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綠谷,秀山麗水” 15浙江納愛斯(麗水市蓮都區)——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中國馳名商標 16仙都風景名勝區(麗水市缙雲縣)——國家級aaaa景區 17龍泉寶劍鍛制技藝(麗水市龍泉市)——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8龍泉青瓷燒制技藝(麗水市龍泉市)——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9青田石雕(麗水市青田縣)——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豐富的礦藏——葉臘石、沸石礦蘊藏量全國第一位;金蘊藏量全省第一位。 21浙西南中心城市 22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23中國農村水電之鄉(景寧畲族自治縣)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一覽 鄉鎮街道資料截至2005年12月31日;面積、人口根據《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麗水市面積17928平方千米,人口252萬人。轄1個市轄區、6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花園路1號。 蓮都區面積1502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郵編323000。區人民政府駐解放街51號。 龍泉市面積3059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郵編323700。市人民政府駐中山西路1號。 缙雲縣面積1482平方千米,人口44萬人。郵編321400。縣人民政府駐五雲鎮黃龍路38號。 青田縣面積2484平方千米,人口48萬人。郵編323900。縣人民政府駐鶴城鎮鶴城東路109號。 雲和縣面積978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郵編323600。縣人民政府駐雲和鎮城北路6號。 遂昌縣面積2539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編323300。縣人民政府駐妙高鎮縣前街1號。 松陽縣面積1406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編323400。縣人民政府駐西屏鎮府前街1號。 慶元縣面積1898平方千米,人口20萬人。郵編323800。縣人民政府駐松源鎮石龍街32號。 景寧畲族自治縣面積1950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郵編3235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鶴溪鎮前西路19號。 [編輯本段]韓國的麗水 【結好經過】 1993年8月,浙江省與全羅南道簽定友好交流協議書。同時全羅南道推薦麗川市與杭州市開展友好城市交流。1993年9月,杭州市對外友好協會會長史濟煊一行訪問麗川,麗川市政府向杭州市政府表達了兩市開展友好合作交流,進而締結友好城市的願望。1994年4月,麗川市長柳相哲率團訪問杭州,兩市簽署了建立友好關系協議書。經雙方中央政府批准,兩市於1994年11月1日通過郵遞互換簽字文本,正式結為友好城市關系。1998年4月1日,韓國麗川市、麗水市、麗川郡合並為現麗水市。1998年2月17日,全國友協發文:同時確認杭州市與威海市(原麗水市友好城市)為現麗水市的友好城市。 【位置】 麗水市位於朝鮮半島最南端的麗水半島。東經127’46,北炜34’51。東與慶尚道南海郡隔海相望,西臨順天灣,南面臨南海,北連順天市。 【面積】 麗水市面積為497.53平方公裡(其中住宅地3.6%,耕地23.3%,山林63%,其中10.1%)。 【氣候】 年平均攝氏14.6度,最高溫度攝氏37度,最低溫度攝氏-6度,年平均降雨量1648毫米。 【人口】 1998年統計330,426人。戶數為95,396戶。 【行政區域】 全市劃分為1個邑(縣)、6個面(區)、21個洞(街道)。 【行政機構】 市政府、市議會、8個室局、2個辦事處、2個直屬機關(保健所、農村指導所)14個事業單位、28個邑、面、洞(縣、區、街道)。 【公務員數】 1,722名。 【財政規模】 3,866億韓元。(1美元=1,300韓元) 【工業經濟】 位與原麗川市的國家級工業開發區工業區於1967年開始籌建,在建中119千坪(1坪=3.3平方米),已建成5484千坪,在建中119千坪,計劃再開發2481千坪。該工業區擁有大型煉油、乙烯、人工、非金屬等企業。其中化工工業極為發達,韓國的化工央干企業集中於此。其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均屬世界先進水平,是韓國重要的石化工業基地。現有企業81個,從業人員12,200人,其中技術人員8,082人,管理人員3488人,其他619人。 主要產品與生產能力: 肥料:年產2,000噸(全國4,300千桶的47%)。 石油精制產品:日產380千桶(全國1,700千桶的22%)。 石油化學產品:(athyleb標准)年產1,990千噸(全國3,570千噸的53%)。 主要出口產品:中國、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台灣地區、伊朗、巴林等。 【農副漁業】 主要農作物有水稻、麥、豆類。水果有蘋果、梨、桃。漁業資源極為豐富。 【學校】 高等院校3所、高中13所、初中19所、小學61所、特殊學校1所。 【觀光資源】 自然景觀有閒麗海上國立公雷鋒、多海海上國產公雷鋒、梧桐島、巨文島、白島、鹫島萬聖裡海水浴場、防竹浦海水浴場、人文景觀有防倭築堤碑、全羅左水營、忠愍寺、五忠寺、興國寺、壬辰倭亂水軍武器制造地、巨龜船制造地屈江、孫良源牧師紀念館等。 【簡史】 百濟聖王16年(538)久知下城平郡狷村縣 統一新羅景德王16年(757)武州升平郡海邑縣 高麗太祖23年(940)全羅道麗水縣設置 李太祖5年(1396年)廢麗水縣,屬順天府。 成宗10年(1479年)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營 宣祖26年(1593年)三道水軍統治營兼全羅左水營。 宜祖34年(1601年)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營 英祖1年(1725年)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營 英祖2年(1726年)督護府革罷 高宗32年(1896年)全羅左水營革罷 高宗33年(1897年)全羅南道順天郡呂水面 高宗34年(1897年)全我南道麗水郡 1914年突山郡合並 1931年麗水面升為邑 1932年升為麗水市,與麗水市郡分離 1998年4月11日麗水市、麗川市、麗川郡合並為現麗水市。
上一页 [1] [2]
|
|