翻動一次,每次翻動要將腐爛變質的栗實揀出。為了防止風干,還要注意灑水保濕。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