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紅龍的產地視頻有嗎正文

紅龍的產地視頻有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紅龍的產地視頻有嗎
 
[編輯本段]中國·麗水(líshuǐ)——浙江省麗水市
麗(lí讀第二聲,詳看新華字典79版266頁)
麗水市位於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閩兩省的結合處,總面積1.73萬平方公裡,總人口252萬,是浙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轄蓮都區、龍泉市及缙雲、青田、遂昌、雲和、慶元、景寧、松陽七縣,是浙江省面積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區。麗水市古稱處州,始名於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至明洪年間,演變成處州府。
目前擁有缙雲仙都、青田石門洞、麗水南明山、東西巖等國家級、省級風景區多處;龍泉鳳陽山,慶元百山祖等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仙宮湖等省級森林公園7處;龍泉大窯遺址等國家級、省級文保單位17處。
清純山水、風雅古樸的麗水,集“奇、峻、清、幽”於一地,匯“峰、林、洞、瀑”於一域。麗水森林覆蓋率79.1%,被譽為“浙南林海”。麗水市山清水秀、古跡眾多,擁有國家級、省級風景區多處,自然風光美不勝收,人文景觀如群星璀璨,交相輝映,是生態旅游休閒度假勝地。麗水是全國最大的畲族聚居地,景寧是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人們可以在這裡領略到畲族的傳統文化和多彩的服飾、飲食、婚嫁、宗教等習俗風情。
麗水市是浙西南的交通樞紐。金溫鐵路已經開通運行,金麗溫高速公路橫貫麗水,是我國同江至三亞、上海至瑞麗兩條國道主干線在浙江中部的重要連接線,330國道橫貫境內,麗浦等11條省道干線組成骨架,已形成高級和次高級公路為主干的公路運輸網絡。麗龍龍麗高速公路(兩龍高速)已於2007年年底全線開通,台缙(台州——缙雲)高速也於2007年底建成開通。麗水的交通狀況得到顯著改善。麗水擁有兩座500噸泊位的溫溪港,貨輪可直達全國各大港口和香港、澳門。
[編輯本段]處州歷史
麗水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建處州,592年改為括州,607年改為永嘉郡。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復改為括州,779年改為處州。元朝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為處州路,1359年改為安南府,隨後改為處州府。明朝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起,處州府轄麗水、松陽、缙雲、青田、遂昌、慶元、宣平、雲和、景寧10縣。1911年辛亥革命後設立處州軍政分府。民國元年(1912年)撤銷處州軍政分府,先後由瓯海道和麗水、第九、第六、第七行政督查區管轄,轄麗水、松陽、缙雲、龍泉、慶元、宣平、景寧、雲和8縣。1949年5月解放,10月設麗水專區,1952年撤銷專區,各縣分別劃入溫州、金華、衢州專區管轄。1963年5月恢復麗水專區,轄麗水、青田、缙雲、遂昌、雲和、龍泉6縣。1968年改稱麗水地區,1978年設立麗水地區行政公署。其中:1973年恢復慶元縣,1982年恢復松陽縣,1984年設立景寧畲族自治縣,1986年撤銷麗水縣,設立縣級麗水市,1990年撤銷龍泉縣,設立縣級龍泉市,2000年撤銷縣級麗水市,設立蓮都區。2000年7月19日撤銷行署建制,設麗水市,轄蓮都區、龍泉市和缙雲、青田、景寧、雲和、松陽、遂昌、慶元七縣。其中,景寧是我國唯一一個畲族自治縣,青田是浙江省重點僑鄉之一。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麗水市處浙江省西南浙閩兩省結合部,在東經118°41′~120°26′和北緯27°25′~28°57′之間。東南與溫州市接壤,西南與福建省寧德市、南平市毗鄰,西北與衢州市相接,北部與金華市交界,東北與台州市相連。市政府駐蓮都區。距溫州126公裡,距金華市122公裡,距杭州292公裡,距上海512公裡。

地形地貌:麗水市以中山、丘陵地貌為主,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以中山為主,有低山、丘陵和山間谷地;東北部以低山為主,間有中山及河谷盆地。全市土地面積17298平方公裡,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52%,溪流、道路、村莊等占6.06%,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區。本市山脈屬武夷山系,主要有仙霞嶺、洞宮山、括蒼山,呈西南向東北走向,分別延伸西北部、西南部和東北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244座,龍泉市鳳陽山黃茅尖海拔1929米,慶元縣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別為浙江省第一、第二高峰。
江溪湖泊:麗水市境內有瓯江、錢塘江、飛雲江、靈江、閩江、交溪水系,與山脈走向平行,仙霞嶺是瓯江水系與錢塘江水系的分水嶺,洞宮山是瓯江水系與閩江、飛雲江和交溪的分水嶺,括蒼山是瓯江水系與靈江水系的分水嶺。各河流兩岸地形陡峻,江溪源短流急,河床切割較深,水位暴漲暴落,屬山溪性河流,由於落差大,水力資源蘊藏豐富。瓯江是全市第一大江,發源於慶元縣與龍泉市交界的洞宮山鍋帽尖西北麓,自西向東蜿蜒過境,干流長388公裡,境內長316公裡,流域面積12985.47平方公裡,占全市總面積的78%。位於瓯江上游龍泉溪的緊水灘電站水庫即仙宮湖,面積43.6平方公裡,是全區最大的人工湖泊。
[編輯本段]風景名勝
浙江綠谷,秀山麗水。

目前擁有缙雲仙都、青田石門洞、麗水南明山、東西巖等國家級、省級風景區多處;龍泉鳳陽山——慶元百山祖等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仙宮湖等省級森林公園7處;龍泉大窯遺址等國家級、省級文保單位17處。
南明山在麗水城南2公裡處,與城區隔瓯江相望。山上寺閣掩映於叢林,古跡隱現於丹崖,素有“括蒼之勝”美譽。南明山以人文景觀著稱,尤以摩崖石刻聞名,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跡最為珍貴。
仙都風景名勝區:在麗水市缙雲縣境內,是一處以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為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境內九曲練溪、十裡畫廊、山水飄逸、雲霧缭繞。有奇峰一百六、異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仙都風景名勝區由仙都、黃龍、巖門、大洋四大景區組成,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峽、黃帝祠宇等三百多個景點組成,總面積為166.2平方公裡。其中,鼎湖峰,狀如春筍,直刺雲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稱“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峰巅蒼松翠柏間蓄水成池,四時不涸,相傳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在此架鼎煉丹,跨龍升天時,鼎塌成湖,故稱“鼎湖”。
黃帝祠宇作為仙都風景名勝區最主要的人文景觀,與陝西黃陵遙相呼應,構成了“北陵南祠”的格局。倪翁洞又名初陽谷,相傳是老子學生、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於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歷代摩崖石刻達60多處,是仙都風景區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於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個篆字,是出自時任缙雲縣令、李白族叔、著名小篆書法大家李陽冰所題,最負盛名。
開潭電站的蓄水使瓯江在市區匯聚成一湖清波,碧波蕩漾的南明湖脫穎而出,盡顯美麗的瓯江水,在此將以其迷人的姿態成為麗水的著名景觀,成為麗水“全國生態第一市”的最好見證,城市因湖而變得更美,湖因城市而充滿生機。
[編輯本段]資源物產
麗水市是本省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的市,其特點是:礦種多、分布集中、礦床規模較大、質量優。境內已發現礦產57種,礦產地494處。其中金屬礦產25種,非金屬礦產32種;大型礦床13個,中型礦床39個,小型礦床125個,礦點317個(見附表1)。金(銀)、鉛鋅、钼、稀土、葉蠟石、螢石、高嶺土、沸石、珍珠巖、陶瓷粘土、花崗巖、建築用凝灰巖等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種探明資源儲量占全省總儲量比例較高(見附表2):金占58.7%,钼占56.1%,鉛鋅分別占13.0%和10.2%,螢石占20.5%,葉蠟石占61.9%,沸石占99.3%,高嶺土占27.6%,陶瓷土占58.8%,珍珠巖占13.7%。
金(銀)礦:主要分布在遂昌、龍泉境內,探明巖金金屬量24.59噸,銀金屬量978噸。遂昌治嶺頭大型金礦床,金品位高,共生富銀;遂昌金田寺、局下、龍泉八寶山為小型金(銀)礦床。
鉛鋅礦:主要分布在龍泉、遂昌、青田縣境內,探明鉛鋅金屬量42.34萬噸。其中龍泉烏岙鉛鋅礦床達中型規模,青田孫坑、遂昌葛坪、景寧小粗、慶元老鷹巖、龍泉寶溪、車盂,松陽大嶺頭、蓮都麗陽坑、銀場等均為小型礦床。
钼礦:主要分布在青田縣,其次是松陽、景寧縣,探明钼金屬量1.93萬噸。青田石坪川钼礦床達中型規模。礦石品位富,易采易選。
稀土礦:慶元荷地、松陽板橋、遂昌湖山稀土礦是我省目前已經地質普查工作查明的礦產地,慶元荷地還有良好的找礦前景。
沸石巖、珍珠巖:集中分布在缙雲縣老虎頭—天井山一帶,是我國七十年代初首次發現的特大型天然沸石礦床,探明資源儲量1.07億噸,占全省沸石總儲量的99.3%,預計遠景資源量達3億噸以上。珍珠巖與沸石共生,探明礦石資源量149萬噸,預計遠景資源量6000萬噸。
螢石礦:主要分布在遂昌縣、龍泉市境內,其次是缙雲、雲和、青田縣和蓮都區。已知有遂昌湖山、黃沙腰、龍泉八都三個大型礦床,探明資源儲量(礦石量)1363.9萬噸,占全市螢石總儲量的90%以上,是我省螢石礦主要產地。
葉蠟石:主要分布在青田縣,其次是雲和縣、龍泉市和景寧縣,以質量優為特色,探明資源儲量(礦石量)2399.6萬噸。
地開石型高嶺土、瓷土:高嶺土主要分布在松陽和青田縣。礦石以中低品位為主,但鐵钛等雜質含量低。瓷土主要分布在龍泉市、松陽縣。
花崗巖(石材):資源豐富,發現有40多個品種,目前已用作飾面石材的品種有12種:其中龍泉紅、青田灰、遂昌西施紅等為上等品種。
凝灰巖:全市廣泛出露的中生代火山巖是較為理想的建築石材、石料原料,資源豐富。缙雲縣境內流紋質含礫玻屑凝灰巖,所謂“條石”為園林工藝石雕用佳品,探明建築用凝灰巖資源儲量41575萬立方米。
紫砂土、鉀長石、透輝石:是重要建築陶瓷原料。紫砂土多數縣(市)皆有分布。鉀長石礦主要分布在慶元、遂昌、景寧和慶元縣境內。遂昌垵口透輝石礦是我省目前發現的礦石品位較高、開采條件好、規模較大的礦床(資料來源於省地調院)。
礦泉水:青田、蓮都區、缙雲、雲和、龍泉等縣(市)均有發現,青田縣城南和蓮都區白橋礦泉水,經原地礦部鑒定為優質天然礦泉水。
建築黃砂:主要分布在瓯江水系,資源豐富,砂質優良。
截至1999年底麗水市境內地質部門查明的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儲量為依據(不包括礦泉水、建築石料、黃砂等資源),按原地礦部規定的潛在價值計算方法,分不同礦種、不同類別計算,全市固體礦產資源理論潛在價值672.2億元,其中金屬礦產潛在價值37.73億元,非金屬礦產潛在價值634.5億元。全市可利用固體礦產資源潛在價值116.6億元,其中非金屬礦產潛在價值97.3億元。
[編輯本段]麗水名人
劉基,明初大臣、文學家——《賣柑者言》
張玉娘,南宋著名女詞人,與李清照齊名
葉法善,唐代道士,人稱“葉天師”、“括蒼羅浮真人”。五世為道士,皆有神術攝養登真之事,以陰功劾召救物濟人。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代表作《游園不值》
章乃器,救國會“七君子”之一,首任國家糧食部長
陳慕華,共和國第二位女副總理,曾任人民銀行行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陳誠,前國民黨副主席
李玲蔚,羽毛球世界冠軍
莊啟傳,“十大浙商”之一
歌手東來東往,等等。
[編輯本段]麗水名片
1中國攝影之鄉
2中國生態第一市
3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4中國椪柑之鄉(麗水市蓮都區)
5中國竹炭之鄉(麗水市遂昌縣)
6中國菊米之鄉(麗水市遂昌縣)
7中國香菇之鄉(麗水市慶元縣)
8中國青瓷之鄉(麗水市龍泉市)
9中國寶劍之鄉(麗水市龍泉市)
10中國石雕之鄉(麗水市青田縣)
11中國木制玩具之鄉(麗水市雲和縣)
12“華東天然氧吧”
13“浙南林海”
14

[1] [2] 下一页

幸福在哪裡?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